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杨镐家中,程光阳本想接着去拜访杜松、刘綎几位将领,但却不知道众人住在何处,只好去积庆坊找好友周延儒。
周延儒在京城人脉广博,什么事情找他询问,准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什么,复甫,你要去拜访那几个武夫?”
积庆坊周府,听完程光阳的请求,周延儒困惑道:“你去找他们做什么?”
“我有很重要的事,想要告诉他们!”程光阳表情严肃道。
“可是我也不知杜松、刘綎现住何处,我是个文官,和这班武将又不熟。”
周延儒想了想,低声道:“不过有一个人应该知道此事,咱们可以去问问他。”
“谁?”
“小国舅郑养性,前年他的老子郑国泰病死了,皇上将他老子的正一品左都督的职位,赏给他来承袭,他应该知道这方面的消息。”
左都督是五军都督府的最高长官,虽说五军都督府对军队的管理职能,早在明朝中期就被兵部侵占了,不过多少还是和各地军队有些联系。
“好吧……只好如此了。”
程光阳点了点头。
…
“复甫,你一个文官,要见几个武将做什么?”
郑家府邸。
得知程光阳想要与杜松、刘綎等人相见,郑养性不禁好奇道。
程光阳直言不讳道:“郑兄,我有一些重要的事,事关于此番入辽讨伐奴酋,想说与这几位将军。”
“这……”
郑养性表情复杂道:“复甫难不成还懂兵法?”
程光阳摇头道:“我当然不懂什么兵法,只是有几句话想提醒杜松、刘綎两位总兵。他们如果听了我的话,即使不打胜仗,起码能保住性命,否则必有灾殃。”
见程光阳说得如此严重,郑养性把玩着手中一对核桃,心中犹豫片刻,缓缓道:
“复甫,本都督当你是我的朋友,愿意帮你这个忙,今日傍晚,我会在城东月明楼设宴,请杜松和刘綎,还有李如柏、马林几位将领过来,你有什么话,可直接当面对他们讲。”
“多谢郑兄!”
程光阳闻言,连忙向对方作揖道谢。
…
郑养性既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又是郑贵妃的亲侄儿,地位十分显赫。
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当日傍晚,程光阳在月明楼顺利见到此番准备入辽的一众大明将领——都是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个个老态龙钟、胡子花白。
大明朝如今确实青黄不接,最能打的那一批将领,李成梁、麻贵,已经病死的差不多了,年轻后辈又没有几个能打的。
如今出征讨伐女真,只能靠这群糟老头子撑场面。
“小国舅今日约我等前来,不知有何贵干?”
杜松是个直性子,刚落座没多久,便举起酒杯自顾自喝了几口,接着向郑养性开口询问道。
说实话,其实今天这场酒宴,杜松是不太想来的,因为他对郑贵妃一家并无多少好感,只是听闻其他将领都决定赴宴,自己不好显得太不合群,这才跟着众人一道前来。
见杜松如此不知礼数,郑养性颇为不悦,不过思来想去,他还是忍住没有发作,用手指了指身旁的程光阳,开口介绍道:
“这位是上科状元程复甫,如今在翰林院任修撰,今日本都督做东请诸位到此,一来是诸位即将开赴战场,本都督提前为大家庆功,二来则是应程复甫之邀,他有些重要的事,想亲自对各位说。”
“晚辈程光阳,拜见诸位老将军。”
程光阳缓缓起身,朝在场的几位武将拱了拱手,沉声道:
“今日晚辈冒昧与诸位老将军相见,不为别的事,乃是有一些重要的军情,想对几位老将军说。”
“哈哈哈……程状元,你不在翰林院抄抄写写,竟有空跑来掺和我们武夫的事,难不成是想投笔从戎吗?”
“嗯,我看程状元个头不小,若能到老夫帐下做个亲兵,倒也算绰绰有余。”
“得了,你别是看程状元生得清秀,动了什么邪念吧。”
见程光阳一介翰林文官,居然自称有重大军情要告诉自己等人。在座的一众武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程光阳见状,也不气恼,首先开口向杜松道:
“杜老将军,你的威名程某素有所闻,听说你当年镇守陕西时,与蒙鞑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鞑子皆称你为‘杜太师’,今日一见,老将军果然膀大腰圆、龙精虎猛。”
听到程光阳提起自己过去的辉煌事迹,杜松心中受用无比,笑着道:
“都是些陈年旧事,不提也罢。”
“晚辈不才,对辽东的地理有过研究,辽东其地,山峦极多,地形复杂,天气非常寒冷,不利于王师行军。”
趁杜松高兴,程光阳说到这里,将桌面上的酒菜推开,从袖中拿出一份地图,平铺在正中央——
这副地图,乃是他近日来凭借记忆,加上询问一些辽东籍贯的兴明社社员后,亲手绘制而成。
总体比较粗糙,不过拿来讲解,倒也足够了。
“诸位将军请看这份地图,届时王师入辽之后,首先自然是要加强防御,防止奴酋窥伺边境,故而依我之见,诸位到时候,多半会被安排到这几处带兵防御。”
程光阳说着,用手指了指开原、铁岭、懿路、沈阳,叆阳等地,继续道:
“届时佟奴儿哈赤发现这些地方兵马众多,防守严密,必然不敢来战,多半会采取避实就虚的手段,我认为对方极有可能会出兵进攻清河堡,诸位将军一定要想办法守住此地。”
“你何以如此肯定,对方一定会进攻清河堡?”
刘綎沉默了片刻,好奇道。
程光阳当然不能解释真实原因,只能硬着头皮道:“这些都是晚辈自己揣测的,未必就真的如此,几位老将军听个热闹就好。”
“你接着说,接着说……”
在场的一众将领,没几个人真的把程光阳的话当回事,唯有李如柏例外。
李如柏是李成梁的次子,如今虽说也一大把年纪了,但毕竟当年长期在辽东生活,对努尔哈赤是颇为了解的,听到这里,只感觉程光阳的分析很有道理。
于是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分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