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石山一日击溃万余官军的消息,像一颗炸雷,在本就动荡的明末大地轰然炸开。
最先震动的是朝堂。当山东巡抚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抵北京紫禁城时,崇祯皇帝正在乾清宫批阅奏章。看到“铁石山贼首赵罗,以妖器(指火炮、火枪)破万余官军,参将李崇山仅以身免,军械粮草尽失”的奏报,他猛地将奏折摔在案上,龙颜大怒:“废物!一群废物!万余精锐,竟奈何不了一个山寨!李崇山该死!山东巡抚该死!”
殿内太监宫女吓得跪倒一片,连大气都不敢喘。崇祯皇帝来回踱步,脸色铁青——内有流寇肆虐,外有后金虎视,如今一个偏远山寨竟有如此战力,连官军都望风披靡,这天下,还有哪里是安稳的?他当即下令将李崇山革职查办,又急召兵部尚书议事,可面对“妖器难敌”的困境,满朝文武也只能面面相觑,一时竟拿不出像样的对策。铁石山,这个此前只在地方文书中出现的名字,第一次被钉在了朝廷“心腹大患”的榜首。
消息顺着驿站、商道,以惊人的速度向四方扩散。
陕西,李自成的营地里。闯王正与麾下将领议事,听闻铁石山之战,猛地拍案而起:“好!痛快!这赵罗是个汉子!万余官军说破就破,比咱们当初在车厢峡可强多了!”他当即对身边的谋士道:“派人去铁石山,带上重礼,务必与赵罗搭上话——能联则联,就算不能联手,也绝不能为敌!”
四川,张献忠的队伍中。他听完斥候的回报,捻着胡须冷笑:“朝廷的兵是越来越不经打了,不过这铁石山的‘铁管子’(指火枪)和‘轰天雷’(指火炮)倒是有意思。”他转头对养子张定国说:“去查查这赵罗的底细,看看他是真有本事,还是撞上了大运。若真有造那‘妖器’的能耐,哪怕抢,也得把法子弄到手!”
各地的小股起义军、流寇更是炸开了锅。有人惊叹“铁石山是真神仙营寨”,有人琢磨着“去投奔赵头领,总比跟着咱们这伙人强”,甚至有几股势力直接派人带着投名状往铁石山赶——经此一战,铁石山已成了乱世中无数人眼中的“强援”和“归宿”。
而在更北的地方,沈阳城。后金的谍报人员将铁石山之战的细节——从火炮轰碎楼车,到火枪轮射如雨点,再到帅旗被精准射落——一字不落地写进密报,加急送进了后金汗宫。皇太极看着密报,眉头紧锁,对身边的范文程道:“这铁石山,不可小觑。能造出此等利器,又有如此战法,若为明廷所用,是大麻烦;若为流寇所得,亦是隐患。”范文程躬身道:“汗王英明。可派人暗中接触,探其虚实。若能为我所用,或可成为扰乱明廷腹地的一枚棋子。”后金的目光,也第一次投向了这处原本不起眼的山东山寨。
一时间,无论是朝廷、起义军,还是后金,都将铁石山视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它不再是那个偏安一隅的“山寨”,而是真正成了明末乱世中一股足以搅动风云的强大地方势力。
铁石山上,赵罗正看着各地送来的消息——有朝廷的斥责文书(虽不敢真来问罪,却也措辞严厉),有起义军的通好信笺,有小势力的归附请求,甚至还有几封语焉不详、透着诡异的“关外友人”的书信。
他将这些信笺放在桌上,轻轻敲击着桌面。赵虎在一旁笑道:“小罗,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咱们铁石山了!这日子,可比以前热闹多了!”
赵罗却没笑,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他知道,“名动天下”从来不是轻松事。被推到聚光灯下,意味着更多的关注,也意味着更多的危险——朝廷不会善罢甘休,起义军未必是真心交好,后金更是虎狼之辈。
山风从洞口吹进来,吹动着桌上的信笺,也吹动着赵罗的衣袍。
他和他的铁石山,终究是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
接下来的路,只会比之前更难走。但赵罗抬起头,望向山坳里忙碌而有序的族人、战兵,眼神又坚定起来——既然已经站在这里,那就只能迎着风浪,往前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