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的打探很快有了结果。张飞性情豪爽,尤好杯中之物,是城内多家酒肆的常客。但他最常去、也最钟爱的,却是城西一家名为“十里香”的老字号酒馆。此馆酒水醇厚,价钱公道,颇受城中豪杰游侠喜爱。张飞几乎每日收摊后,都会去那里喝上几碗,有时独饮,有时则会呼朋引伴,热闹非凡。
而关于关羽的信息也汇总而来。刘勇发现,关羽虽生活清苦,但似乎也好酒,偶尔(约莫三四日一次)在收摊后,会去城南一家小酒馆独酌片刻,但那家酒馆档次很低,酒质也差。更重要的是,刘勇注意到,关羽去的那家小酒馆,与张飞常去的“十里香”,居然在同一条主街上,相距不过百步之遥!
天赐良机!
刘和心中顿时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不需要刻意去分别接近两人,完全可以创造一个“自然”的场合,让三人的初次会面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酒馆,无疑是打破尴尬、拉近关系的最佳场所。
他选择了张飞最常去的“十里香”。一来此地是张飞的主场,他出现最为自然;二来酒好环境佳,也更适合交谈;三来,他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邀请关羽“移步”过来,还是自己“偶然”过去。
计划定下,刘和便开始耐心等待时机。他需要选择一个关羽也会去小酒馆的日子。
两日后,机会来了。刘勇回报,关羽收摊后,再次走向了那家小酒馆。
“就是今日!”刘和精神一振,立刻吩咐:“刘勇,孙铭,随我去‘十里香’。小芸,你留在驿馆。”
“公子,是否需要属下等护卫……”刘勇有些担心,那等地方龙蛇混杂。
“无妨,你们跟在身后即可,非必要不必靠近。”刘和摆摆手,他今日不是去打架的,是去“交友”的。
他依旧是一身普通的文士袍,但质地稍好,显得既不寒酸也不扎眼。来到“十里香”酒馆时,正是华灯初上,馆内人声鼎沸,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
刘和目光一扫,很快就在靠窗的一个显眼位置,看到了那个豹头环眼、声若洪雷的壮汉——张飞!他正与两个看似游侠打扮的人喝得面红耳赤,大声说笑着,显得十分快意。
刘和心中一定,找了个离张飞不远不近、略显清静的角落坐下,要了一壶酒和两碟小菜,独自小酌起来,目光却似无意地瞟向门口方向,等待着。
约莫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刘和计算着关羽在那小酒馆应该已经喝了一两碗了,时机差不多。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刘勇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留在原地,然后自己装作出门透气或者寻找茅房的样子,缓步走出了“十里香”。
他并没有真的去茅房,而是径直走向了百步外那家低矮破旧的小酒馆。
站在小酒馆门口,里面浑浊的空气和嘈杂的声响便扑面而来。刘和目光一扫,很快就在最角落里的一张破旧桌子前,看到了那个孤傲的身影。
关羽独自一人,面前放着一碗劣酒,一碟茴香豆,正默默地喝着。他坐姿笔挺,即使在这种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一种令人侧目的尊严。周围的喧嚣仿佛都与他无关,他自成一方世界。
刘和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几分文人好奇与欣赏的笑容,迈步走了进去。
他直接走到关羽的桌前,拱手一礼,语气温和而不失敬意:“这位壮士请了。在下冒昧,见壮士气度不凡,独饮于此,心甚好奇。不知可否叨扰,共饮一碗?”
