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弥漫着白面馒头诱人的麦香和猪肉炖煮时散发出的浓郁肉香。
这种香味,对于常年被玉米糊糊、咸菜疙瘩主导的王家来说,奢侈得如同梦境。
王娟双手捧着一个比她脸还大的白馒头,小口小口却极其快速地咬着,吃得鼻尖都冒出了细小的汗珠,一双大眼睛幸福地眯成了缝,时不时含糊地嘟囔一句:“真好吃……”
李素芬在灶台前忙碌着,原本愁苦的脸上此刻洋溢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光彩。她将那一斤五花肉仔细地切下一大半,肥肉部分先下锅炼出清亮的猪油,盛在罐子里留着以后慢慢吃。剩下的瘦肉和带皮的五花肉则和切好的白菜、粉条一起炖了满满一大锅。
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浓郁的肉香混合着白菜的清甜,充满了整个狭小的外屋,甚至压过了原本的霉味和药味。
这是生活的气息,是希望的味道。
李素芬一边看着火,一边忍不住不停地看向坐在桌旁的儿子。王钦正慢条斯理地吃着馒头,他的吃相远比妹妹文雅,但眼神中的沉静和偶尔闪过的锐利光芒,让李素芬感到既陌生又心安。
里屋的门帘被掀开一条缝,王建国虚弱却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传出来:“素芬……啥玩意儿这么香?”
李素芬连忙擦擦手,端着一碗刚炖好的、肉最多的菜和半个馒头走了进去:“他爸,是小钦……小钦买回来的肉!你快尝尝!”
屋里传来王建国难以置信的惊呼和随之而来的、被食物香气诱发的轻微咳嗽,然后是李素芬低低的、带着笑意的安抚声。
王钦听着这一切,嘴角微微上扬。这种用能力让家人获得最基础满足感的快乐,远胜于他前世在股市斩获亿万利润时的刺激。
很快,李素芬端着空碗出来,眼眶又有些发红,但这次是高兴的:“你爸吃了好几口肉,喝了半碗汤,精神头看着都好多了!小钦,这……这真是……”
她看着儿子,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王钦吃完最后一口馒头,拍了拍手,神情变得正式起来:“妈,您坐下,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
李素芬心里“咯噔”一下,刚刚平复的担忧又冒出头来:“咋了?是不是……今天的事还有麻烦?”她生怕儿子那钱来路不正。
“不是麻烦,是正事,好事。”王钦示意母亲安心,他压低了声音,确保只有两人能听见,“妈,我听说……上面好像有消息,要恢复高考了。”
“高考?”李素芬愣了一下。高考这个词,对于她这个年代的工人家庭来说,已经太过遥远和陌生。自从66年取消高考,上大学靠推荐“工农兵学员”以来,已经过去了十一年。
“对,高考。凭真才实学考试,考上就能去读大学,毕业了就是国家干部,分配好工作。”王钦用最直白的方式解释着大学文凭在这个年代的巨大含金量。
李素芬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读大学……那是好事……可是,咱家这情况……而且,你都毕业半年了,书本啥的还捡得起来吗?听说很难考……”
她的担忧很现实。一是经济压力,二是儿子是否还能跟上学习。
“妈,钱的事,您不用担心。我能赚第一次,就能赚第二次、第三次。足够支撑我复习和考试,也足够养活这个家。”王钦的语气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感染了李素芬。
他继续道:“至于学习,您更不用担心。我高中底子不差,只要给我时间复习,我有把握考上。”前世他能从底层厮杀成为金融巨鳄,学习能力和毅力绝非常人可比,重温高中知识对他来说并不难,难的是获取复习资料和信息。
李素芬看着儿子笃定的眼神,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上大学,当国家干部!这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果儿子真能考上,那这个家就真是彻底翻身了!远比他冒险去做小买卖更有前途,更安稳!
巨大的喜悦和希望冲击着她,让她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好!好!考大学好!这是正道!是天大的好事!小钦,你需要妈干啥?妈就是不吃不喝,也支持你复习!”
“妈,您不用干啥,照顾好爸和小娟,支持我就行。”王钦心里暖暖的,“眼下最要紧的,是两件事。”
“你说!”
“第一,帮我打听一下,哪里能弄到最新的复习资料和考试消息。可以问问我的高中老师,或者街道里有文化的人。”恢复高考的消息虽然很快会正式公布,但具体的考试大纲、复习范围,提前获取信息至关重要。
“哎!哎!妈明天就去打听!去找你张老师!”李素芬连连点头,恨不得立刻就去。
“第二,”王钦声音更低,“我的‘小买卖’还得继续做。复习和考试需要钱,爸的药更不能断。但您放心,我会更小心,而且不会耽误学习。”
李素芬这次没有立刻反对。儿子的能力她已经初步见识,而上大学这个宏伟目标,让她觉得暂时的“冒险”是值得的。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你……你一定千万小心!妈……妈帮你打掩护!”
“谢谢妈。”王钦笑了。获得母亲的理解和支持,至关重要。
这时,王娟啃完了大半个馒头,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锅里剩下的肉。李素芬笑骂了一句“小馋猫”,给她又盛了小半碗,然后看向王钦:“小钦,你再吃点?”
王钦摇摇头:“我吃饱了。妈,小娟,你们吃。我进去看看爸。”
他起身掀开门帘,走进里屋。
屋里光线昏暗,药味更浓。王建国靠在炕头,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比之前有了些神采。看到王钦进来,他挣扎着想坐直些。
“爸,您别动。”王钦快步过去,扶住他。
王建国看着儿子,嘴唇嗫嚅了几下,才发出沙哑的声音:“小钦……肉……好吃……难为你了……”
这个沉默寡言、被生活和伤病压垮的男人,不善于表达情感,但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关怀,有愧疚,也有着一丝微弱的、被儿子重新点燃的希望。
“爸,您安心养病。钱的事,有我。以后会越来越好。”王钦语气坚定,他拿起炕头的水杯,试了试温度,递到父亲嘴边,“药我也买回来了,按时吃,腿会好起来的。”
王建国就着儿子的手喝了口水,重重地点了点头,眼圈有些发红。
从里屋出来,母亲和妹妹已经吃完了饭。李素正在麻利地收拾碗筷,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王娟摸着自己圆滚滚的小肚子,满足地靠在墙上打盹。
王钦帮忙收拾着。这个夜晚,这个破败寒冷的家,因为一顿久违的肉食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计划,而变得无比温馨和踏实。
临睡前,王钦躺在炕上,听着身边妹妹均匀的呼吸声,隔着门帘传来父母低低的、充满希望的交谈声,他望着糊满旧报纸的顶棚,目光锐利如鹰。
第一步,生存问题,初步解决。
下一步,信息和知识储备,必须立刻跟上。
高考,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不仅是一个文凭,更是一个跳板,一个能让他合理接触更高层次人脉和资源,为将来更大的布局铺平道路的绝佳身份。
同时,原始的资本积累,也不能停下。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商业嗅觉开拓财源,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977年的冬夜,寒冷依旧。但王钦的心中,已然燃起熊熊烈火,照亮了通往未来的征途。
他知道,时代的闸门正在缓缓提起,汹涌的浪潮即将奔涌而出。
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注定要在这激荡的奔腾年代里,搅动风云,直上云霄!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