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信息带来的寒意尚未在心头完全消散,沈墨的脚步却已在故宫幽深的巷道中变得坚定。匿名警告非但没有让他退缩,反而像一剂清醒剂,印证了他的探查已然触及了某些核心,搅动了暗处的波澜。“影噬将临”,无论是威胁还是提醒,都意味着他必须更快地行动起来。
他没有返回斫韵堂,那个地方在经历了多次风波后,难保不会在某些存在的注视之下。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且能提供足够庇护的环境,来消化奉先殿的发现,并尝试对青铜烙印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虚数石室,再次成为不二之选。
借着夜色掩护,他悄然潜入御花园,熟练地借助“星髓”与“窥月镜片”,在北斗星辉的指引下,再次开启了钦安殿前的星辉门户,一步踏入那片极光流转的独立空间。
精纯的星力与北顶之气瞬间包裹全身,如同回归母体,让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他没有浪费时间,直接盘膝坐在那幅由地面升起的立体星图前。
这一次,他的目标明确——不再仅仅是观察星图本身,而是要借助石室环境的加持,以自身为桥梁,引动铜质罗盘上的青铜烙印,尝试与奉先殿地底那枚土黄色光印,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遥指景山的古老封印体系,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他将铜质罗盘平放在膝前,双手虚按其上,指尖分别轻触罗盘的常规区域与那道崭新的青铜烙印。体内恢复了大半的星力开始以“星辉内照”法门缓缓运转,但这一次,循环的轨迹不再是单纯滋养己身,而是分出了一股精纯的支流,携带着他高度凝聚的“意”,缓缓注入罗盘之中。
意念的核心,不再是探索,而是 “溯源”与 “共鸣” 。他想象自身的精神化作一缕微光,沿着青铜烙印所指引的那条无形的“线”,逆流而上,穿过物质的阻隔,跨越空间的障碍,向着奉先殿地底那点青铜光泽,向着景山深处那苍凉意念与古老戾气的源头,发出探寻的波动。
起初,只有罗盘本身传来的、与紫禁城星槎网络节点的微弱共鸣。但随着沈墨意念的持续深入,以及石室内浓郁星力对罗盘青铜烙印的滋养,那道烙印逐渐变得灼热起来。
一种远比在奉先殿地下感知到的、更加古老、更加浩瀚、也更加破碎的意念洪流,如同决堤的江水,猛地顺着那无形的“线”,冲击着沈墨的心神!
不再是模糊的画面碎片,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近乎本源的 “意”的冲击!
他“看”到了——
不再是具体的景象,而是无数地脉龙气被强行扭曲、撕裂、镇压时发出的无声咆哮,是大地本身承受巨大力量时的痛苦战栗。
他“听”到了——
并非声音,而是一道蕴含着无上权威与决绝意志的敕令,仿佛自九天之上传来,言出法随,烙印虚空:“镇九幽,定龙蛇,万载不移!”
他“感觉”到了——
一枚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形态与材质的 “玺” 的虚影,并非实体,更像是由无数规则与能量凝聚成的符号,其上有山川地理,有日月星辰,更有一种统御大地、划分阴阳的磅礴意志。这“玺”的底部,似乎铭刻着一个他无法直视、无法理解的古老篆文,仅仅是一个虚影,就散发出让灵魂都为之冻结的威严与沉重。
九幽玺!
这个名字并非通过语言获知,而是直接烙印在他的感知深处,伴随着那枚玺印虚影的出现,自然而然地浮现。
这,就是景山深处那古老封印的核心真名!也是这第二卷故事标题的真正所指!
然而,就在沈墨的意识即将被这浩瀚古老的意念洪流彻底淹没,试图去触碰、理解那“九幽玺”虚影所蕴含的更多信息时——
“咔嚓!”
一声极其细微、却清晰无比的碎裂声,仿佛来自灵魂深处,又似来自罗盘本身,陡然响起!
