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听见传令兵的脚步声时,手中的笔还没放下。她正盯着一份刚送来的润州税赋报表,听见门外急促的通报声,抬了眼。
“北境有动静?”她问,声音没抬高。
文书官低头进来,把军情简报放在案上。“铁木真集结骑兵,逼近边关哨所,李骁将军已下令戒备。”
李瑶没动,只伸手翻开简报,一行字扫过,又合上。她站起身,绕过长桌,走向密室入口。门开后,烛光映出一排排木架,上面摆着各地送来的密档,墙上挂着一幅全国舆图,许多细线连着不同地点。
“叫李毅。”她说,“还有分析科的人,全部进密室。”
不到一刻钟,情报分析师陆续到位。他们坐在长桌两侧,面前摊开纸册,手边是分类标记的竹签。李瑶站在地图前,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牌,按在桌角凹槽里。铜牌落下,地面轻微震动,一道暗格升起,里面是一块黑石板。
她把手掌覆上去,石板亮起微光。
数据开始流动。粮价、税额、流民数量、市集交易频次……三百多项指标在石板上滚动,分成红、黄、绿三色标记。李瑶盯着楚南区域,那一带的红点不断闪烁。
“放大三州交界。”她下令。
画面跳转,三个州的名字浮现:沅州、澧州、岳州。粮价曲线陡升,过去一个月涨了四成。但官仓记录显示库存未减,民间却有大量私仓夜间转运的痕迹。
“不对。”一名分析师开口,“正常灾年涨价,官仓会放粮平抑。现在官仓不动,私仓动得厉害,说明有人在收粮。”
李瑶点头。“推演模型启动,周期七日,模拟未来一个月社会动荡风险。”
旁边另一块石板亮起,这是接入天机分支的辅助模块。消耗精神值的提示闪了一下,推演开始。几分钟后,结果生成——楚南三州交界处,爆发民变概率达到八成三,时间窗口在春荒期前十日。
“问题出在粮食。”李瑶说,“谁在背后操作?”
没人回答。这种事不能靠猜。
她转身走到侧墙,拉开一个抽屉,取出一叠空白信纸。纸面无字,但边缘有暗纹。这是加密信纸,只有特定药水能显影。
“通知影线。”她说,“目标区域,三级潜入任务。”
李毅这时走进来,一身黑衣未换,脸上没什么表情。他接过信纸,点头离开。
两天后,第一份回传消息送到。
李瑶亲手用药水刷在纸上,字迹慢慢浮现:
“潜入者伪装粮商,接触五家私仓。价格比市价高两成收购,付款用大晟银票,来源为闽越商会账户。”
她立刻调出银行记录系统。崔嫣然建立的资金追踪链派上了用场。一笔笔款项被逆向追查,最终指向王晏旧族的旁系田庄。
“果然是他们。”她低声说。
李毅站在一旁,听完汇报。“要动手查封吗?”
“不能。”李瑶摇头,“现在查封,百姓会恐慌抢购,反而加速断粮。而且地方官多是士族门生,一旦激起对抗,局面更难控制。”
她沉了几秒,下令:“开放邻近州府的三级储备仓,以‘春耕贷粮’名义发放口粮,每人限领一斗。对外宣称今年风调雨顺,提前备荒。”
“同时,你安排人去散个消息。”她看向李毅,“就说某大族准备抛售存粮,已经有中间商在谈价钱。找几个可信的粮贩,假装接洽,让对方信以为真。”
李毅明白过来。“他们会怕被砸盘,提前出货。”
“对。”李瑶说,“低价也得卖,不然压手里,等官府真放粮,他们血本无归。”
命令下达后,密室进入监控状态。每天清晨,新数据都会汇总上来。
第三天,楚南私仓开始频繁出货。价格悄悄回落。
第五天,市场均价降了两成。街头议论少了,抢购现象消失。
第六天,一份匿名告示出现在岳州城门,写着“某族囤粮牟利”,但无人响应,很快被人撕掉。
子时,李瑶坐在案前,签署最终评估简报。
“本次推演命中概率87%,干预有效,未引发连锁反应。”
她合上卷宗,抬头看墙上的热力图。楚南的红点已经变浅,接近黄色区间。
李毅走进来,声音压得很低。“影线全员撤离,标记物回收完毕。对方没有察觉异常。”
“继续监控。”李瑶说,“另外成立‘经济异动’专项组,每月提交一次预警清单。”
她说完,手指又移到地图上,沿着楚南边界缓缓划动。指尖停在一处交汇点。
“这里。”她轻声说,“再设一个观察哨。”
李毅记下位置,站在原地没动。
密室外,值守的分析师仍在查看最新数据流。一条异常信号突然跳出来——桂州某县上报的药材采购量激增,用途不明。
李瑶的目光移过去。
“调背景资料。”
“查三个月内的同类采购记录。”
“联系药灵分支,确认这批药材是否可用于制毒。”
话音未落,又一条消息传来。
青州海防司报告,一艘商船在近海被截,船上查获大量硝石,伪装成盐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