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遥想神庙继统之初,主少国疑,社稷岂不危乎,然而神庙在位的前十年,我大明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翕然大治,这都是张太岳辅政的功劳啊。”
“张太岳当年于朝堂内外变法,虽对国家有大功,却也因此得罪了太多同僚,为群臣嫉恨,所以后来他病故之后,神庙才会被奸臣蛊惑,褫夺了他的一切恩荣,又派恶官前往江陵抄家,说起来,这完全是一桩冤案。”
程光阳说到这里,挺直身子,朝天启帝拜了几拜,表情严肃道:
“如今陛下既然锐意图治,愿意信任臣,支持臣变法,那么臣恳请陛下立刻下一道诏书,从今日开始,为张太岳洗刷冤屈,恢复张太岳的名誉!”
其实为张居正的遭遇打抱不平的声音,从万历中后期就开始出现了,程光阳并不是第一个。
比如楚党的领袖官应震,就曾在万历四十八年,给万历帝上过一本奏疏,名为《为救时旧相论定多年,仰祈昭雪沉冤以慰忠魂以开相业》,以此为张居正申冤,希望万历帝能为张居正平反。
奈何万历帝碍于面子,对自己当年犯下的过错,拒不承认,官应震所上的奏疏,自然是被留中不发。
如今轮到程光阳,他之所以也要给张居正平反,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他对张居正的遭遇确实比较同情,一个于国家有功的大臣,死后被剥夺名誉也就罢了,家也被抄了,长子张敬修还不堪受辱,投缳自尽。如此悲剧,实在令人唏嘘。
其二,如今东林党已被斗垮,接下来,程光阳将会率领兴明社、齐党、楚党,变法图强,改革弊政,这时候给当年主持改革的张居正平反,无疑非常具有政治意义。
其三,程光阳之所以给张居正平反,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考虑。自古变法者、改革者,因为得罪的人太多,往往到最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虽说如今有天启帝信任,程光阳相信,自己应该能有一番作为,可谁能保证皇帝会一直信任自己?谁又能保证,自己将来一定会平稳落地?
给张居正平反,其实是希望将来有人给自己平反。
“先生……朕心里当然是支持你的。”
听到程光阳要求自己为张居正恢复名誉,天启帝沉默了许久,小声道:
“可朕听说,张居正当年贪恋权势,夺情不去,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这些事好像也不假吧,此人虽有大功,其罪似也不轻呢。”
“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张太岳之罪,跟他的功劳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见小皇帝在这件事上,跟自己产生分歧,程光阳忍不住提高声音道:
“如今陛下倘若想重用臣,想变法图强,那就应该对外界展示姿态,如此才能让臣和臣下面那些帮手,相信陛下是真的支持我们,试问还有什么事比为张太岳平反,更能体现陛下的决心呢?”
“嗯……先生是朕的老师,我相信先生不管做什么事,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朕愿意听先生的话。”
天启帝思忖片刻,终于点了点头,昂首对程光阳道:
“这样吧,朕明日便下一道诏书,恢复张居正一切名誉,包括他生前的官职、谥号。还有张氏的子孙,朕会酌情赠予他们官职,先生认为如何?”
“陛下真乃圣主明君!我大明有陛下临朝,定会有重新复兴的一天!”
程光阳闻言,心中感动不已,连忙站起身来,再度向天启帝行礼。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故辅张居正,佐朕皇祖十载,肩承劳怨,力振纪纲,饬弛举废,其功甚大,虽以夺情及身后蒙议,眚不掩德,着礼部准复其原职,予其祭葬,恤荫子孙。钦此。”
在程光阳的力劝下,这一年的四月中旬,天启帝正式下诏,不但为神宗朝旧相张居正,恢复名誉,荫封对方的子孙,还在江陵一带,为对方立祠,定时派遣官员祭拜。
“陛下年纪虽轻,所行之事,却处处透着明君之风,真是难得啊。”
“时隔四十年,朝廷终于肯为江陵公正名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对于当年张居正的功劳,其实明朝的大臣们,基本都是心知肚明的,只是过去万历帝在位之时,很少有人敢说。
如今天启帝这封诏书一出,朝野上下,各级官员无不心生感动,争相称颂皇帝英明。
尤其是楚党官员。
张居正是湖广江陵人,在很多楚党官员眼中,对方就是楚人的骄傲。
当年张居正病逝,受政敌弹劾,被万历帝追责时,朝廷里不知有多少人跟风诋毁,只有许多湖广籍的官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私底下偷偷整理张居正的文集,一有机会就尝试为对方正名。
如今得知皇帝是听了程光阳的建议,才下诏给张居正平反,许多已经依附了兴明社的楚党官员,对程光阳越发钦佩。
心中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努力为兴明社效力,以回报程光阳的恩情。
…
四月下旬,天启帝在给张居正平反后,考虑到各部衙门无人理政,开始陆续着手,在朝廷内重新补官。
关于这件事,小皇帝最主要当然还是和自己的师傅程光阳商议,不过偶尔他也会听一听司礼监秉笔魏忠贤的意见。
毕竟程光阳不能像魏忠贤,可以每天都住在皇宫里,有时候天启帝对于该任命谁做什么官,心里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程光阳商量,便会让魏忠贤给自己出主意。
“魏大伴,这内阁的大臣,朕准备安排六个,可程先生之前只给朕推荐了三个人选,朕还想再添三个进去,你觉得应该让谁进内阁合适呢。”
“万岁,朝廷之事,按理说奴婢不该多言……不过奴婢认为,上次京察被东林党赶走的阁臣沈?,陛下不妨将他起复,此外还有吏部左侍郎顾秉谦、南京礼部侍郎魏广微,似乎能力都不错,陛下可以让他们也进内阁试试。”
眼看天启帝向自己询问内阁大臣的人选,魏忠贤简直求之不得,一面按捺着心中狂喜,一面把平日与自己结交的一些外廷文臣,推荐给天启帝。
天启帝对外臣不熟,心里也不知道该让谁进内阁,听了魏忠贤的话,并未多想,颔首道:
“好,那朕就按你说的,将这三人补入内阁。”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