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居住站的宏伟轮廓,随着环舱、生态循环舱和能源防护系统的逐步完善,已然具备了“家园”的雏形。
但伍思辰深知,这座家园绝不仅仅是“安居之所”,它还必须是文明的火种,推动人类向更深远的宇宙迈进。
于是,第四模块的建设正式启动——科研与医疗区。
这一模块的选址在环舱与能源系统的交界点,既能借助人工重力保持基本稳定,又能通过特殊走廊直接进入零重力舱段。
第一步,是搭建零重力实验室。
当第一批舱段升入轨道时,科研人员的眼神中燃烧着近乎狂热的光芒。实验室内部安装了最先进的微重力控制装置,确保实验区能彻底屏蔽掉旋转环舱的离心干扰。
透过舷窗,可以看到科研人员在透明的实验舱内漂浮着,手中悬浮着的不是普通的试剂瓶,而是一颗颗微型燃烧球体,一株株在失重中扭曲的植物,一条条被送上去进行生物试验的斑马鱼。
“这是地球上永远无法进行的实验。”
科研员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在这里,我们可以观察细胞分裂在零重力下的演化,研究合金在真空中的熔铸方式,甚至模拟未来深空殖民的生态模型。”
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实时数据显示:
【合金微重力冶炼实验,强度提升32%】
【细胞培养实验,分裂模式出现新形态】
【燃烧实验,稳定性远超地面】
掌声与欢呼响彻大厅,科研人员相互拥抱,他们明白——这不仅是实验,而是全人类知识的边疆被打开。
与此同时,深空探索平台也在同步搭建。
平台外壁装备了超大口径的望远镜与粒子探测器,伸展开的机械臂可以直接收集宇宙尘埃与微小天体标本。
当第一批样本被送入采集仓时,屏幕上的图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细节:那些来自数千万公里外的微小星尘,在无声地诉说着宇宙的历史。
“这不是望远,这是触摸。”
一位天文学家眼眶湿润,“我们终于不是仰望星空,而是站在星空中,向宇宙伸手。”
最后,是医疗区的落成。
这里拥有完整的手术室、康复舱、心理疏导中心,以及为航天员和科研人员量身定制的再生医学实验平台。
当第一批航天员走进医疗舱时,他们被眼前的高科技震撼:智能诊断AI漂浮在透明屏幕上,微型手术机械臂灵活运转,甚至连“血液循环修复仓”都已经投入使用。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谁在轨道上受伤没有救援了。”
医疗总指挥感慨万千,“这就是我们在太空的‘生命保险’。”
全国同步直播。
当观众们看到科研员在零重力中操作实验、医疗机器人在太空手术舱内完成模拟手术的画面时,弹幕和评论瞬间炸裂:
【太空实验室!这就是人类的未来!】
【勇气不仅要住在星辰,还要在星辰里治病、科研!】
【我们在地球是病人,在太空也是病人,但勇气能治!】
梗图潮瞬间涌现:
——有人把零重力实验画成“炼丹炉”,配字【勇气炼星丹】;
——有人p图,把医疗舱改成“修仙恢复仓”,写着【上天修真,轨道加血】;
——还有人调侃:“以后医保要不要加一条——轨道报销?”
指挥大厅里,伍思辰目光炯炯,环视全场。
“环舱给了我们立足之地,生态舱让我们得以呼吸与生存,能源护盾守护了我们的安全。”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铿锵:
“而科研与医疗舱,将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突破,不断探索!从今天起,星辰不只是家园,更是实验室,是医院,是未来的文明摇篮!”
