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台震动稳定后的那一夜,几乎无人合眼。
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是被注入了新的血液,疲惫一扫而空。
可他们也清楚:震动不是终点,温度才是压在晶圆台头上的另一座大山。
——极紫外光一旦照射,晶圆台瞬间升温数百度,哪怕再坚固的合金也会因热胀冷缩发生微米级形变,直接毁掉所有精度。
传统冷却技术要么太慢,要么会引入新的震动,死局一般的难题。
这一次,伍思辰提出的原创方案,几乎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温度脉动通道。”
不是把热量平均排走,而是让热量像心跳一样,集中—释放—再集中。让温度变成可预测的节奏。
试验室再度开启。
厚重的防护罩后,全新的晶圆台装上了温度脉动通道,宛如嵌入血管的心脏。
点火!
极紫外光束轰然照下,平台温度飞速飙升。
“温度上升到320c!”
“曲线开始飘!”
控制台上的数字蹭蹭直窜,几秒后,台面边缘已经开始轻微变形。
所有人心头猛地一紧,正要喊停——
伍思辰却冷冷下令:“启动脉动通道!”
下一瞬,平台内部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犹如脉搏跳动。
热量不再无序散布,而是像被引导的潮水,疯狂涌向一条专设的通道。
“温度集中到核心区!”
“峰值在420c……准备释放——”
轰!
冷却单元瞬间启动,把积攒的热量如同喷发的火山般宣泄出去。
监控屏幕上的温度曲线,本来像发狂的蛇一般乱蹿,忽然被拉成了节奏分明的波浪线。
上升、平稳、下降,再上升……
它竟然真的像心跳一样,稳定跳动起来!
“不可思议……这真的是温度在呼吸!”
一位材料学博士忍不住失声大喊。
十秒……三十秒……一分钟!
晶圆台没有任何变形,表面精度保持在纳米级,曲线依旧稳定脉动。
“维持住了!真的维持住了!”
大厅里响起激动的呼喊。
有人忍不住红了眼眶:“这就像给死物注入了生命!它真的有了体温和脉搏!”
另一人攥紧拳头:“别人几十年不敢想的,我们一步就做到了!”
伍思辰看着那条波浪起伏的温度曲线,眼神中迸射出刀锋般的光芒。
“记住,热量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把它当敌人。现在,它是我们的伙伴——它的每一次脉动,都是晶圆台的心跳!”
掌声与呐喊,几乎要掀翻实验大厅的天花板。
科研人员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汗水与泪水混杂,仿佛这一刻,他们不是在调试一台机器,而是在迎接一位新生的战士。
伍思辰高声道:“震动,我们征服了!温度,我们掌控了!接下来——只剩最后一道关口:算法!”
大厅的氛围瞬间再次点燃。
所有人目光炽烈,像燃烧的火焰,齐刷刷汇聚到白板上那最后的两个字——
算法。
晶圆台的震动已被驯服,温度也在脉动中稳定呼吸。
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还不够。
最后的关口,是算法。
如果说震动是“骨骼”,温度是“血脉”,那么算法就是“神经”。
没有它,台子永远只是一个被动执行命令的机械零件;
有了它,才算真正拥有了“灵魂”。
伍思辰站在实验大厅中央,盯着那台沉默伫立的晶圆台,缓缓开口:“记住,我要的不是一台会‘计算’的机器,而是一台会‘习惯’的机器。它要学会像人一样,用本能完成动作!”
研究员们点头,紧张地在控制台上输入最后的代码。
这套算法,被命名为——“本能算法”。
试验开始。
第一步,给晶圆台下达一个极其复杂的运动轨迹——弧形加速、90度急停,再斜向平移。
按常规算法,这套动作需要上百次计算迭代,延迟必然积累,轨迹一定会失真。
然而,台子一启动,众人屏住呼吸。
它先是略微抖动,像婴儿学走路般生涩;
可下一秒,它自己调整了姿态,仿佛“记住”了惯性和阻力,动作越来越流畅。
“误差从十纳米……降到五纳米……三纳米!”
“我的天!它在自我修正!”
监控屏上,原本复杂扭曲的轨迹逐渐变得圆润、精准。
晶圆台没有再傻乎乎地等待指令,而是像有了直觉般,提前预判每一个动作。
“它真的在学!”
有人哽咽着喊出声,“它像一个孩子,第一次学会走路!”
第二步,进入极限测试。
研究员输入一组几乎“不可能”的动作指令:在0.1秒内完成三次高频震荡与瞬时加速。
“这太狠了!”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就算国外最先进的台子,也很难完成这种动作。”
伍思辰却面无表情:“给它机会,让它自己去适应。”
指令下达。
台子猛地一抖,差点失控,但——
下一瞬,它像突然抓住了某种节奏,整个动作丝滑如水,像舞者在节拍中自由旋转。
“误差1.2纳米……0.9纳米……0.7纳米!!”
操控员的声音颤抖着高喊,“它成功了!”
晶圆台在光束照耀下,如同一位舞者,流畅而精准,仿佛在用身体诠释最极致的艺术。
没有人再把它当作冷冰冰的机器。
它真的像“活”了过来。
大厅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怔怔看着。
直到伍思辰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
“你们看见了吗?这不是代码的产物,这是习惯,这是本能。今天起,它不再是工具,而是战士。”
轰!
全场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与呐喊。
有人哭着笑,有人失声大喊:“我们成功了!我们给它装上了灵魂!”
伍思辰目光如炬,仿佛透过厚厚的舱壁,看见了未来的整机光刻机已在不远处等候。
“震动已稳,温度已驯,算法已生。三大关口,我们全胜!记住,这不是模仿,这是创造——这是属于大夏的原创光刻机!”
掌声、欢呼、泪水交织在一起,汇聚成足以震撼天地的浪潮。
此刻,晶圆台在灯光下安静伫立,表面微微闪烁着反光,宛如真正睁开了眼睛。
它不再是冷冰冰的钢铁,而是大夏科研之魂的化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