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公寓,弥漫着咖啡醇厚的香气。苏晚将煎好的太阳蛋和烤面包端上餐桌时,叶憬然刚好结束一个简短的越洋视频会议,从书房走出来。他穿着熨帖的深灰色衬衫,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线条流畅的手腕,身上还带着一丝处理公务时的冷冽气息,但在看到餐桌旁忙碌的身影时,那气息便悄然融化在温暖的晨光里。
“今天回去?”苏晚将一杯咖啡推到他面前,随口问道。他的航班信息,Arthur早已同步给她。
“嗯,下午的飞机。”叶憬然在她对面坐下,目光扫过她恬静的侧脸。几日布达佩斯的停留,像一段被偷来的宁静时光,此刻即将结束,竟让他生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留恋。
早餐在安静中进行。苏晚翻看着合作社送来的一份关于新系列皮具的物料清单,叶憬然则快速浏览着平板上助理整理好的行程摘要。他们没有过多交谈,却有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流淌,仿佛这样的清晨已重复过无数次。
“论文匿名评审的结果,大概什么时候能出来?”叶憬然放下平板,忽然问道。
“估计还要两三周。”苏晚抬起头,笑了笑,“不急,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把新系列的设计细节完全定稿。”
她的从容不迫,源于对自身工作的扎实把握。叶憬然看着她眼底的自信,微微颔首。他欣赏她这种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迅速找到重心、稳步前行的能力。
“新系列准备用什么名字?”他难得地对具体细节表现出兴趣。
“《根脉》。”苏晚放下手中的清单,眼神清亮,“灵感来自于那份札记里的‘归源’理念。无论枝叶如何伸向天空,创新的根本,始终深扎于传统的土壤。这是我们和合作社匠人共同认可的核心理念。”
《根脉》。叶憬然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很贴切,不仅是对于她的设计,似乎也隐喻着别的什么。他没有说破,只是道:“名字很好。”
饭后,叶憬然开始收拾他简单的行李。苏晚靠在一旁的门框上,看着他动作利落地将几件衣物和文件收入行李箱,那专注的神情与他处理上亿合同并无二致。
“上海那边……”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如果有什么需要我……”
“你能处理好这里,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叶憬然拉上行李箱的拉链,转身看向她,目光深沉而肯定,“布达佩斯是你的战场,你已经赢得了它。保持住这个势头。”
他的话像一块坚实的基石,稳稳地垫在她的脚下。她知道,他从不轻易给出赞誉,一旦给出,便分量千钧。
下午,车子准时来到公寓楼下。叶憬然穿上大衣,身形挺拔冷峻,又恢复了那个遥不可及的叶氏掌舵人模样。苏晚送他到门口。
“保持联系。”他站在玄关,看着她,语气是惯常的简洁,眼底却翻滚着暗流。
“你也是。”苏晚点头,递给他一个密封的文件袋,“这里面是《根脉》系列最初的设计概念草图和灵感来源简述,或许……对叶氏集团的文化投资事业部有些参考价值。”她的举动带着一丝公事公办的意味,却又隐含着一份独特的信任。
叶憬然接过文件袋,指尖与她短暂相触,感受到她皮肤的微凉。他深深看了她一眼,将那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文件袋妥善收好。
“走了。”
没有拥抱,没有更多告别的话语,他转身,干脆利落地走向电梯。
苏晚站在门口,听着电梯运行的声音渐止,公寓里恢复了一片寂静。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清冽的须后水气息,以及那份无形的、令人安心的压迫感。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辆黑色轿车缓缓驶离,汇入布达佩斯午后的车流,最终消失在街角。
一种空落感悄然袭来,但并不强烈,更像是一种习惯了的温度暂时离开。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客厅,目光落在书桌上那叠厚厚的论文稿和设计图上。
这里,是她的锚点。她用才华、汗力和不屈的意志,在这里扎下了深深的根。而他的离去,并非抽离,只是如同远帆,驶向属于他的广阔海域。
他们各有航程,各有战场。
但根脉相连,彼此守望。
这或许,就是他们之间最好的距离与状态。
苏晚坐回书桌前,重新拿起画笔,阳光透过窗户,将她的身影勾勒得沉静而专注。
远帆已启航,而锚点,依旧坚固如初。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心火燎原:倒计时99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