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分配风波被皇帝一纸《暂行条例》轻松摆平,给李梦瑶上了生动的一课:规则的力量远胜于人情的拉扯。这个认知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迅速生根发芽。
她不再满足于解决眼前的一个个具体问题,而是萌生了一个更大的“野心”——她要制定一部覆盖后宫物资分配、赏赐、乃至部分人事安排的 《后宫管理通则》 !
这个想法让她兴奋不已,仿佛又回到了前世主导大型系统流程设计的时光。她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就是数据收集。
她向内务府调阅了近五年来所有赏赐记录、份例发放档案、各宫特殊用度申请批复等等,堆满了小半个书房。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卷宗特有的灰尘和墨汁混合的气味。
她带着研习处的几个核心学员,开始埋头整理这些浩如烟海的数据。他们要分析出不同位份、不同场合下的赏赐惯例,各宫用度的合理区间,以及那些容易引发争议的“灰色地带”。
这项工作繁琐且枯燥,常常对着一堆模糊不清的记录抓狂。但每当有所发现,比如总结出“妃位生辰赏赐绸缎通常在xx匹到YY匹之间”,或者“宫苑修缮费用超过ZZ两需额外审批”这样的规律时,李梦瑶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这日,她正对着一堆关于“年节恩赏”的杂乱记录头疼,试图找出其中的逻辑,安公公又来了。这次,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抬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樟木箱子。
“娘娘,”安公公指着那箱子,“皇上听闻娘娘正在整理旧档,编纂……嗯,‘通则’?特命奴才将翰林院收录的 《前朝内廷规制汇编》 送来,给娘娘参考。此书收录了前朝数代关于宫廷用度、赏罚、仪轨的记载,或对娘娘有所助益。”
李梦瑶眼睛瞬间亮了!《前朝内廷规制汇编》?这可是官方出版的“历史数据库”啊!老板这后勤支援,简直是要啥有啥!
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里面是几十本装订整齐的册子,虽然纸张泛黄,但保存完好。她随手拿起一本翻看,里面果然分门别类地记载着前朝的各种宫廷制度,细致到连不同等级妃嫔每日可用多少灯油、多少木炭都有规定!
虽然有些规定显得迂腐可笑,但其中蕴含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思想,却让她深受启发。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大量可借鉴的历史数据和案例!
“臣妾谢皇上!这真是雪中送炭!”李梦瑶抱着书,如获至宝。
安公公看着她那发光的眼神,笑道:“皇上还让奴才问一句,娘娘编纂这‘通则’,可需调用户部或礼部的相关档案?”
连其他部门的数据库权限都给她开了?李梦瑶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这老板,太给力了!
“暂时……暂时不用,有这些应该够了。”她连忙说道,生怕给皇帝添太多麻烦。
有了《前朝内廷规制汇编》这个“官方数据库”作为参考和佐证,李梦瑶编纂《后宫管理通则》的底气更足了,思路也更清晰了。
她不再局限于解决已发生的问题,而是尝试着建立一个预防性的制度框架。比如,明确各类赏赐的触发条件、标准范围和审批流程;规定各宫用度的预算基数和弹性空间;甚至开始构思一套简单的“宫务积分”制度,将宫人的日常表现、技能提升与未来的晋升、赏赐挂钩……
她完全沉浸在了构建“制度大厦”的宏大工程中,每天对着各种条款、数据、流程图写写画画,书房里挂满了她自制的各种关系图和思维导图,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墨香和她的……脑力燃烧的味道。
素心看着她废寝忘食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只能变着法儿地给她炖补品。
然而,李梦瑶心里清楚,这部《通则》一旦推出,触及的利益将比之前的任何改革都要深广。这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流程优化,而是试图从根本上重塑后宫的权利和义务体系。
可以预见,阻力将会是空前的。
她停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暮色四合,乾清宫的轮廓在渐暗的天色中显得格外巍峨。
赵璟,我把蓝图给你画出来,你敢不敢跟我一起,把这最硬的一块骨头啃下来?
她轻轻摩挲着那本厚厚的《前朝内廷规制汇编》,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
这“首席制度官”的活儿,干得真是越来越刺激了。就是不知道,她这份雄心勃勃的《通则》草案,送到御前时,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瑶才人的绩效革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