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成都新兵训练处,夜幕沉沉,万籁俱寂,唯有几声虫鸣在夜色里时隐时现。月色如水,洒在训练处的操场上,映出一片银白 。新兵们经过一日的劳累,皆已沉沉睡去。
忽听得一阵尖锐哨声划破夜空,如利箭般直刺众人耳膜。这哨声正是教官半夜吹响,意在紧急集合。
哨声短促而急切,仿佛催命的鼓点 。但见一众新兵,睡得迷迷糊糊,被这哨声惊起,有的还在懵懂之中,不知发生何事。
待到新兵们陆陆续续来到操场,那场景真是松松垮垮。竟有好些新兵,连枪都未曾拿在手上。月光下,能看到一些新兵衣衫不整,神色慌张 。
教官站在操场中央,面色阴沉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待得集合完毕,教官掏出怀表一看,竟整整用了三十分钟。
教官怒目圆睁,大声怒斥:“你们看看,这像什么样子!整个起床集合,居然用了三十分钟!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惊飞了枝头栖息的鸟儿 。
就这点时间,足够那鬼子炮兵把炮架起来,把咱们营地轰平四次了!你们说,你们有几条命,够鬼子炸四次?
还有,枪是什么?枪就是你们的生命!你们连枪都不拿,到了战场上,拿什么跟敌人拼命?啊?”教官的声音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
稍作停顿,教官神色冷峻,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我给你们制定一条铁规。但凡听到集合哨声,必须立即反应,迅速起床,三分钟之内,务必到这操场集合!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
晚上睡觉,不许脱衣服,都给我抱着枪睡!每天早晨五点,准时起床,十分钟内完成洗漱、入厕,五点十分必须在操场集合。
五点十五分,全体进行四十五分钟的负重越野。六点回到操场集合,休整二十分钟。六点二十分,到食堂用早餐。
六点三十分,再次回到操场集合,进行四个小时的拼刺训练。之后休整三十分钟,十一点准时用午饭。十一点十分开始午休,十二点必须在操场集合,站军姿两小时。
下午两点,进行三个小时的射击训练,五点修整。五点十分用晚饭,五点二十分操场集合,再站军姿一小时。
休整半小时后,六点五十分进行两个小时的枪械拆解、修理以及讲解课程。八点五十分,休整十分钟。九点整,进行一个小时的军事理论课。十点整,准时解散熄灯睡觉。以上规定,都给我严格遵守,谁要是违反,严惩不贷!”
教官一字一顿,将各项规定说得清清楚楚,犹如重锤般砸在新兵们心上 。
新兵们听着教官这一番严厉训话,个个神色凝重,深知这训练的艰苦与严格,却也在心底燃起一股斗志,誓要成为合格的战士,奔赴前线,抗击日寇。
为了给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装备,川中的矿业全力运转。矿工们深入矿井,在昏暗潮湿的环境中加紧开采优质矿石。
矿井下,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矿工们在其中忙碌穿梭,汗水与矿尘混在一起,糊满了他们的脸庞 。从地底深处开采出的矿石,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冶炼厂。
冶炼厂里,炉火熊熊,工人们日夜坚守岗位,将矿石炼制成优质的钢材,为打造锋利的大刀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炉火呼呼作响,钢花四溅,仿佛在为即将奔赴战场的武器欢呼 。
在农业方面,四川各地积极响应号召。农民们纷纷拿起锄头,走向田间地头,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洋芋、红薯等易成熟的农作物成为种植的重点。
田野里,一片片新翻的土地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微风吹过,新翻土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农民们弯着腰,仔细地播撒着种子,嘴里念叨着:“多收点,多收点,前线的战士们就有的吃了。”在农民们的精心照料下,农作物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饲养业同样蓬勃发展。农户们加大了猪牛羊的养殖规模,精心饲养每一头牲畜。当牲畜长大后,农户们将肉制成肉干,这些肉干不仅易于保存和携带,更是能为前线的川军士兵提供充足的营养,让他们在战场上保持充沛的体力。猪圈里,猪哼哼地叫着,仿佛也在为支援前线贡献自己的“声音”。
整个四川,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从热血的青年到朴实的农民,都在为了支援前线的川军,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每一个人都明白,唯有众志成城,方能战胜强敌,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守护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
话说彼时,四川大地之上,征兵与训练之事正如火如荼地紧锣密鼓展开。各方志士响应号召,踊跃投身军旅,历经一番磨砺,一批批新兵恰似那精心锻造、即将出鞘的锐利宝剑,只待奔赴那烽火漫天、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
他们身负家国之重责,怀揣着满腔热血,即将踏上这迢迢万里征程,向着皖南之地进发,与川军军部会合,投身于抗击日寇的壮烈战场,以血肉之躯扞卫华夏尊严。
那新兵集结之处,彩旗猎猎迎风招展,似在风中激昂诉说着壮志豪情。新兵们身着簇新军装,虽面庞尚显青涩稚嫩,然而那一双双眼眸之中,却无不闪烁着坚毅决然之光,恰似寒夜中永不熄灭的火炬。
他们整齐排列,犹如一排排挺拔的青松,傲然屹立,静静等候着出征的激昂号令。
每一人皆深知,此去皖南,便要直面日寇那如林般密集的枪戟,以及纷飞如雨的弹矢,但他们心中毫无惧色,唯有对家国炽热如火的热爱,以及对日寇那刻骨铭心、不共戴天的愤恨,如熊熊烈焰般在胸膛中燃烧。
只见新兵代表李刚,昂首阔步,气宇轩昂地站在队伍之前。他深吸一口气,而后声音犹如洪钟般响彻四周:
“弟兄们!此刻,我们即将奔赴那血与火交织、生与死较量的前线,与那残暴无道的日寇拼个你死我活!我们的身后,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四川,是我们至爱至亲的亲人。
那些英勇无畏、壮烈牺牲的前辈们,以他们的热血与生命为我们铺就了前行之路,我们绝不能辜负他们的殷切期望!定要将那日本鬼子彻彻底底赶出我华夏大地,为逝去的英烈们报仇雪恨,告慰他们在天之灵!”
