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消费者bG在“企业移动化”和“物联网入口”领域刚刚找到一丝感觉,初步尝试构建开放平台,尚未形成气候之际,真正的巨浪已扑面而来。中国互联网的三座大山——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凭借其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积累的庞大用户基数、海量数据和资本优势,开始将其触角强势伸向华创视为根基的领域,展现出令人窒息的“降维打击”之势。
首先是阿里巴巴。其旗下的阿里云业务,经过几年积累,突然宣布重磅投入“企业级云服务”市场,以近乎疯狂的价格战和地毯式的营销推广,攻城略地。阿里云凭借其电商业务锤炼出的庞大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处理能力,提供的云主机、云存储等服务,在稳定性和价格上对华创刚刚起步的“华创云”企业云服务形成了巨大压力。更让华创心惊的是,阿里利用其强大的地推团队和平台效应,打包销售其云服务,许多原本是华创企业通信解决方案客户的中小企业,被其“云+端+应用”的一体化方案所吸引,开始动摇。
紧接着是腾讯。它虽未直接涉足硬件和基础网络,但其基于微信和qq建立的超级社交生态,开始展现出可怕的渗透力。微信企业号(后升级为企业微信)的推出,虽然功能相对简单,但其依托个人微信的便捷性和几乎为零的迁移成本,迅速吸引了大量对移动办公有初步需求的小微企业和团队。这对华创寄予厚望的“华创云联”安全办公平台构成了直接威胁。“你们的安全性也许更好,但员工不愿意用第二个App,老板也不愿意增加管理复杂度。”一线销售反馈回来的客户声音,残酷而真实。
甚至百度,也将其在搜索和AI上的积累,转化为“百度云”和各类企业级AI解决方案,在垂直行业与华创展开竞争。
最让王钦感到寒意的是,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打法与华创截然不同。他们不计较单一项目的短期盈亏,追求的是生态布局和用户规模。他们迭代速度极快,用户体验打磨得更为精细。面对这种依靠资本、流量和互联网思维发起的猛烈攻势,华创传统的、依靠技术深度和客户关系维系的商业模式,显得有些笨重和迟缓。
消费者bG的总经理李明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向王钦汇报时,语气沉重:“王总,bAt的攻势太猛了。我们的‘华创云’和‘华创云联’,在品牌认知度、用户习惯和价格上,都处于绝对劣势。感觉就像……就像拿着冷兵器,对抗人家的飞机大炮。”
华创就像一艘在通信海洋里悠然自得地航行的巨轮,它已经习惯了这种平稳的状态,仿佛这片海洋就是它的专属领地。然而,当互联网世界的惊涛骇浪突然袭来时,华创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压力。
这些浪涛如同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扑向华创,试图将其吞噬。每一个浪头都像是一座山,带着泰山压顶之势狠狠地砸向华创。面对如此巨大的竞争压力,华创开始意识到,生存还是毁灭,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哲学命题,而是一个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