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营校场之上,龙争虎斗,已至白热化。
马超与赵云二人,枪来马往,激斗已逾五十回合,依旧难分高下。
马超仗着西凉骏马神骏,冲击力惊人,一杆虎头湛金枪使得如同狂风暴雨,攻势凌厉无匹。
赵云则人马合一,枪法绵密严谨,守得滴水不漏,一杆龙胆亮银枪时而如灵蛇出洞,反击刁钻狠辣。
眼见马上难分胜负,马超战意勃发,大喝一声,竟卖个破绽,诱赵云挺枪刺来,随即猛地一带缰绳,战马人立而起,他借势脱开马镫,凌空一跃,手中金枪如泰山压顶般劈下!
这一下变起仓促,险到了极点!
赵云临危不乱,眼见枪势难挡,竟在间不容发之际,左手猛地抽出腰间宝剑,一式“举火燎天”,硬生生架住了这势大力沉的一劈!
同时右手银枪如毒龙出洞,直刺马超空门!
“来得好!”马超见状,不惊反喜,他也乃剑术名家,当即弃枪不用,反手拔出佩剑,与赵云剑锋相交,发出“铮”的一声脆响!
两人几乎同时落马,就在这校场土地之上,展开了更为凶险的近身步战!
但见枪影绰绰,剑光霍霍!
两人枪剑并用。直看得周围数万御营将士眼花缭乱,屏息凝神,待到精彩处,忍不住爆发出震天价的喝彩声!
点将台上,刘协看得目眩神驰,忍不住抚掌赞叹:“好!好一个枪剑双绝!真乃虎贲双翼也!”
他见二人斗得性起,恐有失手,伤了国家栋梁,便适时高声喝道:“二位爱卿,且住手!”
场中二人闻听天子喝令,虽战意正酣,也立刻收势,各自跃开数步,持械躬身行礼,气息微喘,额角见汗,眼中却皆是对对手的敬佩之色。
刘协朗声笑道:“孟起骁勇绝伦,子龙沉稳如山,各擅胜场,今日便算作平手!朕心甚慰!有此良将,何愁汉中之贼不灭?”
他目光转向赵云,语气转为郑重:“御营校尉赵云听旨!朕加你为偏将军,总督朕之亲军御营!望你恪尽职守,随朕扫平汉中,建立功业!”
“末将赵云,谢陛下隆恩!必竭尽股肱之力,以报陛下!”赵云声音洪亮,难掩激动。
经此一战,他在全军面前证明了自身实力,更得陛下亲口擢升,威望陡增。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
丞相杨彪见实在无法劝阻天子亲征,便将满腔忧患化为实际行动,竭尽全力为远征做好万全保障。
他不仅将原本司隶校尉部所属、熟悉关中地形的韩暹、胡才两部兵马划入御营序列,还将近来在政务上表现出色的年轻文官如法正、裴潜,以及展露军事才能的孟达等,一并荐入随军参谋队伍,恨不得将整个朝廷的精华都塞到天子身边。
更令人动容的是,杨彪亲自出面,以丞相之尊,奔走于关中各大世家豪族之间,陈说利害,鼓动他们出钱出粮,支援王师。
关西大族感念杨彪威望,亦知此战关乎朝廷威信与自身长远利益,纷纷慷慨解囊,粮草军械源源不断汇入军中。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杨彪去探望的时候总是带着执金吾丞庞德,随行缇骑威风赫赫,也由不得他们不交。
杨彪几乎是豁出老命,事无巨细,亲自过问,确保后勤转运畅通无阻。
刘协见杨彪如此,心中觉得虽然不想萧何那样可以让他完全对后方内政撒手不管,但是杨彪也是尽职尽责,颇为忠心,让他觉得欣慰。
他不再耽搁,鉴于军情紧急,贵在神速,他放弃了繁文缛节的誓师大会。
在一个黎明,晨雾未散,长安城门悄然洞开。
刘协亲率御营中军,以赵云为前部,法正、裴潜等参赞军机,悄无声息地踏上了征途。
与此同时,骁骑将军马超与庞德率西凉精骑出陈仓道,右将军杨奉所部出褒斜道,征北将军段煨所部出傥骆道。
三路大军,如同三支利箭,悄无声息却又坚定无比地射向汉中腹地!
