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步入2010年的深秋,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已变得金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满蜿蜒的小径。空气里带着凉意,却也有着北方秋天特有的清爽。
距离那场用“预知梦”解释的惊天兑奖,已经过去了一段日子。家庭内部的震惊、恐慌和最终的妥协,也渐渐被一种小心翼翼的、带着期盼的平静所取代。父亲偶尔会打电话来,不再追问细节,只是简单问问深圳和北京房子的手续进度,语气里多了些以往没有的、对远方的关注。母亲则更多是叮嘱他注意身体,钱够不够花,仿佛那八百万从未存在过。
林澈很好地扮演着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角色。上课,记笔记,去食堂吃饭,和室友插科打诨。但他生活的重心,早已悄然转移。
与陈默的结盟进展顺利。这个沉默的技术天才仿佛被打开了某个开关,对林澈提供的“研究方向”展现出了惊人的热情和执行力。他不再满足于cpU挖矿,开始疯狂地搜集资料,研究GpU挖矿的可行性,甚至已经在纸上勾勒起矿机组装的初步构想。林澈则负责提供资金支持(以“研究经费”的名义)和模糊的“战略指引”。两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于宿舍或机房角落低声讨论,一个眼神,几个术语,便能心领神会。一支小而精的技术火种,已然埋下。
那枚比特币,如同最忠诚的士兵,静静蛰伏在加密钱包和mt. Gox的账户里,偶尔,林澈会查看一下价格。波动很小,大多数时候在0.06到0.08美元之间徘徊,像一头沉睡的巨龙,尚未展露其狰狞的爪牙。但林澈深知其体内蕴藏的毁灭与创生之力。
周五下午,没课。宿舍里只有林澈一人。张伟和高洋不知又去哪玩了,赵鹏飞去了图书馆,陈默大概率猫在计算机机房。
难得的安静。
林澈走到宿舍的小阳台。阳台不大,有些狭窄,栏杆甚至有些锈迹,但视野不错,可以望见大片染上秋色的校园和远处城市的天际线。
夕阳正缓缓西沉,巨大的橘红色火球将天边的云彩渲染得瑰丽无比,如同打翻的调色盘,绚烂而壮美。金色的余晖洒满阳台,也落在林澈年轻却已显沉稳的脸上。
他靠在微凉的栏杆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重生以来的紧张、筹划、执行、隐瞒……所有情绪似乎都在这温暖的夕阳下得到了短暂的舒缓。
就在这时,他口袋里的诺基亚5230连续震动了几下,发出清脆的提示音。
他掏出手机。
第一条信息,来自他设置的价格提醒App(一个非常简陋的早期版本):
**【btc\/USd】最新价格:0.0735美元。24小时涨幅:+5.6%。**
价格在缓慢爬升。林澈嘴角微勾,这是一种看着种子悄然发芽的愉悦。
几乎就在同时,第二条信息跳了出来,是深圳的那个房产中介小陈:
“林先生,好消息!您买的锦隆花园那套房,同户型刚成交了一套,单价已经到1.6万了!这才多久啊!您这眼光太毒了![强][强]”
文字里透着一股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敬佩。
1.6万\/平?
林澈快速心算:120平,那就是192万。而他买入的价格是178万。短短时间,账面上已经浮盈14万!而这,仅仅是最微不足道的开始。他知道,未来的涨幅将会是几何级的,这条短信,不过是那滔天巨浪涌起前,最先触及脚踝的一朵小浪花。
但它的意义非凡。这证明了他对趋势的判断,对政策的解读,对城市发展的洞察,完全没有错!这不仅是对父母的一个交代,更是对他自身信念的一次强力印证。
夕阳的光芒更加浓烈,将他的身影在阳台地面上拉得很长。
他握紧了手机,指尖感受着塑料外壳的冰凉和屏幕上信息的灼热。
比特币悄然上涨,深圳房产价值凸显,技术伙伴已然就位,庞大的资金完成了初步分配,最重要的家人也得到了初步的安抚和未来的保障……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甚至比预想中更加顺利地进行着。
一种难以言喻的、巨大的充实感和掌控感充斥着他的胸膛。那不是暴发户式的狂喜,而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沉甸甸的自信。
第一桶金,800万。
它不仅仅是一笔钱。
它是撬动深圳、北京房地产市场的杠杆。
它是吞下六万余枚比特币的巨鲸之口。
它是即将叩响小米天使轮投资大门的敲门砖。
它是组建未来技术团队的最初粮草。
它是让父母安心、为家庭托底的保障。
这把钥匙,他不仅成功拿到,而且已经插入了锁孔,开启了通往未来无限可能的大门!
夕阳渐渐沉入远方的楼宇之下,天边的绚烂开始收敛,沉淀为更加深邃的暮蓝。
林澈深深吸了一口微凉的空气,握紧的拳头缓缓松开,脸上露出一丝平静而有力的笑容。
“第一桶金的钥匙,”他在心中默念,声音坚定,“终于,实实在在地,拿到手里了。”
接下来的路,将会更加广阔,也更加波澜壮阔。
他转身,走回宿舍。手机屏幕的光亮,映亮了他眼中那愈发清晰和坚定的野心。
更大的世界,即将展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