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杨小宁是骂骂咧咧地被赶出了刑部大堂。
他本不敢对徐公公无礼。
这位老太监打小就跟皇帝一起长大,身份非同一般。
据说徐公公年轻时,还跟着没登基的李彻三天两头逛青楼,那时候他身体还完好;
也正是那时候,李彻还传过“老四说老三的老二老大了”的玩笑。
没错,徐晃当年在李彻的亲军护卫里排第三,只是当年那十二名护卫,如今只剩他一人,其余的都在建国战争中战死了。
或许是“老二老大了”遭了天妒,后来他在战场上受了伤,丢了男人的根本。
杨小宁本没胆子骂他,可徐公公千不该万不该,竟踢了他的屁股。
那可是早上刚挨过板子的屁股!
这一下,杨小宁彻底炸了,什么“老畜生”“老牲口”“老乌龟”“老王八”“老狗”全骂出了口,唯独不敢说“老阉货”。
结果就被撵出来了。
事到如今,也没人再追究。
毕竟杨小宁是实打实的受害者,赵磊干了那么多罄竹难书的恶事,就算被康蕊刺死,也算是替天行道。
更何况,陛下都已经罚过康蕊了,杨小宁还替她挨了板子,还能再追究什么?
赵国公赵凯旋如今成了京都的笑柄,他连杨小宁都不恨了:
第一个恨的是自己的夫人,第二个是康蕊,第三个竟是张日堂。
他的国公之位是从父亲手里承袭的,可他既不会打仗,也不爱舞枪弄棒;
虽喜好舞文弄墨,却不敢参加科举。
生怕一个国公最后名落孙山,丢了脸面。
最后只能憋屈地在太常寺任职,当着从五品的寺丞,操心寺里的日常琐事。
既然没法在武将路上保住国公荣耀,他就打算走文官的路子,所以对儿子赵磊格外器重,连庶出的几个儿子,也都享受到了最好的教育资源。
他恨夫人,是因为夫人不仅处处不给庶出儿子出头、学习的机会,还一味娇纵赵磊;
赵磊在外面做了那么多恶事,甚至成了二世祖纨绔们的领头人,他竟一无所知。
全是夫人瞒着他。
是啊,连给自己戴绿帽子都能瞒住,瞒个儿子为非作歹,岂不是轻而易举?
恨康蕊就更不用说了,杀子之仇。
无论自己儿子多顽劣、多逆道、多人神共愤,也轮不到康蕊把他一枪戳死,还钉在牌坊柱子上。
至于张日堂,纯属活该,谁让他得意忘形,骂人没收住嘴?
赵国公认定,是张日堂没查明真相,才让儿子被放出大牢,最后遭了刺杀。
他绝不肯想,当初是自己求着陛下放的人;
也不肯想,就算不放人,等查明真相,他儿子也未必能活。
他总觉得,只要杨小宁没死,查明真相后他还有转圜的余地。
大不了求人,求杨小宁放过,儿子就能活;能活,就有希望。
可现在,什么都没了:
儿子没了,夫人给自己戴绿帽,小妾被儿子染指,他连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都不敢想。
这起案子最后被整理成册,送进宫中请陛下圣裁;
就连那些二世祖公子哥的笔录,也一并送了进去。
回到靖王府,杨小宁趴在床上,哼哼唧唧地让杨军给自己上药。
“军子,你今年都三十了吧?跟着我也有十年了,要不我给你说个媳妇?”
通过原主的记忆,杨小宁知道,杨军和来福虽是他的护卫,却都是能为他豁出性命的人。
尤其杨军,还被他爹杨破山赐了杨姓。
要不是了解自己爹的脾气,他都要怀疑杨军是杨破山的私生子了。
当然,他没真怀疑过,杨破山要是有私生子,早他娘的自己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了。
杨军手里的药巾轻轻按在杨小宁的伤处,又刻意控制着力道,漫不经心地说:
“少爷,宜春楼的小香秀,前几日被南阳伯那老秃瓢赎身带走了。”
杨小宁皱起眉头:“那你咋不早点把她赎回来?”
杨军叹了口气:“得三千两呢,我哪有那么多钱?何况我之前跟小香秀混熟了,她都不收我银子。”
杨小宁由衷佩服:能在青楼白嫖,杨军也算是个人物了。
“那咱们改天去南阳伯府,把人抢回来得了?”
杨军摇摇头:“不去不去。抢回来还得养着,不划算。
过几天我潜进南阳伯府探探,看看能不能努努力,给南阳伯‘生’个孩子。”
“卧槽!”杨小宁发出一声惊叹,“可你没媳妇总归不是事儿啊,咱再琢磨琢磨。”
杨军已经上完药,帮他盖好被子,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
“没事,媳妇嘛,蹭左邻右舍的就行。”
这可真是离了大谱!
杨军还说,他才不学来福,来福竟喜欢上了宣威侯府段鸿娟大小姐身边的丫鬟。
杨小宁的记忆突然涌上一段片段,连忙问:“等等,段府?就是宣威侯府?”
杨军看着杨小宁使劲回忆的样子,心里暗叹:
少爷落水死而复生,怕是真伤了脑子。
言行怪异不说,连段府都忘了。
他点点头:“对,就是宣威侯府的段鸿娟大小姐。她身边的丫鬟,好像叫夏竹,又好像叫红果,记不太清了。”
杨小宁梳理着记忆,越梳理,心里越忍不住冒“卧槽”,最后竟忍不住扇了自己一嘴巴:
“没看出来啊,原来这‘活畜生’还是个大舔狗!”
杨军默默转身,轻轻带上房门,找到常伯就说:
“常伯,少爷大抵是病得不轻,刚刚还自己扇自己嘴巴。”
常伯一听,当即大喊:“来福!带人!把全城的郎中都给我请来,快!”
请郎中,尤其是没钱还得请郎中这种事,来福最熟了。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靖王府八十名护卫就在来福的带领下骑马冲出府邸。
没错,又是带着刀去“请”人的。
眼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丫鬟小桃正指挥着下人拆王府里的丧葬装扮。
来福还没回来,府门口却来了一群人,常伯亲自去接待,最后客客气气地送了走。
靖王府啥时候这般低声下气过?
自然是债主上门讨债的时候。
刚刚来的十几号人,全是来要债的。
杨小宁刚好看到常伯唉声叹气,非要问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
结果一问,心里更闹心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