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阳光正好。
一封来自浙江大学的牛皮纸信封,被邮递员郑重地交到了王钦手上。
那一刻,整个院子都沸腾了!
李素芬颤抖着手,摸着信封上“浙江大学”那几个鲜红的字,眼泪止不住地流,这一次,是幸福的眼泪。王建国拿着通知书翻来覆去地看,虽然不认识几个字,但脸上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来,洋溢着自豪的光彩。王娟兴奋地围着哥哥又蹦又跳。
左邻右舍再次涌来道贺,比上次更加热闹。浙江大学!那是南方顶尖的学府!王钦这是真的要鲤鱼跃龙门了!
街道王主任亲自送来了一床崭新的棉被作为贺礼,言语间满是夸赞和笼络。张老师老怀大慰,连说了好几个“好”。
王钦看着手中的通知书,心中亦是波澜涌动。这一步,终于稳稳地迈出去了!杭州,浙江,那里将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他未来布局的重要支点。
喜悦之后,便是离别的筹备。
王钦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离开后的事宜。
首先是大后方。他留下了一笔足够家里一年开销的钱,并告诉母亲,图书馆的工作林晓霞会继续做,每月有固定收入,不用担心。父亲的药不能断,他已经托赵大军找到了稳定的供应渠道。
其次是商业布局。他将赵大军和孙卫东叫来,进行了一次深谈。
“大军哥,卫东哥,我很快就要去南方上学。这边的摊子,就交给你们了。”王钦开门见山。
两人既为兄弟高兴,又有些彷徨:“兄弟,你走了,我们怕撑不起来……”
“放心,框架我已经搭好了。”王钦拿出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农村公社这条线,卫东哥你负责,模式复制,稳扎稳打。城里厂矿这条线,大军哥你牵头,重点是维护好和刘胖子的关系,废旧物资这块利润大,但风险也高,一定要谨慎,账目要清楚。”
他接着道:“维修车间那边,我父亲和他两个老伙计会技术入股,负责维修翻新,利润分成。你们负责业务和销售。大事可以通过写信跟我商量。”
他建立了一个初步的股份合作制雏形,明确了分工和利益分配,让赵孙二人有了主心骨。
“另外,到了南方,我会留意那边的紧俏商品,看看有没有机会搞点南北差价。”王钦画了一个更大的饼,“以后,我们的生意可能不止在东北。”
赵大军和孙卫东听得热血沸腾,原本的彷徨变成了期待,郑重表示一定守好家业,等兄弟回来。
最后,是图书馆和林晓霞。
王钦去图书馆办理了交接,并正式向刘主任推荐林晓霞在他上学期间全职接替他的工作。刘主任满口答应。
临走前的一天傍晚,王钦在图书馆门口等到了下班的林晓霞。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女孩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晓霞。”王轻声叫住她。
林晓霞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王钦,眼神复杂,有敬佩,有不舍,还有一丝淡淡的失落。她知道,他就要走了,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明天就走了。”王钦看着她,语气温和,“图书馆的工作,刘主任那边都说好了,你安心做。家里……如果有什么急事,可以去找赵大军或者我母亲。”
“嗯。”林晓霞低下头,轻声应着,“谢谢你,王钦。恭喜你。”
“谢谢。”王钦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崭新的、印着杭州西湖风景的硬壳笔记本和一支英雄牌钢笔,递给她,“这个送给你。多看书,多学习,时代变得很快,知识永远有用。”
这份礼物既贵重又贴心,远超暖手壶的程度。林晓霞愣住了,看着笔记本和钢笔,没有立刻去接,脸颊慢慢红了起来。
“拿着吧。”王钦将东西塞到她手里,“等我到了学校,给你写信。”
“写信”两个字,让林晓霞的心猛地一跳,她抬起头,触碰到王钦明亮而真诚的目光,瞬间又慌乱地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笔记本和钢笔,声如蚊蚋:“……好。”
一切尽在不言中。
1978年初春,一个寒冷的早晨。
王钦拎着简单的行李(主要是书和那台收音机),在家人的千叮万嘱和赵大军、孙卫东的送别下,来到了辽阳火车站。
站台上挤满了送别的人。绿皮火车如同一条巨大的钢铁长龙,喷吐着白色的蒸汽,发出悠长而沉闷的汽笛声。
王钦与父母妹妹告别,与赵孙二人用力握手。
“爸,妈,保重身体!小娟,好好学习!”
“大军哥,卫东哥,家里就拜托了!”
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生于斯、长于斯,带给他困顿也磨砺他意志的城市,转身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物开始移动,送别的人群渐渐模糊。
王钦找到自己的座位,放好行李,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依旧被冰雪覆盖的东北黑土地,目光坚定而深邃。
告别了过去,奔赴向未来。
浙江大学,杭州,南方……
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前方等待着他。
而他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