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几位内部候选人进行深入观察和评估,并排除了儿子接班的可能性后,王钦的思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企业的长久传承,究竟应该依靠某个“英明领袖”的个人魅力与能力,还是应该依靠一套不依赖于个人的、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他重生的记忆里,其实早有印证。前世他见过太多企业,因创始人的离去而迅速衰落,或陷入混乱。“人治”色彩浓厚的企业,往往难以跨越代际传承的陷阱。
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加速了他的思考进程。集团一位负责某重要业务线的副总裁,也是潜在的接班候选人之一,因个人健康原因突然提出长期休养。他负责的业务板块立刻出现了决策迟缓、方向不明的迹象,虽然有其副手临时接管,但影响力和对复杂局面的掌控力明显不足。这件事给王钦敲响了警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最高领导层,后果不堪设想。
王钦再次召集核心高管和董事会成员,召开了一次关于“企业治理与传承”的专题研讨会。他没有谈论具体人选,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制度建设。
“各位,”王钦神色严肃,“华创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经不再是任何个人能够完全掌控的‘私家船’了。它是一艘承载着十万员工家庭、关乎国家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我们不能把它的未来,寄托于寻找一个‘明君’式的接班人上。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建立一套强大的‘自动驾驶系统’,确保即使更换了船长,这艘巨轮也能沿着正确的航向,抵御风浪,平稳前行。”
他提出了系统化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几大支柱:
明晰的董事会治理结构: 强化董事会的战略决策和监督职能,引入更多独立董事,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制衡性。避免一言堂。
1.专业化的经理人团队: 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未来的cEo未必是最大股东,但必须是经过严格甄选、具备卓越专业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要建立一套科学、透明的cEo选拔、考核与激励制度。
2.流程化的决策机制: 重大战略投资、业务拓展、人事任命等决策,必须依据详实的数据分析和严格的流程进行,减少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
3.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 建立覆盖战略、财务、运营、法律等全方位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为企业设置“安全阀”。
4.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 将“客户至上、创新为魂、合作共赢、责任担当”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行为化,使其成为所有员工,无论层级高低,都自觉遵循的准则,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
王钦强调,这套制度的建设,远比寻找一个具体的接班人更为重要和紧迫。“制度的重量,在于它能超越个人的生命周期,保障企业的基业长青。这将是我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从“选人”到“建制”,王钦的传承思路发生了质的飞跃。他意识到,打造一个能够自我驱动、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组织机体,才是对华创未来最好的保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