关羽闻言,缓缓抬起头,丹凤眼开阖之间,精光一闪,仔细打量了刘和一番。见刘和衣着得体,举止有礼,眼神清澈,并无恶意,脸上的戒备之色稍缓,但依旧冷淡,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刘和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在对面坐下,叫伙计添了个酒碗,又点了两样像样些的小菜。
“在下姓刘,名和,字……尚未有字,幽州人士,游学至此。”刘和给自己倒上酒,举碗道,“萍水相逢,即是缘分,敬壮士一碗。”
关羽看了看他,似乎觉得此人有些特别,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某姓关,名羽。”言简意赅,说完便举碗与刘和一碰,仰头一饮而尽。
酒是劣酒,辛辣刺喉,但关羽却面不改色。
“关壮士好酒量!”刘和赞道,也努力将碗中劣酒饮尽,只觉得一股火烧般的感觉从喉咙直冲而下,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脸上泛起红晕。
关羽见他如此,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淡淡道:“公子非惯饮此酒之人。”
刘和坦然一笑:“让壮士见笑了。实不相瞒,方才在对面‘十里香’小酌,那酒虽醇,却觉独饮无趣。偶见壮士于此,风采卓然,故特来相邀。”
“十里香?”关羽目光微动,那家的酒他自然知道是好酒,但价格不菲,非他所能常饮。
“正是。”刘和顺势说道,“此间酒劣,恐辱没了壮士。不知关壮士可愿赏光,移步对面?由在下做东,也好讨教些江湖见闻。”他语气诚恳,带着一种对江湖豪杰的天然向往,毫无纨绔子弟的倨傲。
关羽沉吟了片刻。他看得出刘和身份不凡(洞察之戒虽未直接显示身份,但气质难以完全掩盖),却如此礼贤下士,而且眼神清澈,言语真诚,不似作伪。他漂泊日久,见惯了世态炎凉,此刻心中也不免生出一丝暖意和好奇。
“既如此……便叨扰了。”关羽终于点了点头。他并非扭捏之人,对方以诚相待,他亦不愿矫情。
“壮士请!”刘和大喜,立刻起身结账(连关羽的一起结了),引着关羽向“十里香”走去。
再次回到“十里香”,馆内依旧热闹。张飞那桌更是笑声震天。
刘和引着关羽,径直走向自己之前的座位。而经过张飞那桌时,身材高大、面如重枣、长髯飘飘的关羽,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包括正喝得高兴的张飞。
张飞环眼一瞪,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气度非凡的红脸大汉,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和好奇,声音不由自觉低了几分。
刘和心中暗笑,计划成功了一半!他请关羽在自己对面坐下,又招呼伙计上了好酒和几样精致小菜。
“关壮士,请。”刘和再次举杯。
“刘公子请。”关羽举杯回应。换了美酒,他神色也舒展了些许。
三碗酒下肚,话匣子渐渐打开。刘和并不急于打探关羽的来历,而是从沿途见闻、风土人情谈起,偶尔引申到天下大势,言语间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切。他见识广博(得益于两世记忆和洞察之戒的信息收集),谈吐不凡,却又态度谦和,引得关羽也渐渐话多了起来,不时颔首表示赞同。
尤其是当刘和谈到“当今朝廷宦官外戚争斗不休,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致使流民四起,长此以往,恐生大乱”时,关羽丹凤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对此深有感触,沉声道:“公子所言极是。某观那太平道四处活动,恐非善兆。”
两人越谈越投机,竟有些相见恨晚之感。邻桌的张飞,看似仍在与朋友喝酒,但那硕大的耳朵却时不时地转向刘和这一桌,显然被他们的谈话内容所吸引。尤其是听到“天下大势”、“豪强”、“太平道”这些字眼时,他更是忍不住扭过头来看向这边。
刘和见火候已到,便假装刚刚注意到张飞,举杯对张飞那一桌笑道:“这位兄台声若洪钟,豪气干云,想必亦是英雄人物。在下刘和,与关壮士偶遇于此,谈论些闲话。若不嫌弃,可否共饮一杯?”
张飞本就是豪爽好事之人,早就心痒难耐,闻言哈哈大笑,端着自己的酒碗就走了过来:“俺乃涿郡张飞!见这位公子和这位红脸兄弟谈得热闹,俺老张也来凑个趣!说什么英雄人物,俺就是个杀猪卖肉的!哈哈哈!”
他声若巨雷,引得整个酒馆的人都望了过来。
关羽也抬起头,看向张飞。两人目光在空中相遇,一个如沉静深潭,一个如奔涌烈火,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凡的气度。
【关羽对张飞第一印象:豪迈直爽,力大无穷,似是可交之辈。】 【张飞对关羽第一印象:嘿!这红脸汉子好生气派!不像普通人!】
刘和心中大喜,连忙招呼伙计加座添碗筷,笑道:“原来是张壮士!久闻涿县张翼德豪侠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关壮士亦乃当世豪杰!二位快快请坐!”
于是,在这喧嚣的酒馆之中,刘和、关羽、张飞,这三个本该在另一个时空以另一种方式相遇的灵魂,终于因为刘和的精心设计,坐在了同一张酒桌之上。
酒碗碰撞,英雄齐聚。
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相遇,就此拉开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