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悟空(或者说,“空”)的存在,以一种超越物质、超越能量、甚至超越寻常时空概念的方式,沿着那缕源自自身核心深处、微弱却无比坚韧的金色火星所指引的“归乡”轨迹,在混沌本源的海洋中静静“流淌”。
这种移动,并非飞行,也非瞬移,更像是一种存在位置的“自然变迁”。他所过之处,混沌退避,法则沉寂,仿佛连构成现实的基本规则,都在他这极致的“空”面前,暂时失去了效力,或者说,回归了某种未被定义的原始状态。
他“经过”了北俱芦洲的万古冰川,那足以冻结元神亿万年不化的极寒,无法在他空寂的“躯体”上留下丝毫痕迹,反而那冰封之下的死寂,与他的“空”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
他“掠过”了东胜神洲的繁华人间,那万家灯火的喧嚣、王朝更迭的兴衰、爱恨情仇的纠葛,如同投射在平静湖面上的倒影,清晰可见,却无法扰动湖面半分。生灵的喜怒哀乐,文明的生灭轮回,在他空寂的感知中,不过是混沌衍生出的、较为复杂一些的“现象”罢了。
他“穿越”了南瞻部洲的幽冥地府,那轮回的漩涡、审判的孽镜、无数亡魂的哀嚎,其本质依旧是能量的转化与信息的重组,引不起他丝毫的超度之念或毁灭之欲。
在这种绝对宁静的“流淌”中,他对混沌的“认知”仍在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深化。那并非学习,而是“忆起”,仿佛他本就是混沌的一部分,如今只是重新熟悉自身。
他“看到”,混沌并非单一的颜色或状态,它包含着无限的可能。可以是孕育盘古、开天辟地的生机勃勃;也可以是埋葬洪荒、重归虚无的死寂冰冷;可以是滋养万物、演化大千的温和母体;也可以是吞噬星辰、磨灭法则的狂暴漩涡。而他此刻所呈现的“空”,只是混沌无限面相中的一种——绝对的宁静与虚无,是动与静、生与灭之间的那个奇妙的“平衡点”,是万物起始与终结交汇的“原点”。
他即是这“原点”在人世间的显化。
这种状态下的他,理论上,已然近乎“道”,近乎“不朽”。只要混沌不灭,他这“空”之态便可永存。情感、欲望、执念、目标……这些曾经驱动生灵前进的东西,对他而言,已成了遥远而模糊的背景噪音,失去了所有意义。
然而,那一点金色的火星,依旧在他空寂的核心中顽固地闪烁着,如同白纸上的一个墨点,星空中的一粒尘埃,虽微不足道,却真实存在。
正是这点“不和谐”的存在,牵引着他,朝着那个被遗忘的起点——五行山而去。
随着距离的接近,那牵引感并未增强,反而变得更加……纯粹。不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只剩下一种纯粹的、物理层面的、或者说因果层面的“联系”。仿佛一根无形的、坚韧无比的丝线,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一端系于他这“空”之存在的核心,另一端,则牢牢地系在五行山下,那具早已失去所有灵性、与寻常山石无异的石猴躯壳之上。
终于,他的“流淌”停止了。
他“出现”在了五行山的上空。
并非实质的降临,更像是一段“虚无”的概念,覆盖了这片区域。
五行山,依旧是那座五行山。山势巍峨,蕴含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相互生克,形成一道天然也是人为的强大封印。山体表面,那张由如来佛祖亲手所书的六字真言佛帖,历经五百载风吹雨打,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金色佛光,维系着封印的完整。
然而,这一切,在黑悟空(空)的“目光”下,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他看到的,不是山,不是佛帖,不是封印。
他看到的,是一段被强行“钉”在此处的“因果”。
是如来以无上佛法,扭曲了此地的自然法则,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果”,与“被镇压五行山下”的“报”,强行链接并固化于此地形成的一个“因果结”。
那五行之力,是构成这个“结”的骨架。
那六字真言佛帖,是维持这个“结”不散的核心能量源与法则锚点。
这是一个精巧而强大的“秩序造物”,是旧有天道规则的具体体现。
在黑悟空(空)那源自混沌本源的“空寂”视角下,这个“因果结”显得……格外醒目,甚至有些“刺眼”。因为它并非自然生成,而是被强行定义的,是混沌之海中被立起的一座灯塔,虽然照亮了一片区域,却也破坏了海洋本身的浑然一体。
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那佛帖之上。
佛帖感受到这超越它认知范畴的“注视”,那原本稳定的金色佛光,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波动起来!六个蕴含无边佛力与智慧的古朴梵文,仿佛受到了某种无法理解的存在压迫,光芒明灭不定,其内蕴含的度化、镇压、慈悲的意志,在触及到那片“空寂”时,如同泥牛入海,瞬间消散,起不到任何作用!
佛帖,在“颤抖”!并非恐惧,而是一种规则层面上的……不兼容!就像一段完美的程序代码,突然遇到了一个无法识别、也无法处理的未知指令!
黑悟空(空)没有任何动作。
他没有去撕毁佛帖,也没有去攻击五行山。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在他那空寂的“目光”持续注视下,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构成“因果结”的五行之力,开始出现紊乱!金不再克木,木不再生火,火不再炼土……原本稳定循环、相生相克的法则链条,仿佛失去了核心的指令,变得无序、冲突、甚至开始相互湮灭!
