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通衢天下总部弥漫着泥土与桂花的清香。李丽正在账房核对上月的收支,忽然听到院中传来一阵骚动。
“夫人!东家回来了!”王掌柜的声音里透着掩不住的喜悦。
李丽手中的毛笔微微一顿,墨汁在账本上晕开一个小点。她放下笔,整了整衣襟,快步向外走去。距离林一南下考察已过去二十三天,比预期晚了整整八天。
院子里围满了人,林一风尘仆仆地站在中央,身旁堆着十几个大木箱。他瘦了一圈,眼下带着青黑,但眼睛却亮得惊人。看到李丽出来,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路上耽搁了。”林一简短地解释,“但值得。”
他示意随从打开最大的那个木箱。箱盖掀开的瞬间,周围响起一片惊叹声。李丽不由自主地上前两步,箱中堆满了她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色彩斑斓的贝壳、散发着奇异香料的木块、闪着金属光泽的矿石,还有几匹花纹独特的布料。
“这是...”
“南洋诸岛的物产。”林一拿起一块深红色的树脂,“龙血竭,价比黄金。”又指向那些矿石,“锡锭,我们大晟产量稀少。”最后他展开一匹布料,阳光下竟泛着淡淡的金色,“金丝布,据说用某种贝类的丝织成。”
李丽小心翼翼地抚摸那块金丝布,触感凉滑如流水。她的商业头脑飞速运转:“这些在北方能卖到什么价钱?”
林一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容:“龙血竭在长安药行的价格是泉州的三倍,金丝布更贵,达官显贵争相购买。”
“船队。”李丽突然说,“我们必须组建自己的船队。”
林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已经联系了泉州的造船世家,只要朝廷批文下来...”
“东家!”一个护卫匆匆跑来,“京城急报!”
林一接过信函,快速浏览后脸色微变。他挥退左右,低声道:“户部侍郎刘大人被调任边疆,新任侍郎是赵元辰的姻亲。”
李丽心头一紧。户部主管商业税收和海外贸易批文,若被赵家掌控...
“船队批文...”
“恐怕会有阻碍。”林一眉头紧锁,“但并非无计可施。我离京前曾打点过司礼监的太监,或许能走通内廷的路子。”
李丽沉思片刻:“双管齐下。你负责朝廷那边,我来准备船队和货物。即使第一批不能远航南洋,至少可以先开辟沿海航线积累经验。”
林一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差点忘了,这是给你的。”
布包里是一个精巧的琉璃瓶,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李丽惊讶地接过,发现瓶身薄如蝉翼,工艺远超当代水平。
“大食国商人的货物,据说来自更遥远的西方。”林一解释道,“我想着你喜欢研究这些...”
“谢谢。”李丽轻声说,指尖轻轻摩挲着琉璃瓶光滑的表面,“这给了我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先出口一些瓷器、丝绸到沿海,换取海外珍品,同时收集更多航海情报。”
“正合我意。”林一笑道,“三日后我启程入京,争取批文。这段时间...”
“家里有我。”李丽自然地接上他的话,两人相视一笑。
七日后,通衢天下西侧的一座独立院落张灯结彩,门楣上挂着崭新的匾额——“商道学堂”。这是李丽筹划多时的商业人才培养计划,首批五十名学徒今日入学。
院中整齐排列着简易课桌,最前方是一块大木板,上面贴着李丽亲手绘制的各种图表。学员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前所未见的“教室”,窃窃私语。
“诸位。”李丽站在讲台上,声音清亮,“从今日起,你们将学习全新的经商之道。这里不教你们如何投机取巧,而教如何用诚信和智慧创造财富。”
她拿起一根细木棍,指向木板上的第一张图:“这是‘供需曲线’,代表商品价格与数量的关系...”
学员们瞪大眼睛,这种将商业抽象成图形的教学方法他们闻所未闻。李丽循序渐进地讲解着现代经济学的初级概念,结合古代商业实例,使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
“现在,我们来做个练习。”李丽分发下一些竹签,“假设每根竹签代表一匹绸缎,根据我给出的条件,你们决定买入还是卖出...”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这不过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商场如战场,哪有什么曲线可言!”
