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的人应该没有想到屋里人把门顶上了,使的劲不大。
赵保胜感觉到了对方在使劲,半个身体都靠到门上,背朝门,双腿抵地,使劲顶住。
停顿一下,屋外又猛地一使劲,门被推动一下,在赵保胜的抵挡下,‘砰’地关上,这下子,屋外明显知道里面顶着呢!
赵保胜心里有些慌,外面的人力气不小!
独臂老李也看出来了,挪步到赵保胜身后,发声问:“谁?!”咽口唾沫,“哪路好汉?我们就是路过借宿!山里穷苦人,没必要逼得我们拼命!”
也许是他不标准的河南话,外面没再推门,赵保胜贴着门却也没有听到脚步声——人还在,没走!
屋里的火堆被搅散,明火熄灭,木炭却燃得很旺,暖和得很,赵保胜顶着门,脑门上已经有汗。
门很粗糙,是农家自己劈木头凑合钉的,板子很厚,但估摸着防不了枪弹,赵保胜这会儿有点后怕,外面的要是有枪,给门上来一枪,自己可能就交代了!
不过仔细一想,门缝这么大,外面的人推门竟然没从门缝里朝里望,那也该从漏风的窗口瞧一眼啊!这外面的可能不是专业的“匪”!
赵保胜转头和独臂老李耳语说了自己猜测,老李沉吟不语半晌,抬头,大声说:“我们不是匪眼!就是路过!老少爷们给条活路!”
“是不是匪,打开门说话!是匪你们也别想逃!不是匪,我们自然不为难你们!”外面有人答话。
“我们怕你们是匪!”老李不是雏鸟,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不开门我们就放火烧屋!”
村子很小,因为适合建房的地方本就不大,所以房子很紧密,他们这间房子,就紧贴着隔壁房子,都是泥墙草顶,又是西北风急,点一间房,可能就是火烧连营。
“烧房子?你咋不说把村子都点了呢!”小马憋不住答话了,说完就被老李瞪了一眼。
“烧就烧了!反正活不下去了!”外面的声音似乎有点颤抖,“大不了我们都进山去投八路!也不会让你们这帮畜生好过!”
听到这句话,赵保胜松了口气,外面的大概率不是匪。
老李也松动了,他丢下斧子,站起身。
赵保胜听到身后动静,转头看,想看老李什么表情,可惜屋内火光暗淡,老李背对着亮光,看不到。
“他们不是匪。”老李说。
赵保胜听到这话,松了劲,也站起来,把柴刀重新掖到腰后。
小马赶紧聚拢散了的木炭,重新捡了些小柴,重新生火。
赵保胜让开位置,老李拉开门,外面黑魆魆的,看不到人。
屋里火光旺起来,照亮了门口一块,赵保胜才勉强看到门外人影。
一圈人,围着柴房,和赵保胜上次出城遭遇的那些‘匪’差不多,老老少少都有,甚至还有几个女人。
棍棒锄头铁锹铁叉,就差一把大刀。
老李开口:“我们真不是匪!”
人群中有人麻着胆子,带着颤音回:“别扯谎!那个大个子就是匪!上次他就想抢我家的鸡来着!”
!!!赵保胜正打算瞧老李怎么对这些人说,看他是不是八路呢,结果对面一口锅就扣过来了!
他指了指自己:“我是匪?!”
对面看他们没动手,胆子大了起来:“就是你!五天前你们来抢过!你还端着那个啥……机关枪!”
这话一出口,连老李和小马看赵保胜的眼神都不对劲了!
赵保胜知道这时候不能乱,但也不能有什么刺激对方的动作,他索性往下一蹲:“我就知道你们看上我的东西了!要抢就抢!诬赖我是匪,这就是要我的命!”
这反应倒是把所有人都弄懵了,大家都还在准备防着他暴起呢,他索性躺倒任嘲了!众人一时也不知道说啥好。
赵保胜其实挺紧张,他怕哪个这会儿头脑发热喊一声“打死他”!
老李也愣了,这个姓赵的,也只是今天在县城见过,他并不知道他的底细,同路而已,谁知道他是不是匪?
真要是匪,他不介意帮着村里人收拾这姓赵的,但姓赵的反应,让他觉得有点蹊跷…
要是真的悍匪,姓赵的这块头,就凭他手里的柴刀,这一圈子人,怕是讨不了好!
