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副厂长办公室出来后,周青感觉自己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但同时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转正的希望近在眼前,但前提是他必须找到那个“过硬的理由”——解决或者至少为解决三号线轧钢机的故障提供关键线索。
这可不是靠运气“捡”到山货或者发现积压物资能比的。这是实打实的技术难题,涉及进口精密设备,连厂里的技术大拿都头疼不已。
他一个仓库临时工,凭什么?
凭的就是别人没有的优势——系统,以及系统带来的独特视角和信息处理能力!
周青立刻调整了工作重心。日常的本职工作依旧一丝不苟,甚至更加出色,绝不给任何人留下话柄。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攻克三号线难题”上。
他首先利用仓库管理员的便利,调阅了所有与三号线相关的物资领用记录、报废零件回收记录、甚至维修申请单的存根联。厚厚几大本台账,他借故带回小屋,连夜翻阅、记忆、分析。
系统带来的精神提升和过目不忘的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海量的数据在他脑海中汇聚、过滤、比对。
他发现,三号线这半年领用特定型号高压油管和密封圈的频率异常之高,而且时间点往往集中在每个月中下旬,像是某种周期性损耗。
他还发现,领用的某种进口液压油,有两个批次的消耗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批次,而且恰好与故障高发期重合。
那些送回来报废的旧零件,主要是主液压阀和部分传动轴承,磨损痕迹都很类似,呈现出一种非正常的偏磨状态。
这些信息碎片化的呈现,似乎指向了某种可能性…
但还不够!这些只是纸面记录,缺乏最直接的证据。
周青开始有意识地“蹲守”三号线维修班来仓库领料的时间。他总是抢着帮他们找零件、办手续,趁机攀谈几句,看似闲聊,实则套取信息。
“王师傅,又修三号线啊?这月第几回了?”
“李哥,我看你们老换这个油封,是这玩意儿质量不行吗?”
“张工,这批报废的阀芯看着磨损好怪,不像正常磨损啊…”
维修工们大多抱怨连连,认为是设备老化和零件质量不行,但也透露出一些细节:压力不稳、油温偶尔异常升高、某个部位的异响…
周青默默记下所有信息。
最关键的一步,他需要亲眼看看那些报废的零件,甚至…最好是能“扫描”一下还在运行中的设备!
后者太难了,车间重地,他一个仓库员根本没理由靠近运行中的生产线。
那就从报废零件入手!
他找到负责废品回收的老师傅,塞了半包烟,借口“学习辨认零件型号,避免发错料”,获准在废品堆里“研究”那些从三号线拆下来的报废件。
在散发着机油和金属腥味的废品堆里,周青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些磨损的阀芯、破裂的密封圈、变形的轴承…
集中精神,催动系统!
【材料辨识】技能发动!脑海中浮现出这些零件的材质、磨损类型、可能的受力分析…
【结构探测】能力发动!虽然微弱,但能模糊感知零件内部的细微裂纹和应力集中点…
【能量感应】能力发动!试图感知上面是否残留着异常的能量印记(比如局部过热)…
信息如潮水般涌来!
虽然无法直接给出故障原因,但系统提供的细节,与他之前分析的数据相互印证,逐渐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一个方向——液压系统辅助回路!特别是某个经常被忽略的、负责压力缓冲和油路清洁的辅助滤清单元!
它的某个接口密封件规格似乎与主流型号有极其细微的差异,导致在特定压力和工作温度下,会产生极其微小的周期性渗漏!
这种渗漏本身不足以立刻引发故障,但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
第一,微小气泡进入主油路,造成压力波动和气蚀,加速主液压阀的磨损。
第二,泄漏导致局部油量减少,油温会异常升高,进一步降低液压油性能,加剧磨损。
而那两个批次的液压油,恰好抗泡沫性和高温稳定性稍差,放大了这个问题!
所以,才会出现主件损坏、辅件耗损剧增、油品消耗异常等现象!维修班每次都更换主件和明显损坏的辅件,却忽略了那个不起眼的、只是轻微渗漏的源头!
周青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问题的根源!
一个极其隐蔽、连环作用、难以察觉的设计缺陷或后期改配错误!
他强压住激动,不动声色地离开废品区。回到仓库,他立刻找来三号线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仓库有备份图纸用于领料核对),找到那个辅助滤清单元的位置和接口型号。
核对台账!果然!这个位置的密封件,在半年多前的一次常规维护后,领料记录上显示更换的型号,与原理图上标注的原装型号,有一个字母的细微差别!而采购记录显示,这个“错误”型号的密封件,库存还有不少!
破案了!
周青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个发现,合情合理地汇报上去?
直接跑去告诉李副厂长?太突兀了!一个仓库员怎么能懂这么深的技术问题?必然引人怀疑。
需要通过一个更合理的渠道。
他的目光投向了技术科。
技术科的刘工程师,是负责三号线问题的主要技术员,几次来仓库领料核对型号,周青都给他留下了“认真负责、对物料熟悉”的印象。而且上次李副厂长打电话,也是让刘工去核查。
就是他了!
周青没有立刻行动。他耐心地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
两天后,机会来了。刘工程师皱着眉头来仓库,再次核对一批准备更换的零件型号,显然故障排查还没有进展。
周青像往常一样,熟练地帮他找出零件,然后看似无意地、指着台账上那个辅助滤清单元的密封件型号记录,“好奇”地问:
“刘工,麻烦您帮我看看,这个型号的密封件,我记得原理图上标注的是‘dF-5’,咱们台账上记录领用的怎么是‘dF-5S’啊?是后来改进型号吗?我就随便问问,怕以后发错料。”
刘工正心烦意乱,随口答道:“嗯?是吗?可能吧,这种小零件…”他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了,眼睛猛地盯住台账记录,又抢过周青手里的原理图副本,仔细对比!
“dF-5…dF-5S…”刘工的脸色瞬间变了!“不对!这不一样!这不是改进型号!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压力等级和材质!”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妈的!我想起来了!半年前那次维护,库房说dF-5暂时没货,推荐用了这个dF-5S,说参数差不多!我们也没细查!难道问题出在这儿?!”
他猛地抓住周青的胳膊,激动地问:“小周!你确定这半年领用的都是这个dF-5S?!”
周青被他吓了一跳,连忙点头,指着台账:“是啊刘工,台账上都记着呢,每次都是这个。我还以为是正常的…”
“正常个屁!”刘工几乎吼了出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是液压系统!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压力缓冲不对!微泄漏!气蚀!高温!全对上了!”
他激动得满脸通红,也顾不上周青了,拿着台账和图纸转身就往车间跑!“快!快通知维修班!立刻停机检查那个位置!”
周青看着刘工狂奔而去的背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种子,已经种下了。
接下来,就等着开花结果了。
他相信,以刘工的技术水平,一旦找到了方向,很快就能验证并解决问题。
而他的功劳,谁也抹杀不了。
转正的“过硬理由”,终于被他牢牢抓在了手中!
周青的心情,如同窗外逐渐温暖的春风,充满了希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四合院:绑定赶山系统,众禽懵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