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仪的“病”在皇帝探视后,果然“奇迹般”地好转了,没几天就能下床走动,只是脸色依旧带着点刻意维持的苍白,逢人便说“多谢皇上挂心,妾身已无大碍”,绝口不再提什么“忧思成疾”。
李梦瑶乐得清静,抓紧时间推进宫女考核制度在更多部门的试点。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阻力小了不少,进展顺利。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李梦瑶正在核查尚宫局送来的一批新归档文书,内务府总管福海亲自抱着一摞厚厚的账本,愁眉苦脸地找上了门。
“娘娘,您可得给老奴做主啊!”福海一进来就苦着脸诉苦,“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在前朝几位老大人面前嚼舌根,说咱们内务府近年账目不清,克扣用度!这不,几位老大人生了气,非要查去年宫中采买冬炭的旧账!可那账目……唉,您是知道的,往年都是笔糊涂账,这突然要查,可如何是好啊!”
李梦瑶接过那摞账本,随手一翻,眉头就皱了起来。纸张泛黄,墨迹潦草,条目混乱,很多地方只有个总数,连具体采购时间、供应商、经手人都模糊不清。这要是被那些较真的御史们看到,一参一个准!
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早不查晚不查,偏偏在她大力推行宫务改革、整顿风气的时候,有人把内务府的陈年烂账翻出来说事?这分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想借着查内务府的账,来攻击她这个“改革先锋”管理不力,甚至……把她也拖下水!
“福公公不必着急,”李梦瑶放下账本,语气平静,“账目既然不清,那就把它理清。皇上既然将协理宫务之责交给本宫,本宫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她让福海将内务府所有涉及冬炭采买的经手人、管事名单列出来;其次,她调阅了同期宫中各处的领用记录;最后,她让研习处里精通数算的几个学员,协助她对这些混乱的账目进行初步整理和交叉核对。
工作量巨大,而且时间紧迫。李梦瑶几乎住在了书房,对着那些散发着霉味和灰尘的旧账本,一熬就是大半夜。炭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和窗外呼啸的寒风成了夜里唯一的伴奏。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酸腐气,熏得人脑仁疼。
素心看着她眼底日益加深的青色,心疼得直掉眼泪,却也只能默默添茶倒水,再点上几盏明亮的灯。
就在李梦瑶忙得焦头烂额、连晚膳都顾不上吃的时候,安公公又来了。这次他没空手,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提着食盒。
“娘娘,”安公公看着书案上堆积如山的账本和李梦瑶疲惫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皇上听闻娘娘近日为核查账目,甚是辛劳,特命御膳房做了几样清淡小菜并一盅人参鸡汤,让娘娘趁热用了,补补精神。”
食盒打开,几样精致的小菜和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鸡汤摆在面前。那鸡汤的鲜香,瞬间冲淡了账本带来的腐朽气息。
李梦瑶看着那碗汤,愣住了。她没想到,皇帝连她熬夜加班、废寝忘食这种小事都知道了?还特意送了“加班餐”过来?
这关怀……是不是有点太细致入微了?
“臣妾……谢皇上。”她心里暖暖的,声音有些哑。
安公公又道:“皇上还让奴才传句话,说‘陈年旧账,非一日之寒。理清即可,不必过于苛责自身,亦无需为宵小之辈烦心。’”
李梦瑶瞬间明白了。皇帝这是在告诉她:他知道有人借题发挥,他知道这账目混乱是历史遗留问题,让她放宽心,只管把事情查清楚,不用背心理包袱,更不用在意那些搞小动作的人。
有了这份“加班餐”和这句“定心丸”,李梦瑶感觉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干劲又回来了!
她快速用完晚膳(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重新投入到与账本的“战斗”中。
连续奋战了几个昼夜,凭借着强大的数据梳理能力和研习处学员的协助,李梦瑶终于从那堆乱麻般的账目中,理出了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她发现,去年冬炭采买确实存在价格虚高、数量不符、以及几个经手人签名笔迹异常等问题。
她将这些问题、疑点及相关证据整理成一份条理清晰的报告,附上部分整理后的账目对比图表,通过安公公交给了皇帝。
她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处置这份报告,但她已经做了她该做的。至少,她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内务府的账目问题确实存在,但并非她管理期间出现的新问题,而她,正在努力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
交完报告,她累得几乎虚脱,回到椒房殿倒头就睡。
她不知道的是,那份报告送到御前后,赵璟看着上面清晰的逻辑、确凿的数据和对比鲜明的图表,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他对着垂手侍立的萧寒,只淡淡说了一句:“去查。看看是谁,在背后煽风点火。”
夜色中,无形的网再次撒开。
而沉睡中的李梦瑶,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因她这份报告而悄然酝酿。她只是咂咂嘴,在梦里还在跟一堆数字较劲,嘴里嘟囔着:“这账……不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瑶才人的绩效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