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的暗流,徐州的变局,都无法完全占据刘和的心神。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一个名字,一个在原本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以忠勇无双、胆略过人着称的名字——赵云,赵子龙。
每每与关羽、张飞这两位当世虎臣切磋武艺、商议军机时,刘和便不由地想,若能再得一位与关张同级别的绝世猛将,尤其是一位兼具勇武与沉稳、忠诚与胆识的完美将领,那他的班底将何等坚实!而赵云,无疑是最符合他理想的人选。
(洞察之戒虽无法直接定位特定人物,但刘和基于穿越前的记忆,知道赵云乃是常山真定人,此时应尚未投效公孙瓒或其后的刘备。这便给了他先手的机会。)
这一日,处理完日常政务后,刘和特意留下了关羽与田豫。他铺开舆图,手指精准地点在冀州常山郡真定县的位置。
“云长,国让,”刘和目光灼灼,“我听闻常山真定,有一豪杰,姓赵,名云,字子龙。此人武艺超群,更兼忠义仁厚,有古名将之风。若得此人相助,于我辈匡扶汉室之业,必为一大臂助!”
关羽抚髯沉吟,他虽自负武勇,但也欣赏真正的豪杰:“兄长如此推崇,想必此人了得。只是不知此人现在何处?”
田豫则更关注实际:“主公,常山郡乃冀州韩馥治下,与我幽州接壤。若此人尚在乡里,或可遣人寻访。只是……如此人才,恐怕也难逃他人耳目。”他言下之意,担心已被其他势力,尤其是近在咫尺的公孙瓒招揽。
刘和点点头:“我所虑者,正是北平公孙伯圭!此人亦在广纳豪杰,若被他抢先一步,则如虎添翼,于我大为不利。故此,寻访子龙之事,需隐秘且迅速!”
他当即做出部署:
1. 精干人选:从“暗影”系统中挑选数名籍贯靠近常山、或对冀州风土人情熟悉的精干探子,扮作行商、游学士子等身份,分批潜入常山郡真定县及周边地区。
2. 寻访策略:指令他们不要大张旗鼓,而是暗中打听是否有名为赵云、字子龙的年轻豪杰。重点关注是否有武艺高强、名声在乡里不错的赵姓青年,尤其留意其是否曾师从名师,或是否有投军报国的意向。探听其家世、亲友,寻找一切可能找到他的线索。
3. 画像与信物:刘和凭借记忆,亲自口述,让画工粗略绘制了赵云的容貌特征(虽未必完全准确,但大致轮廓如年轻、英武、白马等可作为参考)。并准备了一封自己亲笔书写的、言辞恳切的招揽信,以及一件代表他身份的信物(如一枚特制的鱼符或玉佩),交由带队探子保管,嘱咐若找到赵云,可示之以诚意。
4. 持续监控:同时,加强对北平公孙瓒势力范围的监控,留意其是否有派遣人员前往常山一带的活动,以及其军中是否突然出现名为赵云的骁将。
探子领命,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前往南方的道路上。
等待的日子是焦灼的。刘和虽然表面上依旧沉稳地处理着三郡政务,整训军队,与邴原规划着来年的春耕与水利,但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南方的消息。
数日后,第一批探子回报。消息有些模糊,却带来了希望。
“禀主公,我等抵达真定后,多方打探,确有一赵姓青年名为赵云,字子龙,武艺精湛,为人仗义,在乡里颇有侠名。然其行踪不定,有时在家侍奉兄长,有时外出游历访友。最近一次露面约在月前,似乎……似乎有外出投军之意向,但具体投往何处,乡人皆不知晓。尚未听闻其与北平公孙氏有所接触。”
(洞察之戒:信息基本吻合,赵云当前处于“待价而沽”或“寻找明主”阶段,尚未正式出仕…机会窗口仍然存在!)
“好!”刘和闻言,精神一振,“只要他尚未投入公孙瓒麾下,我们便有机会!传令下去,加派人手,扩大寻找范围!真定附近郡县,乃至冀州治所邺城,都要留意!重点关注各郡募兵点、知名武师的道场、以及往来各地的游侠队伍!务必找到赵云下落!”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决:“告诉下面的人,找到赵云,便是大功一件!但切记,要以礼相待,绝不可用强!若他暂无出仕之意,便留下我的书信与信物,言明我刘和求贤若渴之心,幽州渔阳大门,永远为他敞开!”
“诺!”探子再次领命而去。
关羽见刘和如此重视,也不由得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赵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能让兄长如此念念不忘,关某倒真想早日一会这位赵子龙。”
刘和目光投向南方,仿佛要穿越千山万水,看到那位白马银枪的年轻身影。
“云长,我有预感,子龙乃世之虎将,其才不下于你与翼德。若能得他相助,我等如虎添翼,未来扫平奸佞、匡扶汉室之路,必将更加顺畅!无论如何,必须在公孙瓒,或在其他任何人之前,找到他!”
寻找赵云的行动,如同一条暗线,在幽州、冀州广袤的土地上悄然铺开。这是刘和基于对未来认知的一次重要布局,他要在群雄并起之前,将那些尚未绽放光芒的星辰,率先揽入自己的苍穹之下。而赵云,无疑是这些星辰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之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