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兵部衙署的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狭长的光影。案上堆叠着各地呈报的军籍册,最顶端放着三卷泛黄的布帛,上面用朱砂绘着三个站姿挺拔的士兵——左为持盾步兵,中为挽弓射手,右为佩刀骑兵,眉眼间带着肃杀之气,正是新拟定的\"兵样\"标准图。
兵部尚书王晏将布帛展开,声音在空旷的衙署里回荡:\"诸位,今日召集各军镇校尉,便是要推行这'兵样'制度。\"他指向布帛上的步兵,\"此图乃参照羽林卫百夫长周猛绘制,身高五尺五寸,能开三石弓,百步穿杨不在话下,更在去年北境之战中率十骑破敌阵,智勇兼备,堪称范本。\"
堂下三十余名校尉齐齐拱手,目光却各有疑虑。来自云州军镇的校尉赵虎性子最急,忍不住开口:\"尚书大人,我云州多山地,士兵普遍矮壮灵活,若按五尺五寸的标准,怕是要刷掉七成弟兄,这...赵校尉稍安。\"王晏抬手打断,\"兵样非死标准,乃是参照样本。五尺五寸是基准,山地兵可放宽至五尺三寸,但需能负重八十斤行军百里;骑兵需达五尺五寸,因马上作战需臂展过人。\"他展开另一份文书,\"且听细则。\"
身高标准被细化为三档:
- 步兵:五尺五寸(约175cm),山地步兵、工兵可放宽至五尺三寸(约168cm);
- 骑兵:五尺六寸(约178cm),需臂展与身高等同,便于控马挥枪;
- 弓手:五尺四寸(约172cm),但需肩宽过尺,能稳托长弓。
赵虎看到\"山地兵放宽\"的条款,眉头舒展不少,又追问:\"那'能挽三斗强弓'呢?我部多使短弩,哪用得上强弓?\"
\"此条亦有区分。\"王晏指向文书第二页,\"弓手需挽三斗弓(约今70斤拉力),步兵需能开两斗弓,骑兵可试骑射——能在奔马背上射中三十步外箭靶者,弓力稍弱亦可。\"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关键在'智勇兼备'四字。周猛不仅武艺出众,更在去年献策火烧敌粮营,此等有勇有谋者,才是兵样核心。\"
技能考核细则更显严苛:
- 武艺:步兵需精通格挡、突刺,能在混战中护住左右;弓手需二十步外辨识靶上字号(测试视力与专注力),三箭中二箭为合格;骑兵需在马背上完成劈砍、俯身拾物等动作。
- 智谋:通过\"沙盘推演\"测试应变能力,如\"遇敌袭时如何布防粮草断绝时如何突围\"等情境题,能提出合理对策者优先。
最受关注的是家世核查。文书规定,候选人需提交三代户籍,由刑部与户部联合核查,确保无叛贼、奸佞亲属,且乡邻需联名担保其\"孝悌忠信\"。来自凉州的校尉嗤笑:\"尚书大人,我凉州多流民,哪来的三代户籍?\"
\"流民可由军镇出具'保结书'。\"王晏早有准备,\"若在军中服役满三年,无违纪记录,由直属校尉担保,可替代家世证明。但需立'忠诚状'——若叛逃,担保校尉连坐。\"
细则商定后,三卷\"兵样\"布帛被快马分送各军镇与郡县。每到一处,布帛便悬挂在征兵处,供百姓参照。周猛等三位\"兵样原型\"更是被派往各地巡回示范:周猛在校场表演开弓射箭,箭矢穿透三层甲胄;骑兵样本秦峰展示马背劈刺,枪枪命中靶心;工兵样本林石则当场搭建掩体,半炷香便筑起可容五人的箭楼。
选拔过程如星火燎原般展开:
- 云州军镇按\"放宽标准\"筛选,赵虎亲自坐镇校场,对矮壮士兵加试\"负重登山\",最终选出两百名符合条件者;
- 京畿地区竞争最烈,五千人报名,仅选出三百人,多为羽林卫退役老兵与世家子弟;
- 凉州流民中,有五十人凭三年军龄与校尉担保入选,其中三人因在沙盘推演中提出\"地道突围\"奇策,直接被纳入精锐营。
一月后,各军镇呈报的名册汇总至兵部,共计三千零十二名候选人。王晏将名册按\"步兵骑兵弓手\"分类,发现弓手合格率最低——仅选出四百余人,因\"二十步外辨识字号\"刷掉了大半。他当即下令:\"弓手视力考核可放宽至十五步,但需加试夜间视物,毕竟夜战更需精准。\"
名册最末,周猛等三人的名字被红笔圈出,标注\"兵样范本,随军传授\"。王晏看着这三千个名字,仿佛已看到一支纪律严明、智勇双全的新军正在崛起。他提笔在文书末尾写下:\"兵样既立,当以之为镜,日日打磨,方不负国之重托。\"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争相观看兵样布帛,有适龄男子的家庭更是对着布帛量身高、试拉弓,街巷间竟掀起一股\"练武艺、考兵样\"的热潮。云州城外,赵虎看着校场上挥汗如雨的新兵,突然明白\"兵样\"的深意——它不仅是选拔标准,更是让士兵有了看齐的目标,让强军的种子,落在了每个人心里。
暮色降临时,三卷布帛被妥善收进樟木箱,明日将送往更远的军镇。王晏站在衙署门口,望着天边晚霞,知道这只是开始。待这三千候选人经得住实战考验,他们将成为新的\"兵样\",分赴各地,让勇武与智慧的火种,在每一支队伍里燎原。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越1858年的澳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