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大管事的口信,如同一声警钟在李薇心中敲响。宫内的回响意味着机遇,也预示着更大的风险。她深知,百草堂刘理事绝不会坐视张氏工坊真正触及宫廷禁脔,反扑必然来临,而且会比之前的漕运风波更加狠辣刁钻。
李薇的判断很快得到了印证。数日后一个深夜,张氏工坊外围突然火光冲天!所幸李薇早有防备,工坊内新挖的水井与组织的巡夜队及时反应,迅速扑灭了试图引燃原料仓库的火焰,只烧毁了一片无关紧要的柴垛。纵火者身手矫健,趁乱遁入夜色,未能擒获。
“是高手,用的火油也很讲究,不像寻常地痞。”老管家面色凝重地汇报。
李薇面沉如水。这已不是商业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毁灭性打击。若原料仓库被焚,工坊将元气大伤,宫内刚刚出现的契机也会瞬间断绝。刘理事这是狗急跳墙,要行釜底抽薪之计。
被动防御绝非良策,必须主动出击,打中其七寸。李薇彻夜未眠,将手中掌握的关于百草堂的所有信息细细梳理。漕运遇袭案虽未直接指向刘理事,但常爷那句“过了”的评语,说明漕帮内部对百草堂的跋扈并非没有微词。这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次日,李薇并未报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报官只会打草惊蛇,且容易陷入扯皮。她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带着一份厚礼,亲自拜访了漕帮一位负责码头货物稽查的小头目,此人曾在漕运遇袭案后参与调查,对其中隐情有所了解,且为人较为正直,对百草堂的做派早有不满。
李薇没有直接指控纵火,而是以“工坊近日屡遭不明骚扰,恐影响漕运衙门订单交付”为由,请求漕帮兄弟在日常巡护时多加留意。她言语恳切,态度谦恭,并暗示若工坊能安稳生产,日后对漕帮兄弟们的“辛苦费”定不会吝啬。更重要的是,她看似无意地提及那夜纵火者遗落的一小块腰牌碎片,样式与某些大商户私下豢养的护卫所用颇为相似。
这小头目久历江湖,闻弦歌而知雅意。他本就对百草堂心存芥蒂,如今张氏工坊这位女东家如此识趣,又关系到漕运订单的稳定(这直接影响漕帮收益),加之那腰牌碎片的暗示……他收下礼物,并未明确承诺什么,但眼神中的意味已然不同。
几天后,百草堂名下最重要的一个货栈,半夜突然被漕帮的人以“稽查私货”为名闯入,虽未查到什么致命把柄,却翻得一片狼藉,延误了好几批重要药材的发货,损失不小。更让刘理事心惊的是,带队的漕帮小头目临走时,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刘理事,京城地面上的规矩,是大家都要守的。吃相太难看,容易噎着。”
这一记闷棍,打得刘理事措手不及。他立刻明白,这是李薇的反击,而且精准地打在了他与漕帮原本就有些微妙的关系上。他没想到李薇一个外来商户,竟敢且能借助漕帮的力量。常爷的态度虽未明说,但手下人的行动已然表明了某种倾向。刘理事投鼠忌器,短期内再不敢动用这种暴力手段。
然而,商业上的挤压并未停止。百草堂利用其渠道优势,开始对张氏工坊的供应商和潜在客户施加压力,试图从上下游掐断工坊的命脉。
面对这种全方位打压,李薇深知,仅靠见招拆招难以持久。破局的关键,仍在于那至高无上的宫墙之内。只有真正在宫内站稳脚跟,获得一块“金字招牌”,才能让百草堂的种种手段失去效力。
她加紧了与那位皇商的间接沟通,确保首批试供宫廷的“龙凤天香”酱油品质完美无瑕。同时,她再次通过周博士,更加详尽地了解那位老贵妃的饮食偏好、身体状况乃至平日诵经礼佛的习惯。她要将这素斋的机缘,变成一条稳固的通道。
就在李薇全力应对百草堂的围剿,并潜心经营宫内线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一个更意想不到的消息。
来人竟是王夫人(王大人的续弦)身边的一位心腹嬷嬷。她悄悄找到李薇,告知了一个隐秘:宫中那位信佛的老贵妃,近年其实还深受失眠之症困扰,太医院开的安神汤效果平平,反让娘娘精神不济。王夫人偶然得知此事,想起李薇精通药膳,便想问问,是否有既不似汤药苦涩,又能助眠安神的温和食补方子?
李薇心中剧震!这简直是天赐良机!若能解决老贵妃的失眠问题,其分量远超仅仅满足口腹之欲。这已不仅仅是商业机会,更是直抵天听的政治资本。
她按捺住激动,仔细询问了嬷嬷关于老贵妃失眠的具体症状、太医院用过的方子等信息。送走嬷嬷后,李薇立刻闭门谢客,将自己关在工坊的秘室中,翻遍随身空间里的医书药典,结合这个时代的药材和烹饪条件,苦苦思索。
她知道,这或许是她打破僵局,真正在京城立足的最终契机。成,则海阔天空;败,则可能万劫不复。一张针对失眠的药膳食谱,正在她笔下缓缓成形,而这张薄薄的纸片,其重量,却足以撬动整个京城的格局。
窗外,月色清冷,李薇的目光却比月色更加明亮坚定。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儿媳揭开婆婆的秘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