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发现声音竟然是胡义,悚然而惊:“胡义?!你说什么?鬼子包抄?!”
要赵保胜在,一定会教胡义先安慰她一下,‘我来了,别怕’之类的话,能让她产生哪怕一点点的依赖心理。
可直男啊,你怎么想的?
胡义先看一眼三娃,问:“还能战斗吗?”
三娃点头,撑步枪站起来,抬左胳膊肘,示意被子弹擦过的三角肌位置的伤口不碍事。
胡义点头:“鬼子和伪军,标准搜索队,十余鬼子三十多伪军,刚刚正面和你们对射的大概十几条枪,一开始不止这么多的吧?”
三娃点头:“有些位置已经不开火了,他们……包抄了?哪个方向?”
“鬼子的标准战术,伪军应该也会,还没到位,到位了会有两个方向向你交叉射击压制,然后交替前进。”胡义向坡上走了几步,露头观察了一下,“你们没看到敌人分兵,那最可能是从东边,东南方向的山体阴影里过来。”
苏青收拾好挎包,也提枪站起来:“你怎么来了?从哪边过来?”胡义的战斗素养她很清楚,他没急,说明鬼子包抄还没到位,“九班呢?就你一个人吗?”
“小子,既然还能战斗,那就上来,继续射击,给敌人一点压力,别再傻子一样趴着不动,哪怕稍微移动一下位置,也能给敌人造成咱们不止这么多人的错觉。”
胡义竟然没有回答苏青!老赵在的话,又得跳脚了!无可救药的臭直男!不是老做舔狗的吗?机会来了反而傻到不舔了?
敌人还在有一枪没一枪地朝山岗射击,根本没在意反击暂停的这一小会儿。
三娃听出来胡义就是传说中的果军逃兵,九班那个煞星班长,他没看过胡义和二连的‘血战’,但知道人家是老兵,经验肯定超过自己。
提枪上去,没再趴下,而是稍退一点,抬左腿跨步,左膝盖支左肘,托枪瞄准,一会儿又回头:“晃得厉害,没法保证打中。”
苏青也想上去,被胡义拽住袖子,胡义对三娃喊:“不要求命中,保持射击频率,概略射击。”
这和三娃受到的‘一枪打死一个敌人’的教育是不符合的,子弹金贵,怎么能这么浪费?他扭头看,胡义正把苏青向村里推。
“你去催村里,赶紧撤,我们还能坚持五分钟,五分钟后我们就走了,鬼子追不上我们,死的就该是他们了。”
三娃张大嘴,这话是八路军能说的?!
苏青绷着脸,却意外地没开口反驳,她也知道危险性,转身抽驳壳枪出来,往村里跑。
胡义收好盒子炮,提着中正式上山岗,看三娃一眼:“爷们,让女同志做群众工作去,火线就该咱顶着。”
看三娃一直没开枪,他又把苏青装子弹的布包丢在地上:“咱们现在就是压制,只要朝那边射击,给他们一点压力就行,等他们包抄的开火了,就知道底下该怎么应对了,咱们也就该撤了。”
三娃不太懂,但转头瞄准开枪,缩回来,拉栓上膛,换位置,才问:“胡班长,等下咱们不打了,就这么撤?”
胡义拉栓检查中正式弹药,回答:“就这两个人,扛四五十个敌人?他们交叉压制跃进,靠上来就该手榴弹砸咱们了,没办法的。”
三娃琢磨,一枪一个,这不还有那么多子弹呢?对了,胡义身上背着的三八式为什么不用?
胡义探头射击,打完,缩回来,像知道三娃想问什么似的,说:“他们不会让你安安稳稳瞄准射击的,越靠近,你就越危险,一命换一命,他们还有得多,关键鬼子狡猾,你还不一定换得到。”
三娃似懂非懂,又探头打一枪,敌人反击火力忽然变密。
“我不用三八式,是不想让敌人知道咱们还有其他人,有变化,鬼子会怀疑有埋伏,会逼伪军两边散开一起冲,也逼咱们的后手暴露……你看,咱就两个人,没后手,完蛋得更快。”
胡义感觉自己有些奇怪,今天怎么话这么密?难道老赵话多也能传染?
