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天佑把手机关了。
不是飞行模式,是直接关机。
屏幕黑下去的瞬间,他把手机塞进公文包最里层,拉上拉链。
他坐在车里,没立刻发动。
外面是部委大院的正门,铁栏杆,岗亭,武警站得笔直。
他看了眼时间,七点四十二分。
会议八点开始,闭门会,名单提前三天就定了,一共十七人。
他是最年轻的一个。
他推开车门,拎起公文包走进大楼。
安检、刷卡、电梯上十楼。
走廊尽头是战略研判会议室,门开着,已经有几个人到了。
他点头打招呼,没人回应。
一个司长翻文件,眼皮都没抬。
另一个副部长和人低声说话,见他进来,声音停了一下。
祁天佑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桌面上摆着名牌,印着他的名字和职务。
他打开公文包,拿出牛皮笔记本,放在手边。
封面已经磨得发白,扉页那句话还在: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一种是开车轮的。
他翻开本子,找到昨晚写的提纲。
三页纸,全是字,没有一句废话。
他看了一遍,合上本子,抬头看墙上的钟。
七点五十八分。
人到齐了。
部长最后进来,坐主位,说了句“开始吧”。
第一个议题是经济转型风险防控。
一位司长发言,讲了二十分钟,说基层执行难,数据不透明,建议先试点再推广。
第二个司长接话,说现在形势复杂,不能冒进,要稳字当头。
祁天佑听着,没动笔。
第三个发言的是政策研究室主任,五十多岁,头发花白。
他看着祁天佑说:“小祁同志上次提的反馈机制,想法不错,但操作性有待验证。
我们做顶层设计,要考虑全局,不能只看一个地方的经验。”
旁边有人点头。
祁天佑站起来。
“讲真。”他说,“我同意要稳,但不能因为怕出事就不做事。”
全场安静。
他没看任何人,只盯着桌面。
“京州试点三年,环保升级企业一百二十七家,关停整改三十九家。
大家以为失业人数会上升,实际新增就业岗位两千三百个。
为什么?因为工人留住了,培训跟上了,产业链稳定了。”
他顿了一下。
“可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不是报表填的,是我带着人跑工厂、下车间、和工人聊出来的。
我在郑归的案卷里看到过一句话,政策要是不踩泥,写出来就是废纸。”
没人打断。
“所以我说,干部要下地,政策要见血。”
他从文件夹抽出一叠材料,推到桌中央。
“这是我整理的《基层政策落地障碍清单》,涵盖十二个行业,
八十家企业,三百六十七名一线员工访谈记录。每一条都标了出处,可以查证。”
副部长拿起来翻了两页。
“我不是说现在的流程有问题。”祁天佑继续说,“我是说,我们可以做得更准。
比如重大决策出台前,必须附带调研日志和群众签字确认书。这不是增加负担,是让文件有根。”
会议室很静。
一位老司长开口:“你这个办法,工作量太大。而且基层干部水平参差,怎么保证真实性?”
祁天佑点头。“所以要建立回溯责任制。谁签字,谁负责。
出了问题,倒查源头。不是为了追责,是为了改进。”
部长抬头看他。
“我知道很多人觉得我太激进。”祁天佑说,“但我看到过太多政策,出发点好,落地就变形。
不是下面的人不想干,是上面的文件离现实太远。”
他停顿一秒。
“讲真,我们写的每一个字,都应该有人能指着说‘这就是为我写的’。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漂亮的报告也是自说自话。”
说完,他坐下。
没人鼓掌。
但刚才质疑他的司长,低头在本子上记了什么。
部长喝了口茶,转向下一个议题:绿色产业与劳动者权益协同发展框架。
“这个方案是谁牵头的?”
“我。”祁天佑答。
“说说看。”
祁天佑起身,打开投影。
ppt第一页是孙连城提交的京州报告截图。
标题写着:环保升级后劳动生产率提升17.3%。
“过去我们认为环保是成本。”他说,“但现在数据证明,它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治污投入带来技术升级,技术升级带来效率提升,效率提升带来岗位优化。”
他翻页。
第二张图显示工人离职率下降曲线。
“劳工稳定,意味着熟练工保留,培训成本降低,产品质量上升。这不是理论,是已经发生的事。”
一位副部长皱眉。“可企业压力确实大。有些中小企业反映,合规成本高,撑不住。”
祁天佑点头。“所以我们提出分阶段推进。第一年补贴技术改造,
第二年建立共享治污平台,第三年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用政策杠杆撬动市场资源。”
他翻到最后一页。
上面是一行字,引自高育良退休前批注的笔记:短期看成本,长期看人心。
“我们不能只算账面的钱。”祁天佑说,“还要算人的账。工人安心,企业才能稳;企业稳了,经济才有底。”
会议室再次安静。
部长看着屏幕,很久没说话。
最后他说:“原则通过。明年列入重点改革方向,由政策研究室牵头细化,小祁同志主笔。”
有人递来会议纪要草稿。
祁天佑签了字。
人陆续离开。
他没动。
等最后一个脚步声消失,他才站起来。
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
阳光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上。
他摘下右手小指的翡翠扳指,轻轻放在纪要文件旁边。
又伸手,把它戴回去。
窗外是城市。
高楼林立,车流如织。
远处能看到京州方向的地平线。
他站着没动。
手插进西装口袋,摸到一张纸条。
是早上进大楼时,保安悄悄塞给他的。
上面写着七个名字。
他没看第二眼。
把纸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然后他转身,走向门口。
手搭上门把手时,停下。
没开门。
他回身,走回桌前,拿起那份刚签完的纪要。
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还有一行打印的小字:
本次决议将作为国家战略草案报送国务院审议。
他盯着那行字。
很久。
手指从纸面划过,停在“战略”两个字上。
自己的路,还很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