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晨光透过金陵分号雕花木窗,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小木正仔细核对一批发往京师的药材清单,福贵急匆匆捧着一只紫檀木盒进来:\"掌柜的,漕帮刚送来的,说是京里杏林堂的回礼。\"
盒中整齐码放着六支品相极佳的辽参,参须间夹着一封火漆封缄的信。小木用银刀小心拆开,信纸是太医院专用的青藤纸,内容却令人心惊——以探讨药性为名,详细询问百草轩几味独门药材的炮制工艺,末尾轻描淡写提及\"近来京中时疫,需预备防风通圣散\"。
\"这是要套我们的家底啊!\"福贵倒吸凉气。小木指尖抚过信上\"时疫\"二字,忽然想起春生曾说\"瘟疫如镜,照尽人心\"。他沉吟片刻,铺开宣纸回信:\"承蒙垂询,炮制之法乃师门秘传,不敢轻泄。今附上时疫防护简方三则,皆载于《千金方》等医典,可供参详。\"
这招以守为攻,既守住了秘方,又展现了胸襟。但小木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三日后,更蹊跷的事发生了。金陵知府突然派衙役送来请柬,邀小木参加端阳药市盛会,座次竟安排在太医院特使下首。赴会当日,小木刚入座便觉异样——席间多位药商对他异常热络,不断打听百草轩北进计划。而太医院那位姓王的特使,看似闲谈间句句暗藏机锋:\"闻贵店秋梨膏润肺极佳,不知可合北方贵人体质?\"
小木佯装未觉,只将话题引向江南梅雨季节的祛湿良方。宴至中途,王特使忽然举杯笑道:\"今岁太医局欲修《养生集要》,若得百草轩这等民间圣手相助,实乃苍生之幸。\"
席间顿时寂静。小木举杯的手稳如磐石:\"大人谬赞。百草轩不过秉承祖训,以药膳惠及乡里,岂敢妄议典章。\"这话既谦卑又守住底线,王特使眼底闪过一丝失望。
端阳过后,漕帮陈老四深夜叩门,带来更惊人的消息:永盛堂少东家赵天豪月前秘密入京,近日竟与太医局采办往来密切。\"更古怪的是,\"陈老四压低声音,\"赵家最近大量收购的药材,与太医局短缺的几味药完全吻合。\"
小木在灯下摊开药材行情图,发现赵家收购的皆是制作防风通圣散的关键药材。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闪过——莫非永盛堂想通过垄断原料,既向太医局示好,又卡住百草轩的咽喉?
\"福贵,你速去查清赵家库存的存放地点。\"小木眼中闪过锐光,\"再让阿木准备一批特级紫苏叶,要快。\"
五月十三,金陵城突发时疫征兆。城西贫民区陆续出现发热咳嗽者,坊间传言四起。知府急召各家药铺商议对策,永盛堂率先献上五千包\"防疫散\",包装上竟印着\"依古方精制\"字样。
小木冷眼观察那药散成色,心中已然明了。他起身禀报:\"百草轩愿捐三千包紫苏防风汤,并开放城南粥厂施药。\"有药商嗤笑:\"紫苏叶这等寻常之物,也敢称防疫?\"
当夜,小木让福贵在施药处支起大锅,当众演示如何用紫苏叶配姜枣熬制汤饮。更将《肘后备急方》中关于紫苏解表的记载抄成告示张贴。不过三日,服用百草轩汤饮的百姓症状明显减轻,而永盛堂的药散却反响平平。
端午前夕,事情突然逆转。知府衙门收到匿名揭帖,指控百草轩\"借疫敛财,以次充好\"。证据竟是百草轩施药用的紫苏叶中混有少量霉变叶片。
\"掌柜的,这是有人栽赃!\"福贵气得双眼通红。小木却仔细查验那些霉叶,突然冷笑:\"这霉斑是江南特有的青霉,而我们用的紫苏全采自淮北旱地。栽赃之人,未免太心急了。\"
他当即请来几位老药农当堂作证,又出示采购契书。知府查验后勃然大怒,下令彻查匿名信来源。线索最终指向永盛堂的一个账房先生。
就在满城以为两家要彻底撕破脸时,小木却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端阳正日,他带着精心炮制的艾草香囊拜访永盛堂,对赵天豪拱手道:\"时疫当前,百姓为重。敝店愿将紫苏汤方公开,与各家共克时艰。\"
这番举动让赵天豪措手不及。更妙的是,小木公开的方子里特意注明\"需用淮北紫苏\",无形中为自家药材打了招牌。经此一役,百草轩\"以德报怨\"的名声传遍江南,连太医局特使都私下赞叹:\"此子胸襟,非同一般。\"
但小木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六月六晒谱日,他收到春生一封密信,只有短短八字:\"京华水深,慎放纸鸢。\"
当夜,小独立在院中望着北方星空。他知道,那只试探的风筝已经放出去了,而现在,他需要准备好迎接京华吹来的第一阵狂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流放岭南:开局一座破酒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