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焉的首肯如同打开了枷锁的第一道机关,虽然依旧戴着“监视”的镣铐,但刘和的心早已飞向了遥远的涿郡。
接下来的几日,州牧府内看似平静,偏院却悄然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远行做着准备。
刘和首先召来了张逸。这位刘焉的心腹属吏如今面对刘和时,态度明显更加恭敬谨慎了几分,桃林事件无疑也给他敲响了警钟。
“张先生,父亲已准我前往涿郡游学,一应行程琐事,还要有劳先生费心安排。”刘和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公子言重了,此乃属下分内之事。”张逸躬身应道,“不知公子对行程有何具体要求?属下好即刻去办。”
“一则,轻车简从,不必张扬,我意在体察民情,非为炫示。车辆一两辆,坚固即可,马匹需选耐力好的。二则,侍卫人选,便由周闯副统领挑选十名精干可靠之人,此事我已禀明父亲。”刘和特意点明侍卫由周闯挑选,既是向刘焉示弱(接受监视),也是因为周闯为人耿直,挑选的人至少明面上会恪尽职守,不至于太过刁难。
“三则,出发日期,定在三日后清晨。一路行程,由先生拟定,但不必过于急促,沿途若有值得观察的市镇村落,可稍作停留。”刘和给出了一个宽松的时间框架,这为他沿途观察和可能的“意外”停留留下了空间。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张逸记下要求,恭敬退下。他如今对这位大公子的吩咐,执行得一丝不苟。
送走张逸,刘和立刻开始内部安排。
“李伯,你年事已高,此次路途遥远,舟车劳顿,便留在院中,替我看守门户,打理内务。”刘和对老仆说道。李伯忠诚可靠,留下看家他最放心,且老人确实不宜长途跋涉。
李伯虽有不舍,但也知这是最好的安排,哽咽道:“公子放心,老奴定将院子看得好好的,等公子回来。”
“小芸,你随我同行,打理起居。”刘和对侍女道。小芸忠诚度高,心思细,照顾起居不可或缺。
“是!公子!”小芸脸上露出欣喜和紧张交织的神色。
最重要的,是他的亲随小队。
“刘勇,你的伤势如何?”刘和看向臂膀仍缠着布带的青年。
“回公子,已无大碍,不妨碍挥刀骑马!”刘勇挺直腰板,眼中满是渴望。他深知此次出行对公子的重要性,迫切希望能护卫左右。
“好!你、赵虎、孙铭,三人皆随我同行。”刘和下令,“刘勇,你伤势未愈,路上不必担任前锋探路,居中策应即可。赵虎,你性子沉稳,负责在前探路警戒。孙铭,你心思活络,负责与张逸及侍卫队的沟通协调,留意沿途风土人情,暗中记下。”
“是!公子!”三人齐声应诺,精神抖擞。他们知道,这是公子对他们的信任和考验。
安排好人手,便是物资准备。刘和让李伯从自己的份例和上次的赏赐中支取了不少金银铜钱,分成明暗两份。明面上由小芸掌管,用于一路上的正常开销打点。暗地里则交由刘勇保管,以备不时之需。
他又亲自去了一趟府库,以“游学需备些礼物结交当地士子”为名,支取了一些幽州特产的精美皮毛、山货,这些东西既不算扎眼,必要时也可变卖或作为礼物。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刘和利用洞察之戒,再次确认了随行人员的忠诚度,小芸、刘勇三人自不必说,周闯挑选的十名侍卫,忠诚度也都在65以上(对职守\/对刘焉),暂时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
出发前夜,刘和独自一人在院中踱步。春夜的微风还带着凉意,却吹不散他心中的火热与期待。
他再次审视了自己的计划。前往涿郡,寻找关羽、张飞,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但如何找到他们?找到了又该如何招揽?历史上刘备能成功,靠的是汉室宗亲的身份和极高的个人魅力。自己虽然也顶着刘焉长子的名头,但这个身份在涿郡能有多大作用?自己的魅力值目前看来也只是中等偏上……
必须善用“洞察之戒”!它不仅能看到属性,更能看穿人的需求和弱点。关羽重义,但此时落魄;张飞豪爽,渴望建功立业……这都是可以切入的点。
此外,黄巾之乱即将爆发,这也是巨大的机遇。他需要尽快在涿郡立足,甚至掌握一部分力量,才能在乱世中拥有话语权。
前途未知,危险重重,但他心中并无畏惧,只有无比的决心。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三辆马车和十余骑人马已在州牧府侧门准备停当。
刘和一身简单的青色文士袍,与小芸上了中间那辆外观朴素的马车。刘勇三人与张逸及十名精锐侍卫骑马护卫四周。
刘焉并未亲自来送,只是派了个小厮传来一句“一路小心,谨守本分”的口信。
张逸上前请示:“公子,是否可以出发了?”
刘和最后看了一眼这座生活了数月、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初步崛起的州牧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出发!”
车轱辘转动,马蹄声脆。
队伍缓缓驶出蓟县城门,向着南方,向着涿郡,向着那波澜壮阔的未来,迤逦而行。
潜龙已出幽州府,目标直指涿县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