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子午线峡谷以南。
一片灰白色的山地间,十几辆履带式施工机器人缓缓行进,扬起的月壤在低重力中飘散成银色尘雾。
那是大夏月球科研舱的建设现场——
也是整座月球基地的“智脑中枢”。
从这里开始,人类将不再只是“登陆”月球,
而是真正开始理解与改造它。
“报告——主实验舱壳体吊装完毕!”
“‘太初一号’材料分析模块安装完成!”
“‘夔龙’级采矿钻臂组已抵达舱口,准备入驻调试!”
通讯频道中,一条条指令不断回荡。
巨大的合金舱段在低重力的协助下缓缓嵌入地下巢穴,机械臂精准锁定连接接口,焊接火花如流星般闪烁。
伍思辰与科学总监柳沉舟并肩站在控制台前,透过舱外监控镜头,看着那片银灰色的世界逐渐“长出”一座未来之城。
“这不仅是科研舱,”伍思辰的语气低沉而笃定,“它是人类理解月球、改造宇宙的起点。”
科研舱的设计极为复杂。
它由三大核心区组成:
第一,材料分析区。
这里安装着大夏最新的“太初级分子扫描仪”与“纳米层析加速器”,能够直接在月壤中提取微量元素样本,分析其物理与能量特性。
每一个显微镜下的粉尘,都可能是未来星际材料的雏形。
第二,采矿实验区。
这一部分由“夔龙系列智能钻臂”主导。
每一台钻臂都由AI控制,能在低重力环境下进行高精度采掘与筛分。
工程师们称它们为“月壤之鳞”,因为当它们同时作业时,整片地面会像有生命一样闪烁。
第三,融合实验区。
这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伍思辰本人亲自审定——这里将是未来“星际制造”的试验田。
在这座舱内,人类首次尝试利用月壤中的稀有元素与氦-3融合,制造出耐辐射超导合金与自愈性结构材料。
那意味着——未来的星舰、太空电梯、轨道工厂,都可以“在外太空制造外太空的材料”。
建设的过程异常艰难。
低重力导致施工设备的反馈失真;
月壤中隐藏的玻璃微粒让机械零件频频磨损;
极端温差下,外壳焊缝出现了上百处微裂。
一度,科研舱工程几乎陷入停滞。
“我们带来的所有焊料,在地球上都完美无瑕,可在月球上一夜就脆化!”
“这种温差环境根本不可能建实验区!”
工程师焦躁地扔下手里的工具,整间施工指挥室弥漫着一股绝望的低气压。
伍思辰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屏幕上的裂纹分布图。
良久,他轻声开口:“——问题不在材料,而在我们的思维。”
他拿起光笔,重新勾勒出结构线条,沉声道:
“改用月壤自融混合材。它在地球上脆,在月球上反而稳定。我们要让月亮,自己修好自己。”
全场愣住。
随即,柳沉舟狠狠一拍桌子:“行!就照伍总的思路干!”
新的试验立即展开。
混合月壤粉末与稀土基因链结合,加入液态陶瓷作为凝结剂。
当焊缝加热至临界温度时,裂纹开始自动闭合——
灰色的缝隙在镜头中缓缓愈合,像是这片荒凉的大地,
第一次自己学会了疗伤。
“成功!焊接层密度提升37%!”
“材料延展率突破0.92!”
“结构稳定性提升至A级!”
全场欢呼。
伍思辰嘴角微扬:“这才是文明的力量。不是征服,而是共生。”
几周后,科研舱全线建成。
外壳闪烁着柔和的银色光泽,内部光线温润,巨大的实验管道如神经般延伸到每一个角落。
当主控舱通电的那一刻,所有仪表灯同时亮起,整座科研舱发出低沉的嗡鸣。
柳沉舟笑着说道:“伍总,这声音,就像月球在呼吸。”
伍思辰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它确实在呼吸。
而我们……正在让它,成为新的生命。”
远在地球,直播画面中,月球基地的科研舱灯光亮起。
那一刻,全世界都在屏息。
而大夏网友早已炸裂——
【月球实验室上线!】
【星际制造计划!】
【大夏造材料,造未来!】
【伍总,你到底是人还是外星人?!】
无数弹幕汇成一句话:
“我们在月球开了实验室,而别人还在地球开会。”
华盛顿时间凌晨四点,NASA总部的主监控大厅灯火通明。
值班团队彻夜未眠,他们的望远系统捕捉到了一连串闪光:
月球南纬12度,一处银灰地带亮起微弱却规则的光带——那不是反射,而是人工照明系统。
而后,画面切入新闻频道——
大夏官方直播,月球科研舱正式启动。
那一刻,全球所有卫星频道同时陷入寂静。
屏幕中,伍思辰缓缓宣布:
“科研舱全面运行,材料分析、采矿实验、融合测试区全部稳定上线。
我们,将在月球上研究未来的材料、能源与生命。”
这句话,如同一颗陨石,砸进了所有人的心口。
美国航天局长帕特森几乎是失声喊出来:“Impossible!他们怎么能在那种温差环境下建成科研舱?!那是地球都没通过验证的实验系统!”
