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外,夜色如墨,山风呼啸着掠过岩壁,带来隐约的呜咽声,更反衬出洞内的宁静与安全。洞内,一小堆篝火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将两人的身影投在粗糙的岩壁上,拉长、晃动,带来一丝暖意和生机。
洛逍遥靠坐在离火堆不远处的岩壁下,身上盖着白清羽备用的薄毯。经过白清羽的紧急施针和用药,他体内翻腾的气血已被勉强压下,剧痛稍缓,但脸色依旧苍白,气息微弱。他闭着眼,似乎是在沉睡调息,但那微微颤动的眼睫和过于平稳的呼吸显示他其实清醒着,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如既往地沉默。
白清羽坐在火堆另一侧,慢慢添加着干柴,维持着火焰。洞内只有柴火燃烧的声响和两人清浅的呼吸声。她看着跳动的火焰,又看了看对面那张在明暗交错光影下显得愈发棱角分明、也愈发脆弱的侧脸,心中微动。
这是一个机会。一个他相对虚弱、戒备可能稍减,而环境又足够安全的短暂间隙。
她轻轻吸了一口气,声音不高,却足够清晰,打破了洞内的沉寂:“…感觉好些了吗?”
洛逍遥没有睁眼,也没有回应,仿佛未曾听见。
白清羽并不气馁,继续用平和的语气说道:“方才为你疏导内息时,感知到你经脉中残留的异种真气刚猛酷烈,却又…死寂沉沉。与你昨日出手时那凌厉却又蕴含生机的剑意,似乎同源而异向,甚是奇特。”
她顿了顿,见他没有立刻表现出反感,便缓缓继续,目光落在跃动的火苗上,仿佛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这让我想起了我师门所传的‘心灯’之法。它与世间许多修炼法门迥异,不追求断情绝性,以契合天道无情。”
“心灯之心,并非俗世痴缠之情。”她的声音渐渐带上一种沉静而悠远的意味,“而是对世间万物生灵的感知与悲悯,是愿守护生命之火、抚平伤痛之苦的‘仁心’。感知愈深,悲悯愈切,心灯之火便愈发明澈坚韧。”
“修炼之初,需敞开心扉,去体会红尘百态,众生悲欢。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并非摒弃,而是体会、理解,最终将其沉淀、升华,化为灯油,于识海之中,凝聚一点心光。”
“待心光稳定,便以坚定信念与纯净意愿为芯,将其点燃。灯燃之初,光芒微弱,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持戒守心,以善念为燃料,以悲悯为光焰。”
“心灯之力,非为争强斗狠,重在守护与净化。可温养经脉,祛除邪秽,抚平心神创伤。灯焰之光,能照见虚妄,安抚魂灵。”她说到这里,语气微微加重,“它并非否认痛苦与黑暗的存在,而是坚信…即便在最深的黑夜中,一点微光,亦有其意义,足以指引方向,温暖彼此。”
篝火噼啪,映照着她沉静而认真的侧脸,眼眸中倒映着两簇温暖的火光,仿佛她所说的心灯,便在其中燃烧。
整个过程中,洛逍遥始终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仿佛真的睡着了。
但白清羽敏锐地注意到,在她说到“并非摒弃痛苦”、“体会悲欢”时,他搭在毯子外的那只未受伤的手,指节几不可察地微微蜷缩了一下。在她描述心灯“守护”、“净化”之力时,他原本过于平稳的呼吸,似乎有了一瞬间极其细微的紊乱。
他没有反驳,没有冷笑,没有让她“闭嘴”。
这本身,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默许和…倾听。
白清羽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她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她只是静静地坐着,任由沉默再次降临。
洞内只剩下篝火燃烧的声音,比之前却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静谧而舒缓的意味。那关于“心灯”的阐述,如同某种带着温暖光晕的种子,已然悄无声息地飘散在这片狭小的空间里,飘向那个紧闭心扉的人。
是否能够落入那片冰封的心湖,并孕育发芽,无人可知。
但至少,这一次,篝火旁的夜话,没有被冰冷的拒绝所打断。
白清羽轻轻拨弄了一下火堆,让火焰燃得更旺一些,驱散着山洞深处的寒意,也仿佛…照亮了那么一丝前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逍遥游之烽火情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