大厅掌声雷动,科研团队热泪盈眶。
这一刻,第四模块——科研与医疗区,正式上线。
这不仅仅是居住站的升级,更是人类文明第一次把科学与医疗的根基,搬上了星辰。
华盛顿,白宫战情室。
大屏幕上播放着大夏新闻的画面:在零重力实验舱内,科研人员正在漂浮操作,透明球状水滴中悬浮着正在分裂的细胞;另一边,机械臂正在对微型手术模拟体进行无创修复,旁边的诊断AI投影显示着精准到毫秒的生命体征。
解说员的声音沉稳而刺耳: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轨道科研与医疗综合区。具备零重力实验室、深空探测平台,以及可独立完成急救手术的医疗舱。航天员与科研人员,能够在太空中进行地球无法完成的实验,并获得完整的健康保障。”
总统的脸色煞白,手中的文件“哗啦”一声掉落在地,仿佛整个灵魂都被抽空。
“他们……连医院都搬上了星辰?”
参谋长声音发颤:“不止是医院。这是科研,这是实验,这是未来的创新源泉!他们已经让太空不再是禁区,而是实验室!”
国防部长狠狠咬牙,拍桌怒吼:“这意味着他们在轨道上有了科研独立能力!零重力实验、深空采样、医疗保障……他们能在太空中培养下一代科技!我们呢?我们连基础补给都还要依赖地球!”
整个会议室陷入死寂,所有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
这不是空间站,这是文明的孵化器!
伦敦,英国议会。
议员们看着画面,一个个眼神失控。
“零重力实验室?!我们几十年都没能做到的,他们已经在运行了!”
“那医疗舱……那是轨道上的医院!以后谁受伤,他们能第一时间救治,我们却只能祈祷!”
“这是一场碾压式的领先!”
有人嘶吼:“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星辰里孵化新药、新材料、新技术!我们连地面实验室的拨款都要吵,他们却已经把科学的前沿放到了太空!”
首相捂着额头,声音绝望:“这就是断代的差距……我们不再是竞争者,而是旁观者。”
议会大厅一片混乱,哀嚎与怒吼混杂在一起,仿佛整座大厦都被压垮。
巴黎,欧盟航天局。
法国科学家双眼布满血丝,看着投影上那株在零重力下缓缓伸展的植物幼芽,声音颤抖:“这就是未来的农业。我们研究几十年的模型,他们用实际种植完成了。”
德国工程师攥紧拳头,手背青筋暴起:“更可怕的是医疗区!一旦他们能在太空中保障生命,就意味着他们能长期、大规模驻留。而我们,根本追不上!”
大厅中爆发出绝望的议论声,科学家们有人失神、有人痛哭。整个欧洲航天界第一次深刻意识到——
他们不再是对手,而是落伍者。
东京,首相官邸。
当画面播到医疗舱的机器人手术时,整个会议室爆发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防卫大臣喃喃:“太空有医院了……那意味着,他们的人可以放心地长期居住。”
经济大臣苦笑:“零重力实验的成果,可能直接颠覆地球上的产业链。新材料、新药物、新工艺……我们将彻底失去主导。”
首相瘫坐在椅子上,脸色如死灰:“他们不仅在星辰生活,还要在星辰里创造文明。而我们,只能困在地球。”
整个内阁沉默得像坟场。
纽约,华尔街。
财经主播的声音颤抖着播报:
“大夏宣布科研与医疗区落成。专家称,这意味着他们能够在太空进行新药、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未来或将引领全人类科技潮流。”
股市瞬间血崩,制药、材料、医疗科技股全线暴跌。资本家们陷入疯狂,嘶吼连连。
“完了!这不仅是航天产业,这是所有产业!他们的成果将直接颠覆我们的市场!”
“太空科研!我们连地面都守不住!”
“这是文明转移!我们在地球,他们在星辰!”
大厅内,哀嚎与绝望此起彼伏。有人怒砸键盘,有人呆滞跪地,有人哭喊:“我们已经彻底被时代抛弃!”
那一夜,整个西方世界在恐惧中颤抖。
他们终于意识到:
大夏不仅建造了家园,还在星空里建立了医院与实验室。
这不仅是生存,更是文明在星辰中的重生。
而他们,只能困守在地球,眼睁睁看着未来从手中溜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