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若要入侵我国东北与西北,西伯利亚便是其后勤转运重地。
若欲切断其补给线,则从漠北出击最为便捷有效。
我想,这才是汉王殿下亲自出征、远赴漠北的真实意图吧!”
蒋百里聪慧异常,自然明白林文刚才的试探之意。
而他的分析也的确堪称完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让林文对他的判断力和战略眼光非常认可。
“那么,你觉得该如何应对罗刹人呢?”
既然他已经准确识破了汉军的战略目标,林文也无需再遮掩什么。
“殿下,对付罗刹人并不困难,但关键问题是,您打算将这场战争推进到何种程度?”
蒋百里没有立刻提出自己的方案,而是反过来问了林文一个问题。
“你认为打到什么地步比较合适?”
见对方似乎有诸多思虑,林文饶有兴趣地开口询问。
“殿下,属下以为,漠北以北的那片区域,也就是罗刹国人口中的西伯利亚荒野,无论是对罗刹人,还是对我军而言,都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地。”
林文微微颔首,对于蒋百里有这样的看法并不意外。
若以当下的眼光来看,西伯利亚的确毫无价值。
这里气温极低,冬季漫长,一年中大半时间气温都在零度以下,土地常年冻结,无法耕种粮食作物。
无法耕种就无法大规模移民定居,进而导致人口稀少,只有少量丁零人和扶余人在此靠狩猎为生,过着近乎原始部落的生活。
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人口始终是创造财富的关键。
缺乏人口就意味着既无法征税,也无法征集足够的兵员,再加上西伯利亚地域辽阔,要维持统治就必须派遣大量驻军,仅军费与后勤便是一笔巨大开支。
正因如此,在千百年来,即便是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鲜少涉足此地。
它一直保持着人烟稀少的状态,直到罗刹国人的到来才有所改变。
罗刹国人对土地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望,无论土地是否有价值,都要先占领再说。
汉军却不可能像罗刹国人那样,不顾代价地扩张,不计成本地征服。
因此在蒋百里看来,这片土地实在鸡肋。
攻下来没什么收益,反而要耗费大量军资,代价高昂。
但若是不打,罗刹国人便会继续占据此地,并以此为跳板南侵,进一步威胁天朝边境,加重北方的防御压力。
总之,这块地方,打有打的问题,不打也有不打的风险。
若没有罗刹国的存在,天朝恐怕也会像历朝历代一样,选择放弃这一片苦寒之地。
可如今有了罗刹国,就不能再放任不管了,必须将他们赶回欧洲老家,才能确保北疆的长久安宁。
对于蒋百里的这番见解,林文一方面认同,一方面却不完全赞同。
毕竟此时内燃机尚未问世,人们尚无法意识到西伯利亚真正的价值。
一旦内燃机普及,石油需求激增之后,这片沉寂的土地所蕴藏的巨大潜力才会真正被世人重视。
要知道,在这片冰封大地之下,埋藏着超过四百亿吨的石油资源,而这还只是已探明的数量。
更深处,或许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巨大油田!
如此丰富的石油储藏,放在后世,简直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甚至比黄金还要珍贵!
后世的毛子在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的时候,正是靠着卖油度日,勉强维持。
所以,哪怕眼下看不出什么实际利益,甚至还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林文也坚定了一个念头:必须把这片地方拿下!
不为别的,哪怕只是为了给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战略资源,这个理由就足以让他和罗刹国大干一场了!
“罗刹人显然也明白这一点,单纯占领西伯利亚荒地,其实是亏本的买卖,因此他们才会决定增派兵力,向远东调兵遣将,准备一举攻占天朝的富庶之地。
这样一来,西伯利亚就变成了他们的腹地,不用再派重兵驻守。
而且一旦控制了天朝的膏腴之地,他们就能掠夺大量财富,统治大量人口。
有人就有税,有税就能支撑他们亏本扩张的局面。
所以,罗刹国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出动这么多军队来进攻我们!”
蒋百里的分析非常到位。
如果罗刹国只是占据了西伯利亚荒原,却无法继续南下,夺取天朝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那么他们就会陷入刚刚他所讲的那种困境——要防备汉军反扑,就必须派驻大批军队,但这些地方本身又没有产出,越占越赔钱。
时间一长,他们自己也撑不住,只能放弃。
而罗刹人显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才倾力南进,想把那片土地据为己有,让西伯利亚变成自家的内腹区域,无需再分兵防守。
“寇可往,吾亦可往!”
林文冷笑一声,对蒋百里说道:
“毛子可以南下,用侵占我国领土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统治成本。”
“那我们为何不能向东挺进,穿越西伯利亚荒野,翻过乌拉尔山,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
“到时候,我们也能把西伯利亚变成自己的内地,一样不需要花费太高的驻军成本。”
罗刹国原本不过是东欧的一个小邦罢了,远东与西伯利亚本来就不属于他们,不过是一点一点吞并而来罢了。
怎么吞下去的,就得怎么吐出来。
这才是应对罗刹国最正确的做法。
毕竟,蛮夷只服强权,不懂仁义。
跟他们讲道理没用,拳头才是他们唯一听得懂的语言。
蒋百里笑道:“殿下高见,不过这样一来,此战就不能只是击退罗刹军那么简单了,而是必须将其彻底歼灭才行。”
其实蒋百里原本准备向林文献上三策,其中上策便是挥师西进,一路直指欧洲,直捣罗刹国的老巢!
不过这个计划所需的时间颇为漫长,耗费的金钱与资源也极其庞大,因此他担心汉王殿下未必会同意,于是又准备了中策和下策作为备选。
没想到汉王殿下竟主动提出了上策,这般战略眼光与决断魄力,令蒋百里心中由衷敬佩。
如此艰难的任务,汉王殿下却毫不犹豫地采纳,毫不迟疑。
这份胆略与气魄,当真不负王者之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