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改革在引入了反馈调整机制后,终于摆脱了僵化的桎梏,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在后宫各部门扎实地推行开来。效率提升,差错减少,连带着宫人们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
李梦瑶看着各项事务逐渐步入正轨,心里那点老校长般的欣慰感又冒了出来。但她清楚,改革能否持续,关键还在于人才。她培养出来的那些“优秀学员”虽然能干,但数量有限,而且分散在各处,难以形成合力。
是时候建立她最初设想的“人才库”了!
这个想法她早在扩招研习处时就提过,也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只是一直被各种突发事件耽搁。现在局面稍稳,她立刻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她让研习处将一期、二期所有学员的档案、考核成绩、实习表现、擅长领域等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建立了一份详细的“人才档案”。同时,她也开始留意各部门中那些虽然没有进入研习处,但表现出色、有潜力的宫人,将他们纳入“观察名单”。
这个“人才库”的建立,让她对后宫的人力资源状况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谁擅长数算,谁精通文书,谁管理能力强,谁有创新思维……一目了然。
就在她初步完成“人才库”搭建,琢磨着如何更好地调配这些人才时,皇帝那边给她出了一道“选择题”。
这日,安公公送来两份文书。
一份是司制房的请示,说一位负责教授新宫女刺绣的老嬷嬷因病告退,急需一位技艺精湛、且懂得新式教授方法的掌针宫女接替。
另一份是内务府的呈报,说负责核对各宫月度用度的老吏年老眼昏,屡出差错,申请调换一名细心、精通数算的吏员。
两个岗位,都需要从“人才库”里选人。
安公公转达皇帝的口谕:“皇上说,此二人选,关乎部门要务,请娘娘根据‘人才库’档案,斟酌举荐。”
李梦瑶拿着这两份文书,感觉手里沉甸甸的。这看似只是两个普通的人事调动,实则是对她“人才库”理念的一次实践检验,也是皇帝对她识人、用人能力的一次考察。
她不敢怠慢,立刻调出“人才库”档案,仔细筛选。
司制房的掌针宫女,需要技艺和教学能力并重。她翻看着档案,目光在几个名字上停留。最终,她锁定了尚衣局的巧慧。巧慧在之前的考核中展现了出色的修补技术和耐心,而且在推广新针法标准时,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沟通和教导能力,虽然年轻,但潜力巨大。
内务府的核账吏员,则需要绝对的细心和扎实的数算功底。她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选定了御膳房的小禄子。小禄子在数算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目共睹,御膳房的账目被他打理得清清楚楚,而且为人谨慎可靠。
人选定了,但她心里还是有些打鼓。巧慧毕竟年轻,资历浅,直接提拔为掌针宫女,司制房那些老人会不会不服?小禄子调去内务府,御膳房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她把这份举荐名单和自己的顾虑,写了一份简要的说明,通过安公公交给了皇帝。
等待批复的时间里,她有些坐立不安。这算是她第一次独立进行重要的人事举荐,万一皇帝觉得不妥……
第二天,批复就下来了。皇帝在她的举荐名单上朱批了两个字:“甚妥。”
关于她的顾虑,皇帝只在旁边补充了一句:“能者居之,何论资历?若有非议,朕为卿撑腰。”
看着那熟悉的朱笔字迹,李梦瑶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他肯定了她的选择,并且再次给了她最坚实的支持!
旨意下达,巧慧和小禄子分别赴任。果然,司制房有几个老绣娘对此颇有微词,内务府也有人觉得小禄子年纪太轻。但皇帝“甚妥”二字和暗中撑腰的态度,让这些议论很快平息下去。
而巧慧和小禄子也不负众望,在新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巧慧将新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技艺结合,带出的宫女进步飞快;小禄子则把内务府的月度核账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效率大大提升。
“人才库”的第一次实战应用,大获成功!
李梦瑶看着这一切,成就感爆棚。她感觉自己不仅是个改革者,更像个hR总监,正在为这个庞大的“宫廷集团”选拔和输送着关键人才。
只是,这次成功的“选择题”之后,皇帝会不会给她出更难的“论述题”或者“应用题”呢?
她看着书案上那个九连环,下意识地伸手拨弄了一下。
嗯,下一个要解的“环”,说不定就是如何扩大“人才库”规模,或者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了……
这“宫廷hR”的活儿,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瑶才人的绩效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