说话的是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李丽认出他是某家布行的掌柜,被东家派来“探虚实”。
李丽不慌不忙:“周掌柜认为我在纸上谈兵?那好,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她迅速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复杂的利息计算题,“请周掌柜现场解答。”
周掌柜盯着题目,额头渐渐冒汗。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着看他出丑。
“我知道!”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小萱儿不知何时站在了教室后排,举着小手,“第一年是十一两四钱,第二年是十二两七钱八分!”
全场哗然。李丽惊讶地看着女儿:“萱儿,你怎么算出来的?”
“娘亲教过的复利公式呀!”小萱儿蹦蹦跳跳地跑到前面,拿起一根小木棍在沙盘上写写画画,“一两银子年息一成,第一年就是一两加一钱的利息...”
学员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不到六岁的女孩流畅地演示计算过程。周掌柜面红耳赤,拱了拱手灰溜溜地退到一旁。
李丽压下心中的骄傲,正色道:“诸位看到了,商业计算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正确方法。从明天起,我的女儿林萱将担任算术课的小助教。”
“娘亲!”小萱儿惊喜地抬头,眼睛亮晶晶的。
课后,李丽正在整理教案,林一不知何时倚在门边,眼中带着笑意:“听说今天学堂出了个小神童?”
“你回来了?”李丽惊喜地放下手中的东西,“批文的事...”
“成了。”林一走进来,从袖中取出一卷盖着朱红大印的文书,“虽然费了些周折,还多交了两成‘手续费’。”
李丽仔细查看批文,眉头渐渐舒展:“只允许沿海贸易,不得出远海...不过已经足够了。”她抬头看向林一,“船厂那边?”
“十艘中型货船,三个月后下水。”林一压低声音,“但我私下订了两艘大船,按你设计的图纸改造,适合远航。”
李丽心头一热。林一这是在冒险,若被朝廷发现私自建造远洋船只...
“放心,挂在泉州一个胡商名下。”林一似乎看出她的担忧,“对了,听说你把萱儿封为‘小助教’?”
提到女儿,李丽眼中泛起温柔:“那孩子天赋惊人。今天...”她将课堂上的一幕娓娓道来。
林一听罢大笑:“不愧是我林一的女儿!”他顿了顿,语气突然认真起来,“李丽,关于萱儿的教育...我想请你全权负责。”
李丽一怔。在这个时代,子女教育尤其是继承人培养,通常由父亲主导。林一这个决定意味着...
“我见识过你的学识和眼光。”林一真诚地说,“萱儿若能学得你一半本事,林家基业便后继有人。”
李丽胸口涌起一股暖流。这是林一对她最大的信任和肯定。她郑重地点头:“我会的。”
“东家!夫人!”王掌柜匆匆跑来,“赵家派人送来请柬,说是三日后赵老爷五十大寿,邀您二位赴宴。”
林一接过烫金请柬,冷笑一声:“黄鼠狼给鸡拜年。”
李丽却若有所思:“去,为什么不去?正好看看赵元辰在打什么主意。”
当夜,李丽在灯下研究林一带回的海外商品,小萱儿趴在一旁好奇地摆弄那些奇形怪状的贝壳。突然,女孩指着其中一块深蓝色的石头:“娘亲,这个会发光!”
李丽凑近一看,石头在烛光下确实泛着微弱的荧光。她心头一震——这莫非是传说中的夜明珠原料?
“萱儿真棒!”她亲了亲女儿的额头,“你发现了一件宝贝。”
小萱儿开心地笑了,又埋头研究起其他物品。李丽望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心中既骄傲又感慨。这个聪慧过人的孩子,或许真能继承她来自现代的知识与理念,在这古代商界开辟一片新天地。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而在赵府的书房里,赵元辰正与新任户部侍郎把酒言欢,桌上摊开着一张标有通衢天下所有商路的地图。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逃妾成商,我在古代做首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