科学顾问推了推眼镜,声音发颤:“我们检查过,他们的材料来自本地月壤……是自修复合金结构。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在月球就地制造建筑材料。”
帕特森的声音彻底嘶哑:“他们……在外星实现了工业自给?”
整个会议室陷入冰冷的死寂。
五角大楼内,一场紧急情报会议正在召开。
参谋长摆出一张卫星监控图,红点闪烁着微光。
“他们的科研舱内装有三条采矿通道,挖掘深度已超过160米。
这意味着,他们在月球地下进行稀有金属采集……而那——可能是钛、铌,甚至氦-3同位素矿脉。”
会议室中响起一片吸气声。
国防部长拍桌怒吼:“这不仅仅是科研——这是资源殖民!”
总统沉着脸,声音低沉:“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在建造未来星际文明的工业心脏,而我们……连一块月壤样本都要申请经费审批。”
没人敢回答。
墙上投影的蓝白色月球,显得冷峻又讽刺。
伦敦。
唐宁街10号的作战室里,英国首相脸色发白。
他盯着那段视频,声音几乎是挤出来的:“他们在月球上搭建了完整的科研网络?”
幕僚颤声回答:“是的阁下,他们的实验舱可进行材料分析与合金生成。
换句话说,他们未来的宇宙飞船……可以在月球直接制造。”
首相沉默许久,喃喃道:“大英帝国曾以造船称雄世界,如今——人家在月球造船。”
一阵刺耳的笑声在房间中响起,却没人觉得好笑。
巴黎。
欧空局总部。
会议室内的科学家们神情恍惚,视频中那座银白色的实验舱,在月尘中散发出柔光。
法国代表喃喃自语:“这就像是一座实验城市……他们在月球重建了科研体系。”
一位年迈的德国工程师砸碎了手边的咖啡杯,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我们投入几十年、耗尽数百亿欧元,只是为了模拟太空采矿,而他们——已经在采矿了!”
另一人补充道:“而且他们用的是AI自动系统,不需要人操作,能连续工作上百小时……这技术连我们都没掌握。”
整间会议室陷入绝望的沉默。
他们不只是落后,而是被未来抛弃。
东京。
首相官邸的紧急会议室内,防卫大臣狠狠摔下文件:“他们现在连外层工业链都不依赖地球!月球采矿、月球制造、月球能源——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拥有第二个完整的文明循环!”
经济顾问双手颤抖:“阁下,这不是一个科技问题,而是经济末日。
一旦他们批量生产月球材料,再通过太空电梯送回地球……
全球金属与能源价格体系,将崩溃。”
首相盯着那张照片,声音干涩得像砂砾:“我们的时代……结束了。”
纽约,华尔街。
财经频道主持人语速飞快:“突发!大夏宣布月球科研舱正式运行!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彻底改写全球稀有金属、能源与制造业格局!”
屏幕下方,所有矿业、航天材料企业股价如断崖式暴跌。
交易员哀嚎:“完了完了,他们自己能开矿、能造材料,我们地球的价值在哪?!”
一位投资人失声怒骂:“他们在月球自给!那地球还卖什么?!”
监控大屏上,红色的跌停线像一条条血色瀑布。
此刻,全世界都在目睹同一个事实——
那座银灰色的科研舱,
不只是人类登月史的一个节点,
而是文明分岔口的标志。
从今往后,大夏不再与他们在同一张桌子上竞争。
他们已经开始,在另一颗星球上,
书写属于未来的工业史。
而此刻的西方政界与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
他们不是输了一场技术竞赛,
而是输掉了一个时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