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保胜又出发了,这回胡义没跟着。
无名村和县城离得挺远,路程大致三四十里地,可是考虑到山地,上坡下坡的爬升,要走大半天。
警卫排又是派两个人跟着,只是好像换人了。
赵保胜还没和大家熟悉,又为避嫌,很少和战士闲聊,前几天那趟,他和小红缨走前面,两个警卫排战士和胡义走后面,他连人家姓什么都没打听。
只是两个战士和小红缨熟悉,一路都在说话,对前几天战友的神奇经历万分向往,恨不得今天再来一下。
他们注定会失望。
今天的行动目标,连丁政委都认为是对梅县县城情况的探查,根本没想到,赵保胜这狗东西是为了带丫头进城吃包子!
当然,还是得看说法,说法不一样,听者的感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我们进县城侦查,路过包子铺,给丫头买个包子尝尝,不犯错误吧?’
‘我们进县城就是冲着包子铺去的,县城情况嘛,有眼睛就能看到的啦!’
小丫头也是神奇,能吹牛皮的机会基本不会放过,但像吃包子这种偷偷摸摸的行径,嘴巴却很严实,连苏青都没告诉。
老赵不是个小气的,上次在王家村住宿,大家不是都吃上鸡了嘛!小丫头认定,今天回去肯定不让他俩空肚子。
山路上依旧清静,好久没听到黑风寨出来作恶了,可能是上次一连出动弹压行动的威慑力不小,真要小看八路军正规部队,一定会让他们吃上好果子。
依然是走到宋家村路口,赵保胜把背篓交给警卫排战士,他把小丫头又背上了。
前一次背她,赵保胜很不愉快,可这一次,他却感觉很轻松。
也许是因为带着她打仗欠考虑,赵保胜心底的愧疚,和对儿子的思念,都投射到她身上了吧。
哪怕之前被这丫头用枪指头,赵保胜也一点没在意,熊孩子嘛,自家的早见识过了,没那么敏感,中年人的耐受远超年轻人。
“丫头啊,识字念书的事儿还是得坚持啊。”
“诶呀你烦不烦?又来!”
“我和你说,看书可以增长见识,我为什么会拆汽车轮子?因为我在书上看过。”
“啊?还有教拆车轮子的画书啊?”
“没有画儿,就是全是字儿的书,汽车的说明书,讲了要拆哪几个螺母,这螺母多大,一看就明白了,我看过,上次遇到了,试了一下就拆下来了。”
“那有没有教人把车子装起来的书?”
“肯定有啊,还有教人做炸药的书,还有教人造枪炮的书,还有教人看病的书,多了去了。”赵保胜的耐心出奇的好。
和儿子的聚少离多,让他常常思考,对做好一个爹,有充分认知,当然,真正和儿子面对面的时候,他总是放弃那点认知,溺爱得不行。
“那么多书,是怎么写出来的啊?写书的人好厉害啊!”
“写书的人再厉害,也只能写他知道的,读书的才厉害,只要识字,就能看懂无数的书啊。”赵保胜为忽悠小红缨读书也是费尽苦心。
“那我还得好好学学认字儿,好些字都不认得了。”
“那我跟你一起学!我也忘了好多!”赵保胜确实是想系统学习一下这时候的繁体字,上次在金陵写信,好多字儿还是问胡三和胡义的,甚至胡三儿都认为自己这‘江洋大盗’识字还没他一个贼认得多(贼识字,会避免很多麻烦,比如不偷不该偷的,谁能想到胡三小时候念过私塾呢?以上专为金陵写信的繁简体bug找补一句,原文就不改了)。
别看都是繁体字,后世湾岛用的,和香江用的,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内地人可以认出来,但要写要用,就拿不定了。
“嗯嗯”小红缨愉快地点头,丝毫不知道,赵保胜这是提供了情绪价值,一下子抚平了她对学习的那点抵触。
“认字全了,我们就能看好多好多书,学那些千奇百怪的知识了。”赵保胜继续诱惑,“飞机为什么能扔炸弹,汽车为什么能在路上跑,轮船为什么能在水里行。”
“轮船啊!老赵你见过轮船?我见过最大的就是帆船了。”
“见过,在沪市就有,我们从金陵去汉口,就是坐的轮船,只是那船小。”
“听人说轮船不是都是大的吗?”
“那要看怎么比啊,小轮船坐上几百号人就满了,真正的大轮船,能住上万号人呢。”
“那么大……岂不是咱们师…都能坐得下?!”(129师出陕九千多人,后续沿途招人。)
赵保胜心说你这顺嘴说的,落到鬼子耳朵里,就是很有价值的情报了啊。
“不算什么的,将来我们会造更大的船,大到飞机都能在船上起飞那么大!”
“飞机还要起飞?它不是一直在天上吗?”
“……”赵保胜不知道怎么说了,这要补的学习,有点多啊。
“老赵,你说的大城市啊,到底有多大?”
