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是单层的,还是多维的?”
仅剩的一万多艘战舰按照指令开始反向运转反应炉。
他们将聚变炉中,聚变发生后的高能粒子流反向注入到衰变炉,在将整个衰变炉的约束场提高到最大,将这些粒子进行二次β+衰变。
整个能量流转过程,让执行工程改造的技术员都在时刻担心着飞船会不会在下一刻就会发生爆炸。
毕竟飞船内的能量流动途径和过程,一直都是以能量输出为基本原理。
从来没有想过进行能量输入这样极端的操作流程。
奇怪的看了宋宁一眼,李院士还是平静道:
“以我们目前对于宇宙的观察。
整个宇宙的维度比我们想象中要高的多。”
平静的点了点头,下一刻宋宁单手指天,包裹着他们整个舰队的遗迹开始在充足的能量供应下开始快速旋转。
“宋委员,遗迹作用在时空上的扭曲角度能提升到多大?”
“你要多大?”
“可以达到电子的g-因数么?”
“我试一下。”
皱眉凝思片刻,将双手合于胸前。
下一刻一颗白色的光球在宋宁手心快速转动起来,连带外层包裹着整个舰队的结界也开始反向加速旋转。
“攻击被隔绝了!”
看了看宋宁手上光球和界外庞大黑膜,李院士也来了精神。
“用正负反旋产生磁偶极矩?
一个以暗物质场论扭转制作的全息膜。
怪不得遗迹不和任何宏观物质发生作用,只吸纳中微子震动中携带的能量。”
在遗迹的隔绝下,忽然平静的战场上所有人精神一震。
“这样我们就能出去了?”
“只要我猜的没错,肯定能!”
“猜。。猜的?”
“不然呢?”
李院士有些奇怪的看了眼一旁的望眼欲穿的舰队司令。
“我从界外回来又没机会返回天空城对界外的发现进行验证。
除了猜还能怎么办?”
“如果猜错了怎么办?”
李院士闻言两手一摊。
“不怎么办,你最好祈祷我猜对了!”
话音落下,明明没有任何的移动感知,他们整个舰队瞬间出现在了天空城的上方。
连带宋宁手上的光球与包裹他们的原型黑膜也以极快速的速度不断破碎,最后化作点点繁星隐藏进了真空之中。
“出。。出来了?”
黑幕破碎的瞬间,庞大的球状天空城就像是炸了毛的刺猬一样,从球体表面快速升起了密密麻麻的航空战机冲向舰队。
与天空城取得联系之后,不一会航天战略委员会的人就出现在了舰队内。
“你们还活着?
我们都以为舰队已经全军覆没,打算跑路了!
这一百多年你们是怎么熬过去的?”
“一百多年?”
“准确来说是一百三十二年!
我们有派遣侦查飞船前往灵星空域调查。
但是那里只剩下一个黑洞。
探查不到任何信息,所有闯入黑洞的侦查飞船全部失联了。”
链接到天空城内部的量子骨干网络,一百年来整个天空城内对他们舰队失联以来的应对措施不断从众人眼前闪过。
似乎是被灵星空域附近诡异的战场环境给吓到了。
在舰队失联后,天空城就回收了原本在周边空间内布置的物质采集场,将这些采集场集中在了天空城的球体表面。
最后控制着整个天空城头也不回的向着深空飞去,如今都快飞到了这片视界的边缘。
“回收所有飞行单位,将所有物质能量全部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干嘛?”
“你说呢?”
顺着李院士的指向,在他们舰队的不远处,一个黑洞悄然浮现。
由黑变白,在由白色光球转换成一团广阔的弥散矩形结构。
单单从视距进行观察,对方就弥漫了将近一立方光年的的庞大体积,将他们附近空域连带天空城全都包裹了起来。
面对这样一个天文尺度,像是宇宙天象本身的存在。
就是他们最大的飞船形体与其对比起来连一个蚂蚁都比不上。
“追。。追来了?”
“什么情况?
这是哪个外星人?”
“只要是在它包裹的时空内部。
我们任何应对手段在它眼中都是透明的。
当我们以时空跳跃的脱离它的围堵时,也告诉了它时空跳跃的基本原理。”
根本来不及对散开阵型的航天战机进行收拢。
上一秒还在不断进行机动警戒的战机编队在结界的笼罩下纷纷殉爆。
“来不及了,所有单位全部紧急迫降天空城!”
“这个要怎么对抗?”
紧急驾驶着飞船直接向着天空城撞去。
厚度达到了数百公里,完全由重物质积累,依靠庞大的电磁力将物质紧紧的吸附在一起。
天空城厚重的外壳就是它最大的防御能力。
连带一艘艘紧急迫降的飞船,在下一刻也被天空城球体表面弥漫的电荷吸引,成为整个天空城物理防御的一部分。
“现在攻守易势了!”
数十亿人的生命场信息交汇而成的庞大磁场连带整个天空城球体本身,在这一刻似乎也可以称为一个单纯的个体。
不管是是衰变力场对整个球体的瓦解,还是能量冲击对球体质量的爆破。
在面对整个天空城这般庞大的重质量下,都变的无知轻重。
“现在天空城的重质量达到了多少?”
“已经没办法估算了。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将时空能量向着物质积累方向转变,为了提高能量密度。
使用了电荷吸附和表层磁场压缩手段。
现在天空城本体已经接近铁原子核的晶格点阵和简并自由电子气结构。
受结构本身庞大质量带来的引力影响和光速减缓带来的影响。
我们已经将布置在核心内部的转化场和生命场都转移到了地表。”
一旁李院士闻言忽然一个激灵。
“你们将天空城压缩成了中子星?”
“差不多。
在核心场附近,压强已经达到2*10的14次方每平方厘米的质量。”
穿过一层厚度约三百米的铁壳表面,在铁壳的下方,是一层厚度在一千米左右的铁晶体。
晶体之间被一道道通量管牢牢的束缚在一起。
在通量管的内部,电子呈现出了波动态在管道内涌动,从微观到旁观构建出一个庞大的矩阵。
“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核心。”
将视角透过铁晶体继续深入,强大的压力与引力将原子核中的中子挤压了出来,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深入。
最后形成了一团庞大能量密度极高但是呈现出点中性的中子核。
原本无法单独存在的中子,在中层电磁矩阵的约束下,在这里竟然维持了诡异的平衡性。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时空信息传递实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