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的杨小宁又研究改善起了菜籽和大豆榨油的方法。
香皂的制作势必会用到大量的动物油脂,而这个时代百姓所用的食用油还大部分是猪油或羊油为主。
为了扩大食用油的选择性,不让制作香皂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只能改善植物油的榨取方法,从而提高出油率降低植物油价格。
午后,来福拿来了一万五千两的银票,说是沈济舟打发人送来的。
来人是个小厮,放下银票就走了,门都没进。
这就让杨小宁准备好了香皂方子没有送出去。
杨小宁感叹:“还真就把小爷当成要饭的了。”
回想今天一天的事情,先是皇帝不像以前那样愿意和他多聊,接着又是沈济舟用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杨小宁一直在思考,心道:难道是因为我突然掌握了这么多这个时代没有的技术让他们多想了?
可是不对啊,他们明显就是一副不感兴趣的模样啊。
对于这一点,杨小宁也被常伯和杨军还有来福问过。
他告诉常伯是因为自己灵魂离体三天,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看到了这些东西。
讲述的活灵活现,将常伯哄的一愣一愣的,常伯非要说那是仙界。
面对杨军和来福,杨小宁当着常伯的面忽悠他们,都是书生看的。
原身杨小宁确实是识字的,并且读书还读了好些年呢。
这就造成了常伯请来了教书先生,杨军和来福两人学的最积极。
只有馒头曾经问过杨小宁:“少爷,您骗他们两个,是不是就是要他们多读书。”
杨小宁嘴硬:“我没骗他们,你也要识字读书。”
馒头不信,最后差点让杨小宁打屁股,勉强信了。
大概是杨小宁忘了,他在馒头刚来的那几天,各种嫌弃王府的东西。
比如洗脸时候说毛巾不好用。
吃饭的时候说物资缺很多味道一般般。
睡觉的时候说怀念乳胶床垫。
无聊的时候说手机电脑。
写各种方子的时候说电脑手机可以搜索,还说中性笔不好造。
还说马车跑的慢,怀念汽车。
只不过这几天不念叨了而已。
王府的人把杨小宁有时候怪异行为只当是被冷水激了,也不怎么关注。
馒头可不是王府老人,她刚来,小心翼翼伺候着杨小宁,当然也会细致的观察着杨小宁。
她都在宣威侯府待了两年了,达官显贵的生活也都了解了不少。
也算是有点见识的。
但杨小宁有时候讲的东西说的话,她是一点都没听过。
虽然不理解,但她不多想,只知道少爷对她很好,整个王府的人都对她很好。
杨小宁今日的疑虑没人给他解惑。
好在日子过得极其充实,容不得他去想太多。
但是第二天一早,他还在疑虑陛下和沈济舟对他的态度为何那么奇怪。
杨小宁决定今天得以给沈济舟送方子为由堵着他好好聊聊,不行就进宫堵陛下,大不了挨板子。
他才起床不久,正在吃早饭呢,就被一个小太监传旨叫到了宫里。
然后就被安排在御书房门口等待着陛下下朝。
而这个时候的朝堂上,由李彻亲口说出:“两个月前,北关遭到关外蛮子叩关,来敌不到两万人,被靖王击退。
敌人退走后,有小股敌人天天骚扰边关。
一个半月前,靖王率六千将士出关追击不到两千人的小股敌人。
在靖王追击出去第二天,近六万敌军再次对北关发动攻击。
北关将士们奋勇杀敌,战斗持续三天,敌军被打散溃逃,北关大胜。
但是追击出去的靖王以及六千亲卫营将士们至此了无音讯。”
朝堂上顿时乱哄哄一片。
三声鞭响,朝堂安静。
李彻继续道:“二十二天前,敌人往北关送了消息,他们称靖王和六千将士中了他们埋伏,早已全军覆没,尸首都喂了狼。”
李彻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北关送来消息是在半月前,当晚朕就召集了三省及六部众臣商议,同时当晚就派出悬剑司司卫前往北关核实。
昨日,核实结果出来了,北方众多国家和部落,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这就意味着靖王并不是敌人所说的被灭了,而是突围了……”
所有朝臣议论纷纷,就北关现在的防务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李彻让大家畅所欲言。
令人心寒的一幕出现了,除了几位最先跟过杨破山的将军提出派兵出关寻人。
其余朝臣们都在关心缺了大帅,并且现在驻军只有不到四万的北关能否保证边关安宁。
原本满编共四万八的北关六大营,因为这一次战争减员到三万九千多人。
虽然留下了敌人三万多具尸体,但北关的损失不可谓不大。
现在要做的就是立刻选出大帅人选,同时增兵支援驻扎。
兵部尚书尚书蔡志伟出班提出:“陛下,臣推荐靖王府大公子杨修崖担任北关大帅一职。”
此话一出,尤其是兵部老大说出来的,朝堂上不少人默默点头。
毕竟现在还真就是杨修崖接任北关大帅好似最为合理。
但是曹志伟接下来的话让整个朝堂瞬间安静:
“北关军伍均有其父所统领,杨修崖接管起来会更加方便。
加之杨修崖本就在北关随父驻守多年,可以说是在北关长大,对杨家军更为了解,接任北关大帅必定众望所归。”
杨家军,可不是杨家将。
杨家将是将领,需要打仗的时候派兵给你,你来指挥领导打仗即可。
但杨家军就不同了,意味着整个北关驻守的军伍都爱靖王杨破山私军,现在老爹失踪,就该由儿子接手。
坊间确实有人称北关将士为杨家军,但这个称呼从来没有在朝堂上出现过。
今日第一次出现,震的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李彻面如黑铁,太子李振山站出来指着蔡志伟鼻子就开喷:
“蔡尚书,北关将士为朝廷所节制,怎在你嘴里就成了杨家军了?
况且将士们刚刚打退敌人,你就扣了这么一大顶帽子,到底是何居心。”
蔡志伟向太子抱拳继续道:“北关将士自十年前杨破山担任大帅以后,何时听过兵部的命令。
如此重要的边军说裁撤就裁撤,兵部派去的将领基本都被安排坐了冷板凳,干不了三月要么被逼走,要么就只能清辞。
靖王更是随意决定麾下将士们升迁或降职。
以上种种难道还不能表明北关将士们实际就是杨家军吗?
何况当初靖王接任北关大帅时候就带走了京都大营一万兵马。
虽然这一万人本就是开国前就跟随他的人。
但是到达北关后他不将一万人打散编入各个大营,还直接起名亲卫营。
时至今日,北关常驻五万四千军伍,但军饷却是按照十万人拨的呀。
原本十五个大营九万人,被改为六大营四万八千人,亲卫营一万裁撤到六千,六大营名字都是靖王重新起的。
还有……”
“够了”李彻暴喝打断:“蔡志伟,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皇帝没有叫蔡大人,也没叫蔡尚书,更没叫他的爵位安定侯,证明皇帝现在已经非常生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纨绔世子洗不白,继续摆烂不当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