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儿上桌你就知道了!”
周漾掀开来看了一眼,烤鸭已经变成了枣红色,用筷子敲了敲,发出脆脆的声音,底下的炭已经灭得差不多了,周漾也就没管了,把盖子盖了回去。
九安伸着脖子,看着那油滋滋的烤鸭,眼睛都亮了,鼻子吸了吸,“好香啊!”
周漾给第三个缸的烤鸭又刷了一次脆皮水,再次添了炭进去,“这外面都是油,你进院子去。”
九安说啥也不进去,嘴里念叨着,好不容易今天不用端茶倒水了,得四处转转。
周漾守着大缸,他就站在大路上四处打量,一会儿指着旁边的树说他们村也有,一会儿又说她们家房子真气派。
听到唢呐声,院子里的人也动起来了,院子正中间摆了两排长长的凳子,一条接一条。
片刻之后,接亲的已经回来了,长长的队伍,最前面是两个吹唢呐的,新人走在他们后面,再后面就是接亲的周贤梅三姐妹,手里提着篮子,盒子那些。
再后面就是抬嫁妆的了,周家给的聘礼那些很是丰厚,杨家给的嫁妆也就不能太差,陪嫁了两个柜子,算是一对。
还有一个梳妆台,后面还有两袋玉米,一袋小麦,一袋糙米。
被子给了两床,剩下的就是些衣服啥的,看样子,周家送去那些东西,杨家是一点也没动,还往里添了一些。
看到队伍回来了,周贤武拿着香点燃了早已经准备好的大挂鞭。
今天是个大日子,周家买的挂鞭都是大挂鞭,一百文一封的那种。
挂鞭点燃,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白色的烟雾也弥漫开来,鼻尖都是那种好闻的火药味。
围观的人,看得又是兴奋又是害怕的,大姑娘小媳妇的早早就把耳朵捂了起来,孩子们则是蠢蠢欲动,想去捡散落的,没点燃的鞭炮,得亏有大人拉着,不然早冲进去了。
挂鞭燃完,大家准备进门了,大门口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有个香炉,还有一碗米,上面放着一块姜。
两位新人在老人的指引下磕了头,就可以进门了。
而三叔婆则是早早的等在了门边,衣服里兜着几把米,队伍开始跨门槛,她就开始撒米。
周漾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撒的不多,但几乎每个人都会被米打到。
周贤梅跟周贤兰则是在点燃挂鞭的时候就进门了,她们要撒松毛,铺花路。
松毛跟花瓣早早准备好,已经分装到了篮子里,她们提前进门,一人提着一篮子松毛花瓣站在门里。
新人进门就开始撒,一路铺到新房里,新娘子就这样,一路踩着松毛进去。
其余人把嫁妆搬进来,就放在西厢房的门当前,这会儿还不能收,得摆在外面给人看。
两排板凳就是留给女方那边送亲人,大家面对面坐,中间空出来一条大道,首位上坐着的是女方那边的长者。
陈春花跟村长大儿媳妇徐莲花则是帮着打洗手水,两人一人端着一盆水,里面放着一张布巾,还有一块香胰子,这还是胡氏提醒着她们买的。
三四个人洗一盆,洗完倒了再打,就这样,等所有人洗完,就得上茶水了,倒茶水的是周贤武,他端着盘子,盘子里放了九杯茶,从首位上开始递。
喝的就会端一杯,不喝的就流到下一位,传完茶,就是传喜糖跟炒瓜子花生的。
一个大盘子,里面有裹着糖纸的喜糖,还有花生、瓜子、蚕豆跟松子,种类算是近几年办客里最多的了。
同样是从首位传下来,这个基本上是人人都会要的,有的人还会抓两把,然后装口袋里,等回家了再吃。
传完喜糖,接下来就是开饭了。
送亲人站起来,走到一旁,三家村的人就动起来了,也让镇上的几个掌柜见识了一下啥叫农村速度。
大家分工明确,请来相帮的都是半大小子,十五六岁这种,大家搬桌子,摆凳子,迅速在天井里摆好。
周家天井比较宽,可以摆三排,每排五张桌子,一次就能坐下一百二十人左右。
当然,这一波是不够的,估摸着就只够坐村里的人,所以还会有第二波,周家算人的时候是往多了算的,估摸着得有个二十席左右,也不知道够不够。
桌子板凳整整齐齐的摆好,然后就是开始上碗筷跟端饭摆菜了。
少年郎们一人端着一个长方形的大盘子,一个盘子里就是八碗菜,正好是一桌的。
陈春花他们就在灶台后面,负责舀好,他们负责端上去,一切忙而有序。
饭菜刚摆好,小孩子们就忍不住想要去抢位置了,但都被自家大人拉着,这种时候可不能乱,不然会被别的村的人看了笑话的,说不懂规矩。
而且,今天还来了三个镇上的掌柜,没错,是三个,青山镇的品茗楼的王树林也来了,跟送亲队伍一道来的,此刻跟余少程他们站一块了。
村长被请来当支客,他站在正屋门前的檐坎上,清了清嗓子,“咱们村的,先别动,让打岩水来送亲的,还有远房的姑母娘娘些先吃,咱们近,不着急哈,等大家坐完了,有空咱们再坐。”
周春成带着几个掌柜坐在了第一桌,周贤武麻溜的去拿了两坛子酒出来,就是周漾酿的那个,每种拿了一坛。
周春成接过酒坛,笑着问道:“几位掌柜都喝酒吧?”
“喝!这大喜的日子,得喝一杯。”这里就数余少程最大,他摸着胡须,笑眯眯说着。
他以为,这乡下嘛,喝的酒也就是最便宜的烧酒了,没想到,周春成接下来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那就成,这个酒啊,度数不高,是我们家自己酿的果酒,大家浅尝一下。”
他先倒的是山楂酒,随着那清亮嫣红的液体流出,余少程身体都坐直了些。
闻着那熟悉的酒香,他眼睛都瞪大了,一只手还在胡须上捋着,“这是,山楂酒?”
周春成脸上带着几分惊讶,“余掌柜知道?”
“还真是啊?”余少程眼里带着几分惊喜,“去年过年的时候,县里突然出现了一批果酒,其中就有山楂酒,我当时抢了一坛子。”
为啥说的是抢呢?
因为太火了,酒楼一开门,瞬间就被人挤满了,都是来买果酒的,恰逢过年,拿来送礼啥的,再合适不过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