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魔都街头细雨初歇,空气中带着一丝久违的清新。
伍思辰撑着伞,步入那家他经常光顾的小面馆,熟悉的炸酱香味扑面而来。木质门帘轻晃,一如往常地吱呀作响。
他刚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一旁响起——
“哟,老哥,又碰上你了!”
伍思辰抬头一看,竟是那位之前见过的快递员,只不过这次——他脸上不再是郁郁寡欢的神色,而是神采飞扬。
快递员主动拉了把椅子坐下,热情招呼老板来两碗炸酱面:“我请你!今天高兴!”
伍思辰笑了笑:“你这心情,看起来不错啊?”
快递员眉飞色舞,像个中了奖的彩票得主似的:
“嘿嘿,你还不知道吧?那个传说中的生命科技公司,真的搞出了断肢再生技术!我!已经报名通过啦!”
“医生说,再等两周左右,我就能进入治疗流程了——到时候,这几根手指,能长回来!”
他抬起那只曾被严重创伤的手掌,眼神中透出光芒,“以后我还能正常握笔、骑车、写字……甚至……弹吉他!”
说到最后,声音微微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欣喜与希望。
伍思辰闻言,嘴角微扬,心里暖意流转,却并未透露身份。他只是轻轻举起杯子,道了一声:
“恭喜你,兄弟。接下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快递员大笑着:“借你吉言!哈哈哈——”
两人相视而笑,面前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被雨后的光影映得格外温暖。
一顿饭,不仅填饱了胃,也让一个普通人心里的希望重新生长。
而这场重逢,也悄然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革,正在真实而温柔地发生。
吃过饭后,伍思辰并未多作停留,驱车直奔生命科技公司的总部。
刚踏进研究中心大楼,他便径直走向核心实验区,推开玻璃门时,顾晖昂正戴着护目镜,在观察最新的一组数据。
“伍总?”顾晖昂见他突然出现,连忙放下手中资料,“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
伍思辰语气平静却坚定:“下一阶段,我们要做的项目——是合成淀粉。”
顾晖昂手中的笔一顿,眼神猛地一凝:“合成淀粉?龙国科学院不是早就有团队在研究这个了吗?我记得他们用的是co?为原料,通过人工设计的代谢网络,分阶段生成c?糖链,最终合成多糖结构,效率比自然光合作用还高——达到8.5倍。”
伍思辰点头,却语气从容:“我知道。但我们走的,不是生物合成路线,而是——电化学+催化路径。”
顾晖昂一愣:“你是说,直接从co?气体,转化为……有机原料?”
“没错。”伍思辰缓缓从口袋里取出一张资料卡片,递到他手中,“这里面,是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制备方案。只要你按照这套技术路线部署,便可以在室温常压下,通过电能,将二氧化碳——一步转化为甲醇、乙醇、乙烯,甚至是葡萄糖中间体!”
顾晖昂瞪大了眼睛,翻看资料的手指微微颤抖:“这……这可不是普通催化反应。这是工业变革级的跨越啊!”
伍思辰淡笑,语气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你只管实验,其他的,有我。”
顾晖昂深吸了一口气,将资料紧紧握在手中,点头如擂鼓:“明白了伍总,我马上召集团队!如果这套路线真能打通……那我们,可能改变整个粮食工业体系!”
窗外的阳光穿透玻璃,照在他们头顶的“未来研究部”字样上,光芒下,两个背影仿佛已经踏进了另一个时代的入口。
生命科技公司·未来能源实验室
项目代号:第218号计划
任务目标:人工淀粉·电催化合成
厚重的合金实验门缓缓开启,洁白的防静电实验服在灯光下反射出一丝银光。三层气密舱门封闭,实验台上摆满了精密的反应设备,屏幕上一串串跳动的数据如同战场上的指挥灯。
顾晖昂戴着护目镜,站在控制台前,声音低沉却有力:“各小组注意,反应环境温控严格锁定±0.5c,电压缓升,催化活性金属在负压环境下缓慢沉积——我们没有重来的机会。”
一排排电解槽启动,冷却系统开始低频运转。反应池中,二氧化碳气体自底部喷入,泛起细密气泡,在液体中如同翻涌的银色浪潮。
不久,一名年轻研究员惊呼出声:“顾老师,快看!催化剂表面的晶格结构与理论模型几乎完美重合!”
顾晖昂立刻凑上前,聚焦显微放大界面,屏幕上呈现出整齐划一的原子排列,分子构型层次分明。
他深吸一口气:“稳定态……确认完成,第一阶段成功!”
这一刻,实验室内众人虽未发声,但彼此间的眼神已在交流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伍思辰提出的电化学路径,是将co?一步还原为甲醇、乙醇、乙烯,甚至是生成糖链前体。这意味着整个合成路径不依赖光照、土壤或植物结构,而是直接从空气中榨出能量和营养!
“催化剂已经稳定,现在测试目标产物的生成。”顾晖昂指令下达,“电压保持5.2伏,反应连续进行24小时。”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整个实验室灯火通明,没人离开——每个人都在为这项跨时代的挑战全神贯注。
第二天下午,气液分离模块开始运行,反应产物通过冷凝器回收、导入分析舱,质谱仪上数据飞速跳动。下一刻——
【检测到乙醇含量:31.2mg\/L】
【检测到c?h??o?结构中间体:存在】
“来了!数据回正了!”
“检测到c6链了!”
“我们真的合成出了糖链前体!”
整个实验室瞬间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与欢呼,有人直接高举拳头跳了起来。
顾晖昂却并未放松:“冷静点,最后一步才是决定性成果——我们要看到淀粉!”
他迅速将葡萄糖链引入生物模拟模块,模拟植物细胞内聚合反应环境。随着聚合酶的引导和温控设定启动,液体逐渐呈现出微妙的粘稠感,显微镜下,一条条长链结构缓缓延展——人工淀粉,正在成型!
“快!采样检测能量含量与结构聚合度!”女博士喊道。
十分钟后,数据分析仪器吐出最终结果——
【人工合成淀粉聚合度:92.6%】
【与天然淀粉结构热量吻合度:95.3%】
实验室内鸦雀无声,片刻后——
“这……是真·人工淀粉!”顾晖昂猛地转头,声音微颤,眼眶泛红。
不久后,会议室内。
顾晖昂将整个实验过程浓缩成十余页ppt,站在投影屏前汇报成果,语气中仍带着难掩的激动:
“伍总,我们已经实现了将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人类主粮淀粉的全路径闭环技术。整个过程不依赖任何自然农业因素,不需要阳光,不需要土地,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理论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要有电和co?,就能制造食物!”
伍思辰微微一笑,点头回应:“很好,顾博士。这不仅是淀粉,也是——未来的生存保障。”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