三娃理解了一点,不多,但知道一旦敌人急了一起冲,自己两个人肯定更快被逼近,被打死。
沉默打完一个桥夹,胡义和三娃一起拿子弹。
“小子,你叫啥?”
“三娃,杨三娃。”
“三娃,注意一下,咱俩不能同时打完子弹,不能形成火力停滞。”
杨三娃愣了一下,随即想明白了,可…打起来除了数自己的子弹,还得注意战友的子弹?会不会数错了?
村里声响渐渐变小,胡义一边射击,一边瞥眼注意东边他过来那边,鬼子包抄,大概也是退后再绕到东边,至少一大半行程都在山体阴影里。
鬼子曹长还在兴奋当中,跟着大部队在山里转了整个月,都没遭过这么多射击,虽然土八路的射击只击伤了几个伪军……还有两个在北边村口路上不知死活。
这里的土八路可不土,两支步枪交替射击,子弹消耗不小,不像以前遇到的,打个一两枪就冲上来抛手榴弹玩儿命。
这个村子里有重要人物还是有什么秘密?
东边的包抄,他派了六个自己人带了十个伪军,到位后就可以开始交替掩护交替冲击了,可怎么还没到位?自己交代清楚接近后不要急着投弹了吧?抓活的,可比两具尸体功劳大得多!
苏青返回村口,村里人已经向北走了,但时间尚短,走不了多远。
胡义退下坡,看着黑暗中面目不清的苏青,心里叹气,她没说出口的,是还想再坚持阻断敌人一会儿,甚至希望能阻止更长时间。
已经好很多了,照她原来的性子,会命令胡义继续阻击,甚至她自己也会坚持在火线上。
不知道老赵和她聊了什么,从青山村回来,苏青就变了许多,不再那么冷冰冰,参与团里的很多事,参与训练,参与劳动,甚至还和村民开始学豫省话……
赵保胜其实也没说什么惊天骇俗的话,就是说的和对胡义说的差不多的,‘融入’。
也许还多了一个‘换位思考’。
苏青或许还没觉察到,对胡义这种‘顺毛驴’,不说,比命令更有效。
“好,我们多坚持一会儿。”胡义点头,“但我觉得该走了,那就一定要走了!”
苏青微微抬头,对方隐在黑暗中的那双细长眸子,似乎闪烁着光,她很意外他会同意,她点头。
中正式被递还苏青:“你上去,和杨三娃一起,实战射击还得练。我去给他们留点小纪念。”
老赵又要跺脚!棒槌!蠢蛋!朽木!饭桶!
苏青上山岗,学三娃在坡上跨步依托射击,胡义转到小山岗东边,借着月光,寻找可以设饵雷的位置。
赵保胜在九班,闲的时候吹牛,一直说他有‘火力不足恐惧症’……小红缨竟然也深有同感,她为什么不顾一切地收集弹药?就是‘穷’怕了!
火力…总不能九班人人都拿机关枪吧?咱八路军什么火力最大?不是机枪,而是近战法器——手榴弹!
九班,每个人身上手榴弹都是满配四枚,其他看余力,老赵那样的,上次手榴弹大战以后,挎包里必定还有四个!
胡义挎包里,是四个97式手雷,罗富贵要背机枪弹药,只有标准四枚手榴弹,马良刘坚强胡义没管过,挎包里应该也有,就连不背手榴弹袋的小红缨,兜里挎包里肯定也有一两个。
九班私货里,最危险的,也是手榴弹,小丫头单独住的那间屋,也是九班‘弹药库’,她恨不得抱着弹药睡觉,连老赵都担心她做恶梦发癔症拉了枕头边的手榴弹!