“老赵,你说你不是匪,有啥证据?”
“你们说我是匪,你们有啥证据?!”老李开始问他,赵保胜知道这是准备讲理了,才松了口气,“总不能他说我是就是吧?我都没进过山!”
这会儿屋里火堆烧旺了,更亮堂,老李喊村民进屋,和赵保胜对质辩理,村民却畏缩了:他们怕老李小马也是一伙的匪!
事情又僵住了,双方理都没法讲。
赵保胜有点慌,他怕拖久了村民不和他讲理,一拥而上打死他。
静默对峙了一会儿,老李开口了:“你们说山里有八路,喊八路来评理行不行?”咽口唾沫又说,“八路总是讲理的吧?”
啥意思?老李咋没说他是八路?难道他不是?赵保胜犯嘀咕了。
村民们其实也怕,本来想夜袭,按住了人,想怎么弄都行,结果偏偏没弄成。
对面三个汉子,真要拼命,自己这边十来个人还真不一定能全乎,死伤几个难免的,可谁都是有家有口的,死谁伤谁?
于是商量一下,同意去找八路来评理。
两个村民被派去找八路,其余人依然堵着门口。
老李让小马从屋里火堆弄些烧着的柴火,在屋外门口又弄了堆火,村民们默不作声又抱来些柴,往里添。
赵保胜就蹲在门口,反正睡不成了,大家就耗着吧。
山里的冬天,比平原上还冷,这些村民没哪个的棉衣是厚的新的,也冻得够呛,现在有了火堆,都不自觉地往火前凑。
老李也蹲门口了,还拿出旱烟袋,装了烟,和几个村民聊了起来。
聊收成,聊地的肥瘦,聊种啥收得更多,聊秋粮和杂税,什么都聊。
村民们大概也听出来了,这个独臂汉子也是个种田把式,只是他好像对这片山里的天时不熟,说错了谷子的播种时间。
老李承认,他是刚从晋省那边过来的,到处都在打仗,想安生种田都不得。
话题又转到战争上,晋省被鬼子占了好多地方,那个阎主席屁用没有,现在才只占十来二十个县。
又提到冀省被占了,老百姓日子不好过,鬼子已经进了豫省,还不知道明年打不打了。
听说南方也打成一锅粥,一帮村民又开始幻想南方的样子,赵保胜适时插嘴,说南方日子也不好过。
老李顺嘴就开始问赵保胜南方的事,赵保胜就讲起他一路走来的见闻,村民们对他说的将信将疑。
赵保胜开始讲他的故事,怎么从沪市跑出来,怎么去的金陵,又怎么跑到这山里。
他的故事,在村民眼里,和一千零一夜差不多,没几个信的,大多认为他胡扯是为了套近乎。
赵保胜见大家不信,转身把剃头工具包拿出来:“这大半个月,我都在县城剃头挣粮食吃饭呢,哪可能进山做匪嘛!”怕人不信,又说,“有谁认识县城人?打听一下嘛,我剃头,没钱的能拿窝头顶的嘛!”
倒是有村民开口了:“我倒是听宋家村那个老蔫儿说过,剃头的是个大个儿,就是不管热水,刮脸不舒服……”
“我就夹个包袱走街串巷,哪来的热水啊!”赵保胜还嘴。
“早和你说过不要和宋家村的来往!”另一个老农开口,“他们那边就在黑风寨旁边,谁知道他们村里有没有人通匪!”
“那黑风寨咋回事?”老李问。
老农答:“还能咋回事儿?一帮子苦哈哈,被粮税逼得受不了了,躲进山里了呗。”抽口旱烟接着说,“前个月,山里蹿进来一帮冀省佬,听说是败兵,带着人枪进了山寨,夺了大当家的权,真成了匪了!”
旁边有人接话:“以前黑风寨倒还老实,自己在山里开荒种田,倒也没抢过谁…”
“那前两天抢咱们的,会不会是黑风寨?”
“不知道,黑风寨现在换人了,以前还有认识的人,现在谁知道呢?”
赵保胜似乎明白了,自己可能和黑风寨的哪个土匪个头差不多,替人挡枪了!
自己成了‘李鬼’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