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份经过“星火科技”试错淬炼、变得无比清晰和务实的“互联网+硬件”思路,王钦再次站在了董事会那间熟悉的会议室里。与上一次充满理想化激情的宣讲不同,这一次,他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他没有携带厚厚的、充满未来预测的ppt,而是在会议室中央的桌子上,放置了一台经过精心改装的“华创3000”电脑样机,它看起来与普通电脑无异,但内部却蕴藏着王钦破局的钥匙。
“各位董事,在讨论抽象的战略之前,请大家先看一个具体的产品。”王钦开门见山,声音沉稳而自信。他亲自接通电源,按下开机按钮,显示器亮起。进入系统后,桌面中央有一个格外显眼的、设计成波浪形的蓝色图标,标签是“一键冲浪”。
“这就是我们基于现有‘华创3000’平台提出的‘网络电脑’概念机。”王钦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我们预装了性能更强的56K内置modem卡,集成了一个经过我们汉化和优化的简化版浏览器,最重要的是,开发了这个图形化的拨号上网软件。”他点击那个图标,一个友好的对话框弹出,只需要输入电信局提供的账号和密码,再点击“连接”。
在众人注视下,调制解调器发出熟悉的拨号音和握手信号音,屏幕上出现连接进度条。片刻之后,“连接成功”的提示跳出,浏览器自动打开,预置的“鹏城在线”首页开始加载。虽然图片加载速度依然缓慢,但整个过程无需用户进行任何复杂的网络协议设置,门槛降到了极低。
“它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集成’和‘易用’。”王钦转过身,面向各位董事,目光炯炯,“我们将所有复杂的、令普通用户望而生畏的联网设置,全部在出厂前完成并深度集成在硬件和系统之中。我们的目标,是让一个完全不懂tcp\/Ip、不懂网关dNS的家庭主妇、一个小店老板,也能通过点击一个图标,就轻松进入互联网的世界。这将极大地降低互联网的普及门槛,撬动家庭和中小企业这个巨大的增量市场!”
他紧接着阐述了与之配套的、环环相扣的市场策略:“对于这台电脑本身,我们甚至可以不去追求高额的硬件利润,可以微利甚至平本销售。因为它本质上是一个‘入口’,一个抓手!”王钦加重了语气,“通过这个入口,我们可以强力推广我们参股的‘鹏城在线’服务,未来可以预装我们自主开发的互联网应用;我们可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从用户的上网费用中获得分成;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带动我们自有modem卡和电脑主板的销量,巩固我们在硬件产业链上的地位!”
这番将硬件销售、服务推广、生态入口构建和产业链优势结合起来的、清晰且务实的商业逻辑,显然比之前那个单纯要求投入巨资做内容、做平台而回报遥遥无期的方案,更容易被在座各位务实派董事所理解和接受。董事们看着那台仿佛被赋予了“傻瓜式”魔力的电脑,开始交头接耳,脸上怀疑和抗拒的神色明显缓和,取而代之的是审慎的评估和兴趣。
一直以来的反对派主力李副总,这次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提出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王总,这个思路听起来确实更靠谱。但是,增加modem、优化软件,这些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最终产品的售价,会不会因此失去市场竞争力?”
“成本问题我们有详细的测算和应对方案。”王钦对此早有准备,他拿出了一份简明的成本分析表,“首先,我们自产modem,拥有成本优势;其次,通过芯片级集成和优化设计,可以控制bom(物料清单)成本的增加;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推出不同配置的版本,针对对价格敏感的家庭用户、强调稳定性的企业用户以及需要教育功能的学生群体,进行精准的产品定义和市场切割,确保竞争力。”
最终,在经过又一轮更加聚焦于技术细节、成本控制和市场风险的务实讨论后,董事会原则性通过了“网络电脑”项目的正式立项,同意投入必要的研发和市场资源,进行产品化开发和小范围的市场推广试点。虽然批下来的预算依然被严格控制,远未达到王钦理想中的规模,但这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王钦终于在公司正统的战略体系内,为他的互联网梦想,撬开了一个虽然狭窄却至关重要的缺口。
项目立项后,华创这架高效的机器再次运转起来。硬件研发团队立刻投入对“华创3000”主板的重新设计,力求更优的集成度和稳定性;软件团队则全力对oEm来的浏览器进行深度汉化、去除冗余功能,并持续优化那个核心的“一键冲浪”拨号软件,使其体验更加流畅;市场部门和销售团队也开始主动出击,带着样机和方案,奔赴各地与电信公司展开艰苦的谈判,推广“华创网灵电脑+电信接入服务”的捆绑套餐模式,试图复制“鹏城在线”在深圳的成功经验。
几个月后,被命名为“华创网灵”的第一代网络电脑系列,在低调中正式推向市场。市场的反响出乎了许多保守派董事的意料——虽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抢购狂潮,但在目标客户群中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那些刚刚步入小康、渴望让孩子接触更广阔世界,或者小本经营、希望寻找新商机的家庭和小企业主,他们对这种剔除了技术复杂性、如同家电般易用的上网电脑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网灵”电脑成为了华创产品线中一个亮眼的差异化存在,虽然销量绝对值不及主流商用机型,但其稳定的增长态势,稳步提升着华创在消费类pc市场的份额,也切实拉动了“鹏城在线”在试点城市的用户增长。
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灵”这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互联网不再是研发中心角落里那个神秘部门鼓捣的虚无概念。大量的硬件工程师在设计中开始考虑网络接口和兼容性,软件工程师要调试优化通信协议和浏览器,销售人员需要向客户解释上网能做什么……互联网的思维和技能,通过这个产品作为载体,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渗透到华创的各个业务环节,为公司在未来数字时代更深刻的转型,悄然积累着宝贵的人才储备和内部认知基础。
“华创网灵”这座由王钦精心设计的桥梁,虽然初始通行量不算巨大,但它成功地、巧妙地将华创深厚的传统硬件制造优势,与那个充满未知的互联网新世界,实现了历史性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初步连接。它证明了王钦“互联网+硬件”路线的可行性,为他后续更大胆的战略推进,赢得了弥足珍贵的喘息空间和信任资本。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