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夫也觉得该麻烦对方,这要送礼。
还是要交代一番的。
小姨子没有见过大姐那小姑子。
他们两口子暂时去不了城里。
所以两口子提前回家跟张母说一声,就骑着自行车回了一趟娘家。
“大姐,姐夫.....”
叶小妹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怎么回来了,不过还是热情打招呼起来。
“小妹,恭喜你了。”
叶小妹顿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大姐和姐夫知道她考上这事。
“大姐,你知道了?”
叶大姐拉着叶小妹往屋里走, 一边说着,“你姐夫的大姐的小姑子在纺织厂上班,从她哪里得知的。”
啊?
这个叶小妹还真的没有去打听。
姐夫的大姐的小姑子。
她还以为纺织厂没有熟人,如今有认识的人了。
叶大队长他们下工回来,见到叶大姐和张姐夫。
知道他们的来意。
这吃了饭,就简单说起张姐夫的大姐的小姑子是纺织厂这事。
家里几个小的也知道这事了。
他们小姑姑考上了,要去城里当工人。
叶母也叮嘱了他们,不要出去乱说。
叶大姐和张姐夫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一番,两口子这才回了公社。
“娘,你说我们送什么?”
送什么?
“如今山里有蘑菇,要不去找一些蘑菇?”
叶小妹突然想到她大嫂,就喜欢吃山里那个蘑菇,烧汤,素炒。
“送一些菜再加上这蘑菇,我们本来就是农村人, 能有什么好东西。”
叶小妹知道家里也不富裕,何况三哥还没有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还需要花钱捞一个学徒亦或者买一个临时工的工作。
何况这工作是光耀哥来跟她说的,她自己考上了。
叶母叹息一声,家里的确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那鲍鱼还剩下一些,你带一些去。”
老大媳妇虽然邮寄了不少回来了,可这都多久了,还真的不剩下多。
“行吧!”
他们还去山坡找了不少蘑菇。
一大早上,才亮了一会儿,兄妹俩个吃了一个早饭,就骑着自行车出门了。
叶三哥骑着自行车往城里赶,他们先去了一趟张姐夫大姐的小姑子家。
张姐夫告诉他们地址,对于城里他们还是熟悉的。
“李姐,我是叶淑云。”
李副科长瞬间就知道来人是谁了。
这是她大嫂兄弟媳妇的小妹。
是高中生,成绩还不错。
“快进屋。”
叶小妹立即提着东西进屋了。
“你真的是太客气了。”
聊了两句,要上班了,李副科长就带着叶小妹去报到。
当纺织厂人事科的干事见李副科长带着昨天考第一名的叶淑云进来,还在猜测这人没有关系,没有想到,人家有关系。
叶小妹当然被分到财务科了,在李副科长科室上班,算工资核算方面的工作,这算是简单的财务。
这让叶小妹一怔,她没有想到,居然在她手底下工作。
“我顺便带你去街道办那边一趟。”
这是她大嫂兄弟媳妇的小妹,跟他们家也有关系。
“多谢李姐。”
而叶三哥这边,把自行车还给刘光耀。
“光耀哥,多谢。”
刘光耀又多问了两句,“去报到了?”
“恩,报道了,我姐夫的大姐的小姑子在纺织厂上班。”
如今刘光耀知道,很多单位都是亲戚的。
不意外的。
“那就好,你这边,我会继续帮你盯着情况的,一旦有消息,我会通知你的。”
“光耀哥,我这边不着急。”
又聊了两句,叶三哥就回学校了。
也不知道小妹那边能不能分到宿舍,如果分不到宿舍,就在纺织厂那附近租房子。
这一次他们来报名,爹娘给了他们二十块钱。
小妹那边只要有粮本,就能分到粮食,至于票,厂里应该会发的。
刘光耀第一时间,就把叶小妹考上这个消息写信邮寄出去了。
而刘苗苗这边,继续上课。
如今西瓜不说天天成熟一个,家里也是隔一天吃一个西瓜。
向老师出月子的时候,刘苗苗和杨嫂子等人都去送了满月礼的。
“向老师,这马上放暑假了,你什么时候回学校来上课?”
这天气越来越热了,她一天都要喝好几杯水。
何况这工作当初就是因为向老师知道她不会抢,才让她去代课的。
向老师还想要去找刘苗苗说这事。
没有想到刘苗苗会在这个时候提及。
“过两天可行?”
向老师这个工作干了两年了,压力还是挺大的。
“行,那我上了明天的课,后天就不去了。”
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刘苗苗没有一点压力。
一天六节课,这每节课都要去上课。
学校至少还要招两三名老师,才能轻松一些。
一周才有一天的假。
一天六节课。
从向老师这里回来之后,刘苗苗就跟家里人说了这事。
“娘,向老师才出月子,就要来上课了?”
刘苗苗点点头,“她出了月子,可以来上课了。”
这年代的女同志,能坐满月子都很少的,有的女同志也就当天生了,第二天就去上工的人也有。
“你想要去学校上课吗?我去帮你问问?”
刘苗苗立即出声道,“打住,我不想去上课,一天六节课,我要上六节课,六节课呀,站在讲台上面讲课,口干舌燥的,我不知道,其他老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但是我真的有一些坚持不了。”
六节课?
一天不是才六节课吗?
都要上六节课。
难怪苗苗不想去上课。
“行,那就歇着。 ”
刘苗苗松了一口气,生怕他们父子几个让她继续去上课。
“你不想去上班,我不会非要你去上班的。”
叶琛也没有想到,一天六节课,她全部都要上。
难怪苗苗不想去上课了。
终于不用去学校上课了。
“刘妹子,你不去上课了?”
刘苗苗就把自己不去学校代课这事说了。
“啊,我还以为妹子要继续去学校上课。”
去学校教书,一个月工资可不低。
“向老师出月子了。”
杨嫂子没有继续这个问题了。
“刘妹子,你家那玉米,是不是要吃嫩玉米了?”
嫩玉米?
“还要等几天,玉米才长了出来,太嫩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六零军嫂养娃:她嘎嘎乱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