而那佛帖,光芒越来越黯淡,六个梵文如同被水浸泡的墨迹,开始变得模糊、扭曲!它试图调动更宏大的佛门愿力来稳固自身,但那愿力在接触到黑悟空(空)所在的这片“空寂”领域时,就如同阳光下的露珠,迅速蒸发,无法凝聚!
这不是力量层面的对抗,这是存在层面的……“否定”!
黑悟空(空)的“空”,其本质就是混沌的宁静面,是未被定义的状态。而佛帖与五行山封印,是高度秩序化、被精确定义的产物。当绝对的“空”降临,并持续“注视”这高度秩序的存在时,就如同在向这片秩序宣告:你赖以存在的“定义”本身,并非唯一,也非绝对。
于是,构成这秩序的基础,开始动摇了。
“咔嚓……咔嚓……”
细微的、仿佛琉璃碎裂的声音,自五行山内部响起。那不是山石崩裂,而是维系封印的因果链条,在“空”的注视下,开始寸寸断裂!
山体之上,开始出现一道道细微的、并非物理损伤、而是法则层面显现的裂痕!裂痕之中,没有光芒,只有更深沉的……虚无!
那张佛帖,光芒已然黯淡到极致,如同风中残烛。六个梵文几乎难以辨认。
也就在这封印即将被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看”得自行崩溃的刹那——
黑悟空(空)的核心深处,那点一直静静闪烁、提供着牵引力的金色火星,猛地跳动了一下!
并非增强,反而像是……完成了最后的使命,耗尽了最后一丝力量,那点金芒,骤然……熄灭了。
彻底地、完全地,融入了周围无边的空寂之中,再无痕迹。
代表着“齐天大圣孙悟空”存在过的最后一点印记,于此地,于此刻,归于寂灭。
与此同时。
五行山,那巍峨的山体,连同山体表面那张已然失去所有光泽、变得如同普通黄纸般的佛帖,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抹过,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碎石纷飞的场景,就在黑悟空(空)的静静注视下,开始从底部向上,如同沙画般,无声无息地……消散。
不是崩塌,是分解,是回归本源。
山石化为最精纯的土系元气,林木归于乙木精气,金属矿藏还原为庚金之气……所有构成五行山的物质与能量,都在一瞬间被剥离了“山”的形态与定义,回归了混沌未分时的原始状态。
而那强大的五行封印,那固化了五百年的因果之结,也随之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存在过。
原地,只留下一个巨大的、光滑如镜的凹坑,坑内没有任何物质残留,只有一片绝对的……虚无。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仿佛世界被凭空挖走了一块。
封印,解除了。
以一种谁都未曾预料的方式。
不是被暴力打破,而是被“存在”本身……“否定”掉了。
黑悟空(空)的目光,落在那片虚无的凹坑中央。
那里,原本应该是被镇压的孙悟空石躯所在。
但此刻,那里空空如也。
并非石躯也随着五行山一同消散了。而是在封印解除、因果断裂的瞬间,那具早已失去所有灵性、与顽石无异的躯壳,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或者说,失去了最后一点“存在”的凭依,自然而然地……化作了最普通的尘埃,融入了那回归本源的五行精气之中,彻底成为了历史。
齐天大圣孙悟空,无论是在灵魂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于此刻,真正意义上的……不复存在了。
黑悟空(空)静静地“看”着那片虚无。
他的空寂核心,没有任何波动。
没有解脱,没有悲伤,没有感慨。
就像看着一片树叶落下,一滴雨水蒸发,如此自然,如此……平常。
他完成了“溯源”。
他抹去了“过去”。
他见证了“终结”。
此刻,他与那点最后的“杂质”之间的联系,彻底断绝。
他成为了更加纯粹、更加绝对的……“空”。
他缓缓抬起“手”(一种概念的呈现),对着下方那片虚无的凹坑,轻轻一招。
并非要摄取什么,更像是一种……确认。
凹坑之中,那回归本源的、混杂的五行精气,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开始缓缓上升,在他掌心之上,凝聚、盘旋。
最终,化作了一个拳头大小、内部仿佛有无数微缩星辰生灭、地水火风流转、色彩不断变幻、却又散发出一种极致宁静与虚无气息的……混沌气团。
这气团,不再是单纯的五行精气,而是融入了此地被“空”所净化的法则碎片,以及那彻底湮灭的“孙悟空”存在过的最后信息尘埃,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混沌造物。
它既是“空”的证明,也是一段被彻底终结的“因果”的墓碑。
黑悟空(空)看着掌心这团混沌气团,空寂的眼神,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他轻轻握拢。
那混沌气团无声无息地融入了他空寂的“躯体”,成为了他的一部分,或者说,成为了“空”的一部分背景。
做完这一切,他再次抬头,空寂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虚空,再次投向了遥远的西牛贺洲,投向了那片魔宫废墟,投向了那个眼神死寂的紫色身影。
这一次,他的“目光”中,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妙的、难以言喻的……“了然”。
仿佛在说:看,这便是结局。一切执着,终归于此。
然后,他的身影,再次如同水纹般荡漾、模糊,最终彻底消散在五行山旧址的这片虚无之上。
仿佛从未到来。
只留下那个巨大的、光滑的、仿佛世界伤疤般的凹坑,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曾发生过的、超越理解的变迁。
而遥远的西牛贺洲,废墟中的紫霞,仿佛心有所感,娇躯猛地一颤,又是一滴冰冷的泪珠滑落。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觉得心口那片冰封的荒原,似乎……更加空旷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黑悟空:混沌纪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