此言一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众新兵群情激昂,热血沸腾,齐声高呼:“赶走日寇,保家卫国!”那声音仿若滚滚雷霆,震天动地,直欲将这苍穹之中的阴霾统统驱散,尽显中华儿女之浩然正气。
随着一声令下,新兵队伍浩浩荡荡地开拔出发。他们迈着坚定有力、整齐划一的步伐,沿着那蜿蜒曲折、崎岖难行的道路稳步前行。
送行的百姓们密密麻麻地站满了道路两旁,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恰似那春日柔风里摇曳的垂柳,饱含着无尽牵挂。然而,更多的却是对他们深深的鼓励与殷切期望,那目光仿佛春日暖阳,给予新兵们温暖与力量。
只见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者,迈着颤颤巍巍、蹒跚迟缓的步伐走上前来,手中紧紧握着一袋干粮,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递向一名新兵,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
“孩子啊,到了前线,千万要狠狠地打鬼子,家里你不必牵挂!咱四川子弟,就得有这股子硬气!”那新兵双手郑重接过干粮,眼眶微微泛红,语气坚定无比,犹如金石掷地:“大爷,您放心!不把鬼子赶出去,我誓不归来!若不能保家卫国,有何颜面再见家乡父老!”
一路之上,新兵们严守纪律,对长官的指挥言听计从,令行禁止,丝毫不差。他们翻山越岭,攀过那高耸入云、险峻陡峭的山峰,跨过那奔腾不息、波涛汹涌的江河,无惧路途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每一次短暂的休息之时,他们都会争分夺秒地交流训练心得,相互分享着在训练中所领悟的技巧与经验,相互打气鼓励,彼此传递着坚定的信念与力量。
待到夜晚宿营,众人围坐在一起,篝火熊熊燃烧,映照着他们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他们谈论着对未来战斗的憧憬,想象着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以及对胜利坚定不移的渴望,话语中满是热血与激情,仿佛那燃烧的篝火,愈燃愈烈,照亮了这漆黑的夜。
且说在他们快要接近皖南的时候,一日夜晚,队伍行至一处山坳之中。但见这山坳四周,峰峦叠嶂,树木葱茏,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处隐秘之地。队伍便在此处休整,以稍作休憩,恢复体力。
月色如水,轻柔地洒落在众人身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山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仿佛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众人疲惫的身躯。
士兵们大多已疲惫不堪,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很快便进入了梦乡,那均匀的呼吸声,仿佛是这夜曲中和谐的音符。然而,有那么一群人,始终保持着警醒,犹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众人的安全,那便是负责警戒的哨兵。他们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不敢有丝毫懈怠。
待到黎明时分,天色尚还朦胧,大地仿佛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一名哨兵匆匆来报,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紧张:“报告!发现大批鬼子正在向我们接近!”正在营帐中稍作休息的带队杨旅长,闻听此言,心头猛地一惊,犹如被重锤击中,瞬间睡意全无。
他立马“噌”地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冷峻,犹如那即将出征的战神,大声传令:“全旅准备战斗!”声音犹如洪钟,在营帐中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身旁的陈团长、李团长,以及张营长、赵营长,听闻命令,亦是毫不犹豫地跟着站起身来,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沓。他们迅速转身去传令,脚步匆匆,犹如疾风骤雨,彰显出军人的果敢与坚毅。
张营长和赵营长脚步匆匆,跟着那哨兵快步来到前沿阵地,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仿佛要将这大地踏出深深的印记。
此时,杨旅长正举着望远镜,神色凝重地观察着敌情。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紧紧盯着远处缓缓逼近的日寇队伍,同时对身旁的杨参谋说道:“小杨,你仔细瞧瞧,小鬼子这是行军队列,瞧他们那模样,松松垮垮,似乎并无防备。”
杨参谋同样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一番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旅长,依卑职看,照鬼子此刻的行军队列来判断,他们似乎并非冲着我们而来。
小鬼子的行军方向,与我们恰恰相反,而且我们所处位置极为隐蔽,四周树木丛生,地势复杂,想来小鬼子应该还未发现我们。依卑职之见,此战不打为妙,以免暴露行踪,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再说士兵这边,张营长和赵营长迅速将旅长的命令传达下去,一时间,众人纷纷紧张行动起来。
士兵们神情严肃,动作迅速而有序,人人仔细检查枪械,将枪支擦拭得锃亮,检查弹药是否充足,全神贯注地准备作战。不多时,陈团长和李团长也快步来到旅长身边。
二人举目观看了一会儿,只见这批小鬼子确实没有携带重装备,队伍看似松散,毫无防备。
这两位团长皆是从淞沪会战的血雨腥风中拼杀过来的,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犹如那久经沙场的老将,对战场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陈团长皱了皱眉头,略作思索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说道:“虽然看这情形,小鬼子并非冲着我们而来,然而这送到嘴边的肥肉,哪有不吃之理?
咱们不妨就打小鬼子一个漂亮的伏击!杀杀他们的威风,让他们知道咱们川军的厉害!也让我们的新兵见见战场上的血腥,打一个胜仗能提升一下士气,小鬼子并非不可战胜” 李团长微微点头,眼中同样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附和道:
“陈兄所言极是,此时不打,更待何时?天赐良机,不容错过。正好给小鬼子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在咱们中国的土地上,可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川魂重铸抗日风云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