膝前的铜质罗盘,那道崭新的青铜烙印边缘,竟然毫无征兆地蔓延开一道发丝般的 裂痕!与此同时,沈墨注入其中的那缕精纯星力与意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壁垒,被猛地反弹回来,夹杂着一股反噬的震荡,让他喉头一甜,险些再次吐血!
意念链接被强行中断!
那股浩瀚古老的意念洪流瞬间消退,如同从未出现过。石室内只剩下沈墨粗重的喘息声,以及膝前罗盘上那道刺眼的裂痕。
沈墨捂着胸口,脸色难看地盯着那道裂痕。不是因为罗盘受损而心疼,而是因为这裂痕所代表的意义——他的实力,或者说他目前对青铜烙印的理解和掌控程度,还远远不足以承载“九幽玺”这等层次存在的完整信息冲击!强行溯源,只会导致承载物(罗盘烙印)乃至他自身的崩溃!
这是一种保护机制,来自那古老封印本身,或者来自留下这青铜烙印的未知存在。
他失败了。未能窥得“九幽玺”的全貌,更未能解开其与景山封印、与明末怨念、与“星槎”传承之间的全部关联。
但,他也并非全无收获。
“镇九幽,定龙蛇,万载不移!”那道敕令般的意念,以及“九幽玺”这个真名,已经为他揭示了这古老封印的 目的 与 层次。
镇压的对象,是“九幽”(极深的地底世界或幽冥之所)与“龙蛇”(可能指代狂暴的地脉龙气,也可能指代某种以龙蛇形态存在的古老强大生灵或势力),而其目标,是“万载不移”!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力量!
这绝非明末那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所能布置。其源头,必然指向更加久远、更加辉煌强大的时代。结合守陵人“三代以上”的猜测,以及那苍凉意念中蕴含的、与华夏文明根基相连的气息,这“九幽玺”的来历,恐怕足以震动整个史学界。
而奉先殿下的地脉光印,以及那一点青铜光泽,则清晰地表明了,紫禁城的建立,与这“九幽玺”封印存在着直接且深刻的关联。整个北京城的风水龙脉格局,或许都受到了这古老封印的影响甚至支配。
明末的龙气怨念,不过是后来者,不幸(或者说必然)地撞在了这个巨大封印体系的枪口上,被叠加、被利用,甚至可能……被那古老戾气所侵蚀异化。
线索在此刻,似乎串联起了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令人心悸的轮廓。
沈墨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抹去嘴角渗出的血丝。他小心地拿起膝前的铜质罗盘,看着那道细微却真实的裂痕,眼神复杂。
前路依旧被浓雾笼罩,但他已经触碰到了雾中巨兽的鳞爪。知道了它的名字,感知到了它的庞大与古老。
接下来的路,不再是盲目的摸索,而是有了明确的、 albeit 极其艰难的目标——理解“九幽玺”,并找到与之安全沟通,乃至在必要时,助其稳固,或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危机的方法。
这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更渊博的知识,或许……还需要找到其他与“九幽玺”相关的碎片或记载。
他将受损的罗盘小心收好,目光再次投向立体星图。星图上,代表景山的那个暗红节点依旧刺眼,但此刻再看,却仿佛能感受到其下那枚沉睡的“九幽玺”所散发出的、横贯万古的沉重呼吸。
离开虚数石室时,外界已是晨光熹微。沈墨站在钦安殿前,感受着与昨夜截然不同的、充满生机的清晨气息,心中的沉重却并未减少。
他摸出手机,看着那条匿名警告,沉吟片刻,没有回复,也没有试图追踪。
他知道,无论是“索影者”,还是发送信息的神秘人,迟早都会再次找上门来。
而在那之前,他必须尽快让自己变得更强,并找到下一个突破口。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故宫的深处,投向了那些收藏着无数典籍秘档的馆阁殿宇。
或许,答案就藏在某卷被遗忘的古老档案之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