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的这轮火力打击,毫不夸张地说,打得白象猝不及防、连裤子都没提上。前线那支号称“山地打击拳头力量”的十万人编制部队,还没等展开成像样的阵型,第一轮炮火便从天而降,如疾风骤雨般将阵地砸得七零八落。
指挥体系崩塌、后勤线中断、炮兵旅被团灭、通讯设备被瘫痪——整支部队像是一座突然断电的老工厂,只剩士兵惊恐乱叫、四处逃散。
短短两个小时,这支编制庞大的部队已溃不成军。很多士兵甚至没摸清楚是怎么回事,听到“指挥部没了”、“后方炸了”这类消息后,直接脱掉头盔、丢下枪支,拼命往山下逃命。
而这“逃命大军”的结局也相当凄惨——近半数在混乱中被挤入山谷或滑落山涧,很多人甚至不是死于敌火,而是死于自己人踩踏、摔落、慌乱误导。
此役结束后白象军方清点数据——全军十万人,能完整逃出边境线的,不足一万。
而大夏这边,则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教科书级操作。
参战不过两个合成营,不足2000人,凭借压倒性的指挥、情报、无人机火控系统,活捉投降士兵超过2万人!
这场投降潮,属实让大夏战士绷不住了。
不是组织好的投诚,而是从各个山头、沟壑、碎石阵中冒出来的人影,举着破布、脱了头盔,有的甚至举着内裤,就地高喊:“不要再打了!我们投降!”
大夏合成营的前线官兵一时间还真没反应过来。通信兵对讲机里问:“营长,是不是有诈?”火力控制组迟疑:“这数也太多了,怎么看都不像伏击啊。”
营长沉吟数秒,看着满山遍野跪成一片的白象士兵,再看那一双双真情流露般的眼神,最终下令:“确认缴械就收容吧,天太冷,别真冻出人命。”
于是,这群“哭着喊着要投降”的白象士兵,被一车车送往大夏在边境山坳里临时搭建的收容区——说是收容区,其实只是几个仓促搭起来的军用帐篷和几块空地,还没来得及扩容完善。
但问题是——投降的人实在太多。
预期两三百人,结果送来了两万多,一开始收容区的炊事员差点哭了出来:“这不是战俘,这是搬来一整师的食堂编制啊。”
不过,大夏军队毕竟执行力极强。不到两小时,运输机就在高原简易跑道上连续起降,专供的高原营养自热饭连夜空投过来,装箱齐全,每份三菜一汤,还有热米饭、榨菜、维c饮料和苹果。
白象士兵一拿到手,顿时如获至宝。先是盯着自热包看了半天,不知道这神奇的小袋子里怎么能冒热气,然后听大夏士兵演示操作:“往里倒水,盖上,等十五分钟。”
等时间一到,撕开饭盒盖的那一刻,阵阵热气扑面而来,香气四溢——酱牛肉、番茄鸡蛋、土豆烧排骨,香得让人流泪。
很多白象老兵当场失声:“这……这才是当兵吃的饭啊!我们军营的主食还是冷面包加豆泥!”
更有人当场抱着饭盒默默啜泣,口中喃喃:“太香了……真的太香了。”
而这还只是开始。
第二天早上,白象士兵们睁眼一看,眼前赫然是热腾腾的牛肉面、现切水果、甚至还有速冻炸鸡和鸡蛋羹。一部分“待遇好得过分”的伤员,甚至分到了草莓果冻和牛奶。
更有士兵因为“吃得太撑”去找医务兵求助,结果被轻轻拍了拍肚子:“没事,再撑也比饿死好。”
除了吃的,大夏部队连收容管理也堪称“人道典范”:统一健康检查,提供棉被棉衣,发放洗漱包,连手机充电器都配了。几台充电宝放在中央位置,谁用谁插,秩序井然,连哄带劝:“一个人一次,别霸占。”
夜幕降临,营地里传来翻译扩音器里的提醒:“不要打架,不要争抢。饭有的是,水果明早还发。”
这一切把白象士兵看得瞠目结舌。一名中士偷偷跟同伴说:“我们这是投降到了什么地方?不是俘虏营,是边境温泉酒店吧?”
更夸张的是,有人已经在默默规划:“听说后面要移交了……咱们是不是能躲帐篷里别被点到名?”
原本,大夏军队只是按国际惯例与外交协定,准备在战后进行俘虏交还工作。随着前线稳定、后方收容有序,移交流程也开始推进。按照安排,这些白象投降士兵将在当天下午统一登车,由边境护送人员将其原路“安全送回”。
谁料,就在移交队伍点名集合的时候,画风突然彻底崩塌。
几个点到名字的白象士兵,竟然当场瘫坐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泥里死活不起来。有的干脆直接趴在地钉上,哭着喊:“我不要回去啊!我们那边天天吃豆泥,连热饭都没有!”还有人捂着脸抽噎,“在这儿打扫卫生也好啊,求你们别让我上车……”
更有甚者,一名上了年纪的白象老兵,死死抱着一个刚加热好的自热饭盒,像护命宝一样不肯松手。“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的一顿饭……你们再给我发一盒,我就回去……”他一边哽咽,一边偷偷往裤兜里塞维c泡腾片,还试图在背包夹层中藏进几块罐头。
另一边,一位年轻士兵双膝跪地,眼圈通红,竟一把抱住大夏炊事班长的腿,口中喊得撕心裂肺:“师傅!求你了!我刷锅我扫地!我以后不乱动了……你再给我一盒卤蛋吧!”
大夏炊事班长整个人都僵住了,脸上表情从懵到无奈,最终只能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兄弟,别哭,卤蛋真没了。你们要是再赖着不走,我这锅都搁不下明天早饭了。”
眼见混乱越来越大,负责移交的军官只好紧急召集几名后勤士兵,每人配一把笤帚,化身“人道劝返队”,一边赶人,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导:“走走走,饭没了,水果也没了,今天是最后一顿了,再不走要收房费了!”
那边正哭得稀里哗啦的士兵一听没饭了,终于犹豫地松开了腿,但还是三步一回头、眼泪汪汪地望着厨房方向,像是童年告别奶奶家的孩子。
而这一幕,恰好被后方跟随采访的战地记者全程拍下。
视频中,一群白象战俘泪眼婆娑,被大夏士兵拿笤帚轻轻赶着,一边哄着:“别耍赖啊兄弟!别抱厨房水桶了,锅都刷完啦!”、“快上车,不然下一锅饭你得交钱吃啦!”——画面荒诞得宛如战争版的“春运现场”。
视频上传到网络后瞬间引爆热潮,几小时内播放量破千万。
网友们纷纷评论:
“这哪是俘虏交还,分明是食堂断供现场!”
“我以为是军事胜利,结果是伙食劝退!”
“炊事班班长才是真正打赢这场仗的人!”
“建议以后边境作战直接空投火锅和烧鸡,心理战直接打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