“嗯,大到开着汽车从这头到那头,得大半天时间呢。”
“……”小红缨无法想象,“要是我能去大城市看看就好啦。”
“能的!”赵保胜把小丫头朝上掂了掂,“你呀,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活着,等我们把北平,金陵,沪市都打下来,你就能见着了!”
“老赵,你说多久能到那天?鬼子…厉害着呢。”
“不着急啊,咱们今天弄死一个,明天弄死一个,一年就弄死好多个!兴许五六七八年?反正鬼子长不了!”
……有一搭没一搭地扯闲篇,行进速度很快。
这回是有准备的,警卫排两个人都是便装带的盒子炮。
晌午就在离县城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子停留,赵保胜让他们就在村外坟地边缘隐蔽等着,一切以保存自己为主,遇事就跑,还是以宋家村路口为应急汇合点。
赵保胜和小红缨晌午的窝头都没吃,紧赶慢赶专门就等着进城吃包子。
远远地瞧见,梅县城门口有人进出,赵保胜松了口气,能进出就好,不能进,跟兴致满满的小红缨就不好解释了。
梅县城西门口,已经换了帽徽的保安团,不,治安军,窝窝囊囊地挤在城门外的沙包掩体后面,晒着刚刚露头的太阳,丢一个倒霉蛋站在拒马前喝西北风。
特么这二狗子活真不好干。
头顶上压着鬼子,拉屎拉尿的都得接着。
一开始是战斗部队的鬼子,带着血腥和杀气,作为二狗子,稍微有点不对,他们上来就是‘三兵的给’,小小鬼子兵,连排长都得弯着腰,把脸送上去挨耳光。
这两天换成驻守部队了,连长送给鬼子的钱还没见到好处,就换人了!
连长肉疼钱,没给驻守部队的鬼子好处,连着两天,鬼子少尉天天蹲城门口查岗,稍微不对就是打,连长和几个排长刮下面兄弟们的钱,昨晚请鬼子喝酒,今天才松快点儿。
鬼子曹长却是个狡猾的,就带着他的兵蹲在暖和地方,得罪人的事都是他们这帮二狗子干,乡里乡亲的,害得他们被人指着脊梁骨骂。
城门税加倍,全特么进了鬼子曹长的腰包!原来还能分润几毛钱喝酒,现在分儿逼没有!
这会儿倒好,晌午饭他们就着凉水啃窝头,那曹长带着他的兵回去吃饭了!
赵保胜拉着小红缨进城,就没看到鬼子!
治安军班长倒是赵保胜熟人,笑他哪儿拐来这么个小丫头,赵保胜说捡的,自己没了家人,捡个丫头给自己送终。
没想到这倒激起治安军的同情,轻声咒骂鬼子。
赵保胜凑上去发烟,这才了解到最近鬼子的做法,嘿,这是真不怕下面乱啊!
等个几天就会吃到恶果了:想维持占领,鬼子那点人根本不顶事,不把狗喂好了,谁会真的帮他看家?
连老地主都知道,家丁得吃饱,才会帮他架势,想让人帮他拼命,那得吃肉喝酒给钱!
趁着鬼子占领初期的混乱,可以做很多事情。
赵保胜偷偷给治安军班长塞了一块钱法币:“老哥,晚上下哨跟兄弟们吃点好的,咱老赵就这点钱,别嫌弃。”
治安军班长点头:“鬼子这会儿不在,城门税就当交了,老赵你是个好人,咱兄弟以前占你便宜,有些对不住啊!”
“甭客气,咱都中国人,鬼子势大那是没办法,糊弄糊弄就过去了,乡里乡亲的别太为难就好,大家心里有数,你们也是不得已!”
治安军班长悄声说:“咱自己人,老赵我告诉你,鬼子马上要办良民证了,你这到处跑的,赶紧找关系弄一个!我是身子矮,没辙,家里人在城外,人多了都办不起。”
赵保胜点头:“谢啦,郝排长还在不?他有门路没?”
“他今儿没来,昨儿晚上请鬼子小队长喝酒来着,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路子,但他肯定知道找谁好使。”
赵保胜带着丫头告辞进城。
瞧,这不就得了个消息!
赵保胜不知道得花多少钱,有点后悔钱带少了。
小丫头全程跟着,听得明明白白,等到没人的地方,说:“老赵,咱要不不吃包子了,先办证,以后进城就方便啦。”
赵保胜笑:“你还想把独立团大伙儿都办良民证啊?!”
“那拿着良民证进城,晚上就端了鬼子窝!”
“你还真这么想啊!”赵保胜无语,“办是得办几个,总会需要,但这会儿打县城,打下来也不过就是吸引更多鬼子来围剿咱们啊。”
看丫头还有话说,他赶紧打断:“咱们这时候就是要低调,等咱壮大了,再一口一口吃。”
不再多说,赵保胜拉着丫头去吃包子,先吃饱了再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