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便看见女人们一个个都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
他们有一下没一下地学着刺绣,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安排很是抗拒;
而另一边,男人们则围拢在一起,指指点点、好不热闹。
原来,他们竟然将老三方正松家的炕床成功改制成了一张火炕,眼下正在往里面添加燃料,试图查看实际效果如何。
咦,那些准备考试的孩子怎么回来了?
而且还带着行李,有什么事情能比考取秀才更为重要呢?
老二媳妇杨梅率先按捺不住性子。
她腾的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用尖锐而略带颤抖的嗓音质问道:“正柳啊,你回来干啥?不去考试了吗?那可是秀才考试呀!”
要知道,杨梅向来都以自家相公即将为秀才为荣,并摆出秀才娘子的姿态。
平日里,她走在村里,总是鼻孔朝天,对其他妇人们颐指气使,仿佛自己已经是高高在上的官太太。
如今见到相公突然放弃考试返回家中,这简直比要了她的命还难以接受。
方正柳看着妻子这副模样,心中涌起一股厌烦。
他别过头,不愿直视她的眼睛,闷声说道:“别问了,是爹和大伯让回来的,有大事。”
“什么大事能比考秀才还重要?你们是不是糊涂了!” 杨梅不依不饶,声音愈发尖锐。
她的脸涨得通红,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活像一头发怒的母狮,恨不得把眼前的人都吞下去。
方启文见状,脸色一沉,呵斥道:“够了!家里的事还轮不到你一个妇道人家多嘴!都听着,从今天起,家里要大变样,都给我老老实实听话!”
太反常了,这一声呵斥把大家吓得噤若寒蝉,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
而男人们则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方启文,等待他接下来的吩咐。
方启文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接下来,家里的男人都要跟着老三好好研究火炕,多改造几张出来,今年冬天会很冷,这火炕关系到全家的安危。女人们就专心学刺绣,以后这刺绣可就是家里的一大进项。”
他接着说道:“还有,孩子们都要开始读书识字,不许偷懒。以后家里会有一系列的安排,都是为了咱们家好,谁要是不配合,就别怪我不客气!”
众人纷纷点头应是,虽然心中还有诸多疑惑,但在两位长辈的威严下,谁也不敢再多问一句。
此时,火炕里的火焰越烧越旺,温暖的气息开始在屋子里弥漫开来,似乎在预示着这个家即将迎来的改变,是温暖的,还是灼热到充满挑战的,无人知晓......
与此同时,大丫的母亲刘美也瞧见了丈夫方正杨。
但这一次,她并未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迎上前去,热情地帮他搬运行李。
她只是抬眼淡淡地望了一眼,便冷漠地继续埋头忙碌着手中的活儿,仿佛对方正杨的归来毫无感觉。
昨日所发生的一切,犹如一记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在刘美的心上,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
长久以来,家中长辈始终向她灌输着一个观念:要乖巧顺从。
在娘家时,她得听从父母的话;
嫁为人妇后,她得顺从公婆及丈夫的意愿。
听话已然成为她生活的本能。
她向来都是无条件地遵从,从未有过丝毫违逆之心。
可这般彻头彻尾的顺从,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是没完没了的繁重家务,是劈头盖脸的斥责辱骂,就连自己那几个可怜孩子,都跟着遭罪受苦。
回想起昨日那惊险一幕,若不是大丫拼死相护,她怕是此生再难见到这个懂事乖巧的女儿。
经此一劫,刘美仿若大梦初醒,她幡然醒悟,一味地委曲求全、盲目听从,根本换不来美好的结局。
既如此,倒不如学学大丫,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争取权益。
哪怕因此背负骂名,遭受旁人的非议指责,只要能改变现状,让一家人过上安稳日子,那她也在所不惜。
至于那个对她们母子艰难处境视而不见的方正杨,她选择彻底漠视,不再抱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毕竟,如今膝下儿女相伴,大丫他们更是全力支持自己。
眼前这个无能又自私的男人,留着也是添堵,抛开又何妨?
只是,当下还不是与方正杨彻底翻脸的时候。
大丫说了,这几年,天下怕是要大乱。
因此,他们还是得蛰伏在家中,努力提升自己,多积攒些家底。
正所谓“无欲则刚”,一旦女人心灰意冷到了极致,便会爆发出令人敬畏的力量。
刘美深知这一点,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柔弱女子了。
方正杨也察觉到了妻子的变化,但他却无暇顾及。
他放下行李,便拿起水桶,准备去挑水。
奶奶可是说了,一天得挑五担水,下午还得去砍两担柴。
如果没有完成,晚上可没好果子吃。
本来他还心存侥幸,认为那只是自己做的一场噩梦。
但如今看来,爹和大伯同时出动,已然证明自家的行为真的彻底惹怒了祖宗。
不照办的话,肯定得吃苦头。
“老大,挑水的事,等你三弟忙完,让他去吧!这等粗活,哪是你干的!”方老太见大儿子放下行李就要去挑水,连忙出声阻拦。
她并非心疼老大,只是习惯性地认为挑水这些重体力活应该是老三的。
老大文文弱弱的,别把桶给摔坏了才好。
然而,方正杨却坚定地摇了摇头:“娘,别啥事都找三弟,家务活大家都得分担!我先去挑好水,下午带几个弟弟去砍柴!”
说完,他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逃也似地挑着木桶离开了。
水井的位置,距离不过短短二十米,想必挑水也并非什么难事。
他们两家孤零零地坐落在大河村的西侧,远离了村中居民区,安静。
村里那口公共的大水井对于他们而言实在太过遥远。
于是,自家这口井应运而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方家所在的大河村是一个被自然之美温柔环抱的小村落。
它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
村前,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蜿蜒流过,滋养着这片土地,赋予它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村后,巍峨挺拔的大青山如巨人般屹立,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家园,给予大河村民无尽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他们家的宅邸便坐落在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之上。
居高临下、气势恢宏,将整个村落的美景尽收眼底。
爷爷当初修建的四合院如今已留给了大伯家。
而后来分家时,爷奶又给他们家重修了现在的院子。
虽然只是泥砖,但也结实耐用、冬暖夏凉。
然而,随着他们长大成家,原本宽敞的四合院也显得有些拥挤不堪。
加上他长期不在家,所以娘就让他们把房间让给了老二,说老二读书需要采光好的房间。
于是,他们一家几口便只能挤在偏房的大炕上生活。
这明显就是方老太这个娘的偏心!
当时的他却没有在意这些,反而埋怨娘子的不懂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穿成农家炮灰后,我在古代搞内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