上次老赵还在说,得改宿舍,在宿舍里给丫头隔一间出来,不能再让她抱着弹药睡了。
胡义不由自主地笑了,不知道九班几个这会儿在大北庄,还是跟着老百姓往山里转移了。
……………………
九班,正在杏花村东十五里的小山头上……睡觉。
是的,睡觉。
一连已经上西边去了,陆团长在,一旦一连事有不谐,一定会派人回大北庄报信通知撤退的,到时候九班就该决定守多久,怎么跑了。
小红缨第一班岗。
九班很少排她的岗,但今天几个人体力透支,只有她稍好一点,又选了个‘临时副班长’,当然得上岗。
可她脸上没有轻松,小脸绷得紧,胡义去杏花村报信,到现在都没消息,三连的新兵说根本没见到胡义……老赵在县城执行任务,那九班现在就自己一个能担大任的……
她在思索天亮以后的战斗策略。
像她之前说的,死死堵住山谷,那是在看九班几个人的脸色,老赵很早以前,在九班成军以前,进县城的时候,就教过她一些技巧,通过脸色,表情,来判断人心里的想法。
她知道,九班几个除了罗富贵不确定,懵懂无知的吴石头随大流,马良和刘坚强都有必死的决心,这就够了。
九班要成为一个坚强的整体,需要一个核心,胡义可以,老赵可以,但她小红缨,还差点。
明天的战斗,注定不是一场死战。
身后的大北庄已经准备好了撤离,九班没有后顾之忧,她想试试……
但老赵和她说过,人心经不起试探……
啊……十二岁的年纪,不该承受这些啊!
她并没有发现,九班除了吴石头,都没睡踏实。
……………………
赵保胜被丁政委抓了壮丁。
人都跑光了,谁组织大北庄的撤离?谁负责坚壁清野?
撤离和坚壁清野,其实村里基层组织才是主力,但谁都没搞过啊,经验…也就传闻的那几样,还没形成系统性的东西,大家都在摸索。
粮食最紧要,农户自己会看紧,什么都不带,粮食也不会被放弃,但公粮和独立团筹集的储备咋办?
没那么多人力,就只好埋,埋进山里。
水井需要填掉或者污染……但没确定需要撤,填还是不填?赵保胜给的建议是,每个井附近放个粪桶,要走,就倒进去……
老赵知道,倒了粪,这井就彻底废了,没办法,时间紧,有其它办法也来不及准备,可能明天天亮就得撤……
由这个,赵保胜倒是想起来,后来鬼子所谓“羊头计划”,虽然没全搞明白,但好像破坏的就是水源…根据地,特别是部队使用的水源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哦!等空了查查,多层过滤并不复杂。
折腾到半夜,赵保胜才回九班驻地,这才想起来还有九班的“宝贝”和弹药库要掩埋……
……………………
三连打疼了鬼子,也吸引了鬼子去追击,但终究体量太小,鬼子不会全体去追。
杏花村撤离太匆忙,坚壁清野没能完成,给鬼子留下了完整的村落,虽然屋里没锅,但最重要的水源水井没有被破坏。
鬼子大队进驻,除了引爆几个三连在村口留下的手榴弹饵雷伤了几个人,基本安顿好了。
一连偷摸靠上杏花村,发现鬼子安排的哨兵位置都很好辅以附近机枪位随时火力支援,根本无从下口。
陆团长直嘬牙花子,不好下嘴,怎么引他们出来呢?!
鬼子太多,外围打枪,也做不到吸引全部敌人追击,毕竟一连也就百十来号人枪,外加两支轻机枪,打出来的气势,也不像八路军大规模围攻。
杏花村西某处山坳,陆团长和吴严以及一连班排长以及警卫排几个人聚在一起,诸葛亮会开起来。
传统袭扰,对这么大规模的鬼子用处不大,拖不动它们全体追击,那等到天亮,大北庄还是保不住。
侦查员回来,报告三连可能在西边进行过阻击引诱,有战斗痕迹表明,可能是牵着一部分鬼子往北去了。
那就只能往南引,往北会造成混乱,太容易和三连以及追他们的鬼子撞到一起,限制条件再次增加。
吴严是个很严肃的军官,但今天回来一路和赵保胜聊得很好,他发现赵保胜的思维天马行空,是不是能……老赵是没来,但老赵那些缺德冒烟的主意可以用啊!
地雷和烟雾弹,是赵保胜最希望八路军能量产的东西,在这两样上,可以玩很多花样出来。
他提了这么一嘴,陆团长就在转圈琢磨。
“小丙!警卫排带出来哪些玩意儿?赵保胜做的那老大个儿的烟雾弹有没有带?”
“带了!丁政委让把团里煤油,火药什么的都带了,就怕要放火什么的缺物件儿!”小丙根本没想明白,这杏花村好像也不适合放火啊!
好家伙!陆团长后脖颈子汗毛都竖起来了,这些半道儿出家的,一个比一个狠啊!连办法都带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