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挂钟“梆梆梆”敲了三声,午夜到了。
李庆霖猛地抓起桌上的钢笔,在“某些干部子女凭借关系占用知青名额”几个字上狠狠圈了两圈!
油墨还没干,纸上晕开小小的墨点,1746个字的信里,藏着十七处修改的痕迹,最扎眼的是最后添上的那句话:“孩子在山区累死累活,口粮不够吃,从没见过一分钱分红!”
“阿爸?”门外传来妻子睡梦中的呓语,带着几分不安。
李庆霖深吸一口气,心一横:“就这样了!不改了!”他把信纸飞快地叠好,塞进中山装的内袋里。冰凉的纸张贴着滚烫的胸口,激得他打了个哆嗦。他走到墙前,对着墙上的教员像深深鞠了三个躬,每一个都弯到了底。然后他毅然拉开房门,踩着田埂上结的薄霜,快步冲向镇里的邮局。
清晨的雾还没散,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邮局门口那只绿色的邮筒,像一头沉默的巨兽,立在路边。李庆霖站在邮筒前,手在口袋里攥了半天,终于把信投了进去。“扑通”一声轻响,那封信,载着一个小学教师押上全家性命的泣血之声,被邮筒彻底吞噬。
李庆霖赌上一切写这封信,为的就是让最高层知道,像他儿子李良模这样的知青,正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每个月的口粮只有三十斤糙米,根本不够吃,年年都得回家 “吃黑市粮”;在地里干一天活,记十分工,可到了年底,不仅拿不到分红,反而要倒贴钱买工分;没钱买菜,只能挖野菜,没钱添衣服,冬天就裹着打补丁的单衣,生病了更不敢去医院,只能硬扛;长期借住在老乡家的柴房里,铺着稻草,连个稳定的“歇息的地方”都没有。
李庆霖知道,他这样做是要冒大险的!搞不好,自己会进去,或者自己背负上罪责,被戴上高帽,被人押解着游街,遭受各种辱骂批判,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封信,像一把锋利的刀,撕开了笼罩在“知青”光环下的残酷现实,也捅破了某些地方存在的特权暗箱操作。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无数沉默者的绝望,也照出了这个时代亟待变革的疮疤。
其实一开始,李庆霖是想直接把信寄给教员的,可他又怕信被压在半路,石沉大海,甚至可能因为“妄议”招来祸事。他坐在桌边想了一夜,头发都白了几根,最后才决定,把信寄给当时在外交部工作、常伴教员左右的翻译王波同志。
他想,在这个时候,只有教员身边亲近又可靠的人,才有可能把信递到教员手里。这是李庆霖反复筛选、思虑再三后做出的决定。他不知道这封信寄出去后,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能是批斗,可能是下放,但他看着儿子消瘦的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事儿必须说出去,教员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定会管的。
信寄出后,李庆霖每天都在不安中度过,白天在学校上课,眼神却总往邮局的方向飘,晚上躺在床上,一听见敲门声就浑身发抖。可他没想到,这封信几经辗转,真的送到了中南海菊香书屋的案头。
1973年4月25日,教员坐在书桌前,工作人员把那封皱巴巴的信递了过来。他展开信纸,目光扫过一行行字迹,原本平和的眼神,慢慢变得凝重起来。他读得很慢,有时候会停下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信纸边缘——那上面有李庆霖反复折叠留下的深深褶皱。
屋子里静得只能听见纸张翻动的声音,过了很久,教员才抬起头,声音低沉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从我的稿费里,支三百元,寄给李庆霖同志。”说完,他拿起笔,亲自在信上写下回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应当统筹解决。”
站在旁边的警卫员看得清楚,当教员写下“聊补无米之炊”这六个字时,他缓缓摘下了眼镜,揉了揉眼角,然后目光投向窗外——院子里的海棠树已经抽出了嫩芽,嫩绿色的叶子在春风里轻轻晃着。教员就那样静静地看了很久,案头上,那张泛着淡青色的三百元稿费特支单,压在李庆霖的信上面,无声地诉说着一位老人对千里之外民生疾苦的牵挂。
千里之外的莆田,李庆霖根本不敢想,自己的信不仅送到了教员手里,还得到了亲笔回信。1973 年5月1日那天,一个穿着中山装、拿着记者证的人突然找上门,李庆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以为是来查他的。可当记者笑着说“李老师,教员给你回信了”时,他整个人都僵住了,嘴巴张了半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机械地给记者倒茶,反复说着“不可能,不可能”,直到记者把回信的内容念给他听,他才哇的一声,眼泪就流了下来。
五天后的5月6日,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蝉在树上拼命叫着,热浪裹着蝉鸣涌进李庆霖家的瓦房。他正在院子里晒玉米,就看见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印着红框 “中央办公厅”字样的牛皮纸袋。李庆霖的手心一下子就全是汗,他接过纸袋,手指都在抖,反复摩挲着袋子上的字,半天不敢拆开。
妻子在旁边催了好几句,他才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撕开封口。一股淡淡的油墨清香飘了出来,里面是一张叠得整齐的信纸。他展开信纸,熟悉的字迹一下子映入眼帘:“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
“轰”的一声,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头顶!李庆霖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大颗大颗地砸在信纸上。当他读到“全国此类事甚多,应当统筹解决”时,一滴眼泪正好落在“统筹解决” 这四个字上,晕开了小小的墨痕。他慌忙用袖子去擦,可眼泪越擦越多,嘴里不停地念叨:“信到了!真的到了!教员知道了!问题要解决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1977年高考又一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