每天的放映和应酬让王轩有点疲惫,可每当回到酒店、翻看当天的外媒报道,他又忍不住兴奋。
各国影评都在谈《沉默的选择》,有的说“冷峻如冰”,有的说“残酷却诚实”,还有一家西班牙杂志写得最有文采——
“这是一部不需要配乐的交响曲,一部关于压抑与沉默的诗。”
王轩看到这里,忍不住对着镜子笑了笑。
艺术这个东西啊,有时候真比运气还玄。
那一刻,王轩忽然明白一个道理:
人呐,你只要是成功了,自有大儒为我辨经。
而且在国外,他们会帮你解释得比你自己还动听。
这就是国际舞台的魔力。
有时候,它不只是让人扬名,而是让人相信自己真的那么“伟大”。
王轩靠在酒店阳台上,看着远处戛纳海湾的灯光,心里有点飘。
他知道,《沉默的选择》还远远称不上成功,但这几天的热度,已经足够让他在回国后多出几分底气。
毕竟,从“新人导演”到“戛纳口碑黑马”,这条新闻标题本身,就已经值回机票价了。
5月22日,这是评审团最终出结果的日子,也是吵得最凶的日子,毕竟谁能拿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支持你的评审能不能吵赢。
评审团会议室里,空气紧张而厚重。
桌上散落着笔记本和咖啡杯,窗外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斜射进来,给每个人的脸上镀了一层金色。
昆汀·塔伦蒂诺放下手中的稿子,语气坚定:“我必须说,《老男孩》是视觉与情感的双重震撼。15年的囚禁、复仇、心理的扭曲……它在动作设计和长镜头运用上,几乎是完美的。”
其实昆汀更想说的是这部片子足够变态,不仅暴力,还乱伦。他很喜欢,毕竟众所周知,昆汀本人拍电影就很变态。
属于是和《老男孩》的导演朴赞欲惺惺相惜了。
听到昆汀的理由,凯瑟琳·特纳皱了皱眉,眼神锋利:“昆汀,你忽略了一个问题——王轩的电影才是真正触及灵魂的作品。他拍出了现代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绝望与孤立,没有动作,也没有夸张的复仇,却让人感到窒息。”
蒂尔达·斯温顿点头附和:“确实,我很少看到男性导演能以这样的敏感度捕捉女性内心。每一个长镜头都像一声无声的尖叫。那种压迫感,让观众无法逃避。相比之下,《老男孩》虽然刺激,但它更多是视觉快感。”
艾曼纽尔·贝阿也加入:“对我来说,《沉默的选择》这部影片是一种社会寓言。它逼迫你去面对制度的冷漠和道德的虚伪,而王轩让这一切通过女性的视角呈现,影响力是深远的。”
昆汀叹了口气,语气有些急:“我尊重你们的观点,但你们不能否认《老男孩》的创新。它几乎重新定义了复仇类型片的节奏和动作语言。它的影响力、国际传播性和技术手法,是王轩的电影无法比拟的。”
凯瑟琳紧握手中的笔:“影响力?那是表面的。真正的艺术不是娱乐观众,而是让他们直面痛苦,让他们的良知被刺痛。王轩做到了。”
昆汀提高了声音:“刺痛?好,但你们不能只用情感判断一部电影!电影也是关于叙事、构图和视觉语言的艺术!”
气氛紧绷,其他评审静默观望。终于,徐课开口:“我同意女性们评审的看法。王轩用冷静、克制的镜头让社会压迫和女性孤立被看见,这种力量非常罕见,我支持他。”
徐克这么爽快的支持王轩,那是因为王佳伟的《2046》几乎已经确定拿不到奖了。
那还不如直接支持王轩拿奖,毕竟都是中国人。而且还有老外主动替王轩争取,他刚好可以顺势而为。
巴赫也点头:“技术上固然重要,但情感深度和社会意义同样关键。王轩的电影,值得大奖。”
昆汀皱眉,昆汀叹了口气:“看来我们意见分歧太大,那只有投票。”
最后,投票结果出炉:
? 支持王轩:凯瑟琳、蒂尔达、艾曼纽尔、徐课、巴赫
? 支持《老男孩》:昆汀、剩下三名名男性评审
王轩的《沉默的选择》以5比4的票数获得评审团大奖。
凯瑟琳露出一丝笑意:“正义被看到,至少今天,它被电影的力量看到。”
昆汀勉强点头,嘴角微抿:“好吧,你们赢了。艺术的定义,确实在不断延展。”
蒂尔达轻声说:“明晚的观众,将感受到这份力量。”
当评审们炒的不可开交之时,王轩和其他剧组一样都在酒店等通知,欧洲三大都有个潜规则,那就是被通知了参加闭幕式,那就意味着片子肯定是获奖了,至于是什么奖,那就得等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是在晚上九点多接到了主办方的电话,当然《2046》没有收到通知。
第二天闭幕式的红毯倒是看到了张鳗鱼,这次走红毯王轩感受到的热情比开幕式时明显高涨了不少,起码能听到有粉丝在哪儿喊“王,王,王”的,不是知道还以为在喊“汪汪汪”呢。
红毯环节结束后,就是正式开始颁奖了。
夜色如墨,戛纳影节宫内灯火辉煌。
大银幕正播放着回顾短片,剪辑着十二天来各个单元的片段:短片竞赛、导演双周、影评人周、非竞赛展映——这些未入围主竞赛的作品,同样也在戛纳闪耀着自身的光辉。
主持人登上舞台,声音洪亮而庄重。
“现在开始颁发的是——短片金棕榈奖(palme d’or du court métrage)。”
掌声响起。屏幕闪过几个片段:来自芬兰的黑白动画、罗马尼亚的街头影像、波兰的实验短片。
最终,颁奖嘉宾笑着念出得主的名字。年轻的导演卡塔林上台时几乎泣不成声,颁奖人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
这位导演是来自罗马尼亚的新生代,得奖短片是《交通》,讲的是罗马尼亚的街头百态。
紧接着是“金摄影机奖”,授予最佳处女作。
这是所有初次登上国际舞台的导演梦寐以求的荣誉。
颁奖嘉宾是一位银发女士,她说着略带口音的英语:
“拍第一部电影,就像初次坠入爱河——不完美,却永远最真实。”
屏幕上依次出现几部提名作品的画面。
王轩的电影《沉默的选择》也在其中——一个女人独自走在灰色楼道的镜头,安静得像一场梦。
有观众在那一瞬间低声惊叹。
毕竟欧洲三大还有个潜规则,那就是一般不给同一个剧组两个奖,所有只要前面得了奖,那也就意味着和后续的大奖无缘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