大军出长安数日,迤逦行至褒斜道北端入口处的斜谷口。此处地势渐险,两山夹峙,谷口开阔,正是安营扎寨、做最后休整与战略确认的理想地点。
先锋韩暹、胡才已率部先行进入谷道探查,刘协则亲率御营中军在此暂驻。
御帐之内,刘协正与随军文武商议进军细节。他意气风发,指着悬挂的汉中舆图,正准备下达最终指令:
“孟起所部西凉精锐,按原定方略,自陈仓道而出,沿故道水南下,入武都郡,再循汉水东进,直逼阳平关侧后,与我褒斜道主力形成夹击之势……”
这其实就是把他当年取道陈仓的路线反着走一遍罢了。
然而,他话未说完,却察觉帐内气氛有异。
荀攸等重臣面色凝重,默然不语,而一些年轻的僚属更是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刘协何等敏锐,立刻察觉有异,眉头微蹙,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问道:“诸卿神色有异,莫非此策有何不妥?但讲无妨。”
帐内一片寂静,众人似乎有所顾忌。片刻,一位坐在末席、面容清癯、目光却异常敏锐的年轻文士,起身拱手,正是新近被杨彪荐入军中的法正法孝直。
他声音清晰谨慎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奏。”
“讲。”刘协目光锁定法正。
法正深吸一口气,道:“陛下所言之进军路线,乃依古图旧志。然据臣所知,以及近年来商旅、探马回报,故道水以南,古汉水河道,因前代山崩地裂,早已壅塞改道,其下游已不通舟楫,且沿岸道路多处崩毁,大军辎重,万难通行。”
“什么?!”
刘协闻言,猛地一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灵魂深处属于刘邦的记忆瞬间翻涌上来——当年他暗度陈仓,还定三秦,走的正是这条路线!
虽艰难,却确是可通大军之途!怎地数百年后,竟会不通?
“汉水改道?此话当真?舆图之上,明明标注……”
这时,侍中荀攸也起身,语气沉稳地证实道:“陛下,法孝直所言属实。陛下所知之古道,恐已湮没于数百年的山川变化之中了。”
“如今自陈仓南下,欲至阳平关,需绕行更西的祁山道,或翻越更为险峻的米仓山,路途倍增,且粮道更难维系。”
刘协愣在当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与失落感。
时移世易,就连山河都变了。
他赖以成名的“暗度陈仓”之策,竟因山河改易而失去了地理基础!这真是时移世易,物是人非!
他沉默片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统帅,必须面对现实。沉吟道:“若如此孟起这一路,岂非形同虚设?大军难以如期抵达,如何形成夹击之势?”
法正见天子并未因消息突兀而斥责,反而冷静思考,心中一定,上前一步,从容分析道:“陛下,陈仓道虽因水路断绝,陆路亦极艰险,然大军并非完全不能通行,只是耗时更久,耗费更大。”
“然,阳平关乃汉中门户,险固异常,张鲁必以重兵把守。若我仅从褒斜、傥骆两路强攻,敌可集中兵力,据险死守,我军伤亡必重,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故,陈仓一路,虽艰难,却不可废。可迫使其不得不分兵防守西线,如此,三军可分其兵而定也。”
刘协仔细听着,眼中渐渐重新燃起光芒。他看向法正,欣赏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思路,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法正成竹在胸,答道:“臣以为,可令骁骑将军马超所部,仍按计划出陈仓。”
“如此,既可牵制敌军,又可因粮于敌,减轻后勤压力。待我主力在褒斜道取得突破,或张鲁军心摇动之时,西路军再伺机东进,可收奇效。”
刘协听罢赞道:“善!”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法正,决断道:“法正听令!”
“臣在!”
“朕加你为骁骑将军参军,即日前往马超军中,担任监军参谋!辅佐其根据实地情势,临机决断,务必使西路军发挥最大牵制之效!”
法正闻言大喜,他本是新人,得此重任,正是施展才华的绝佳机会,立刻躬身领命,声音铿锵:
“臣法正,领旨!必竭尽所能,辅佐马将军,不负陛下重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刘邦穿三国?朕让大汉再次伟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