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院判决尘埃落定,“小鱼儿与花无缺”剧组打人事件,原本该画上一个句号。
可没想到,这个句号,被某些人硬生生改成了一个“问号”——而且还是那种充满恶意、带着舆论引导味道的问号。
媒体标题铺天盖地:
《小白龙败诉!》
《法院认定无恶意伤害!》
《疑似误会?剧组打人事件迎来反转!》
看似客观,实则恶心。
实际上,判决书明明白白写着:张伟健、谢霆风在拍摄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导致王伯昭身体多处受伤。
只是法院没有完全支持原告提出的高额赔偿请求而已。
结果到了某些媒体嘴里,就成了“小白龙败诉”。
这不是误读,这是公关团队的操盘。
王轩在京城的四合院书房里,看着电脑屏幕,气得直笑。笑得冷。
台灯的灯光打在他脸上,柔和中带着一丝阴影。
那张年轻却历经风浪的脸,此刻冷静到可怕。
他点开娱乐论坛的一个热帖:
标题赫然是:【小白龙事件最新进展!法院判决出炉】
正文洋洋洒洒几百字,通篇都是模糊、暧昧、避重就轻的陈述。
写稿的记者像是拿了英皇的红包,刻意淡化“打人事实”,
反倒花了半篇幅“分析”王伯昭的所谓“过激行为”甚至暗示他“言语不当”“行为挑衅”,
更有甚者,暗指他“骚扰女化妆师”,才引发冲突。
王轩看到这行字,手指不自觉攥紧了鼠标。
“呵,还挺会颠倒黑白。”
他往下滑,看评论区。
果然,一片翻车的腥风血雨。
“他自己先惹事的吧?”
“听说他人品就那样,剧组都没人喜欢他。”
“停风是护花使者啊,怎么能怪他。”
“打人确实不对,但抛开事实不谈,小白龙难道就一点责任没有?”
典型的水军节奏“模糊论”“平衡论”“洗白论”三件套齐上。
王轩看得心里明白。英皇的公关部这手法,老辣得很。
他们不是要彻底洗白谢霆风,而是要搅浑水。
让公众相信“真相不明”“双方都有错”,然后自动疲劳、遗忘。
这套操作,放在后世社交媒体时代,是再常见不过的,但在2004年,这几乎是国内舆论战的“预演”。
他们要做的,不是让谢变成无辜者,而是让王伯昭变成“不值得同情的人”。
王轩叹了口气。
他知道,眼下的内地影视行业还远没到“工业化”的阶段,说是产业,其实更像一堆散沙:导演拍自己的,演员红自己的,投资人各怀心思——没有系统,没有标准,没有秩序。
而在香江,这套体系早就玩明白了。
无论是片场调度、宣发节奏,还是艺人包装、舆论操控,都成了流水线。
“要说内地唯一有点舆论意识的,也就糖人了。”王轩嘴角微扬,低声自语。
——没错,就是蔡益农。
蔡益农这个人,骨子里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但脑子里又有点媒体人的眼光。
毕竟早年在香江《明报》干过,算是半个老香江圈人了,对娱乐产业的那一套叙事逻辑、造星机制,再熟悉不过。
糖人这个公司,说白了就是“陆表港里”——外表内地公司,骨子里香江玩法。
制作班底是香江的,捧的艺人却是内地的。
这招确实是漂亮。
王轩还是挺佩服蔡益农的眼光的。
李雅朋、胡哥、刘师师……无一不是糖人制造的流量样板。
蔡益农懂得“造星”这件事的本质的。
不过,佩服归佩服,他心里也清楚,糖人能做到的,别的内地同行未必能做得。
但,现在王轩来了,内娱就太平了,王轩来了,内娱的青天就有了。
“既然内娱的版本落后,那王轩可就要加加速了哦。”
王轩端起茶杯,眯起眼睛。
他不打算走传统路径。
也不能搞什么正面报道了,舆论宣传的终究奥义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就是得有自己的节奏。
于是,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登陆了那个早已被他养肥的论坛小号——
【娱乐圈纪委】。
这Id在论坛里算小有名气了。
起初只是个“吃瓜号”,主要是发点港台八卦、片场逸闻养号。
慢慢地,凭着一手手确凿的老料,这号居然在圈子里成了“半权威”。
王轩很清楚流量的核心逻辑:
——让观众“知道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就能建立“信任”。
——而一旦观众信了你,他们就会“等着你说”。
他不胡喷,不编料。发帖必有证据,语气冷静克制,逻辑丝丝入扣。
有时候他会写道:
【1988年《明报周刊》第247期曾报道,某女星为进某片组主动登门……】
然后附上扫描件、刊号、日期。
底下评论区立刻炸开。
“真的假的?”
“楼主太狠了吧,这都能挖出来?”
“求更多料!”
王轩懒得理,他知道——讨论越激烈,帖子的热度就越高。
而且他从来不攻击当红的内地艺人,只挑港台的“老神话”。
他要干的,不是造谣,而是“去魅”。
大陆观众对港台艺人的滤镜太厚了,总觉得那一代演员高贵、专业、有气质。
可在王轩看来,那些故事背后不过是资本与人性的另一种版本罢了。
“你们以为他们是艺术家,其实他们也只是工具人。”
当然,王轩是不可能自己亲自找资料的,
这个时候王轩就想到了最佳工具人了,是的,就是我们可爱而又眼神清澈的大学生了。
雇了港中文的大学生兼职,专门在香江旧书摊收集老杂志、老报纸,然后寄到内地,由他亲自筛选、标注。
发帖从不带脏字,也不煽情,用的全是记者口吻。
冷、准、狠。
网友戏称他是“娱乐圈的福尔摩斯”,还有人说他“替天行道”,专治圈内虚伪。
可他自己知道,他不是为了正义——只是想建立一个“信息权力”。
当别人还在抢镜头、抢综艺时,他已经在抢“话语权”。
王轩心里甚至有点好笑。
——二十年后,王胖子靠拍短视频聊圈内八卦在斗音维持热度;
——而此刻的王轩,正在论坛上,用文字塑造舆论。
“时代在变,方法不变。”
毕竟学学前辈的经验,也很合理不是吗。
王轩在贴吧上发了一条帖子:
用的后世小蓝书的小作文风格。
【娱乐圈纪委】发帖:
《一个内地演员的泣血控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华娱从02驻唱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