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4月中旬,沧溟岛的阳光虽暖,却照不散百姓心头的阴霾。海域冲突和贸易受阻的消息传开后,北港镇的工厂里,工人干活没了往日的劲头;南坡镇的渔村里,即便有巡逻艇护航,不少渔民还是不敢出海;沧溟镇的集市上,百姓开始囤积粮食和日用品,商铺的物价也悄悄上涨。
林彻深知,人心是沧溟岛的根基,根基不稳,再难的坎也迈不过去。他决定从民生和就业入手,一步步稳住局面。清晨,他带着周明轩和财务处的人去了沧溟镇的集市,刚走到入口,就看到几个百姓围着粮摊争执。
“老板,昨天还是一毛五一斤,今天怎么就涨到两毛了?你这是趁机抬价!”一位大婶拿着布袋,气得脸色发红。
粮摊老板一脸无奈:“我也没办法啊,最近货物运不进来,我这也是高价进的货,不涨价要赔本的!”
林彻走过去,拍了拍粮摊老板的肩膀:“王老板,咱们认识这么多年,你该知道岛上的规矩,乱世不许哄抬物价。”
王老板看到林彻,连忙起身:“岛主,我也是没办法……”
“货源的事我来解决。”林彻高声对周围的百姓说,“政务厅已经和毛熊谈妥,三天后会有三船粮食、布料和日用品到港,全部按原价供应。另外,每户人家凭户籍本领一张补贴券,买民生用品能便宜两成,补贴的钱由政务厅出。”
百姓们听到这话,顿时炸开了锅,脸上的焦虑散去不少。“真的?那太好了,不用再抢粮了!”
“多谢岛主,这下心里踏实了!”
林彻又走到旁边的日用品摊,对摊主们说:“要是大家手里的货快卖完了,直接去政务厅登记,我会让贸易部统一调配货源,绝不会让大家断货,也不会让大家亏本。”
安抚好集市的百姓,林彻又去了南坡镇渔村。岸边停着几十艘渔船,渔民们围在一起愁眉不展,老渔民李大爷看到他,连忙迎上来:“岛主,昨天虽然有巡逻艇护航,但大家还是怕遇到那些不明船,今天没人敢出海。”
“我知道大家害怕。”林彻指着远处海面上的护卫舰,“今天我让赵队长加派了一艘护卫舰,还让招募的渔民水手跟着巡逻,他们熟悉这片海,一旦有情况能及时应对。”他顿了顿,又说,“凡是今天出海的渔民,政务厅额外补贴一成捕鱼收益,要是遇到损失,全部由岛上赔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加上有护卫舰护航,几个年轻渔民率先站出来:“岛主,我们去!家里快没鱼吃了,总不能一直耗着!”
李大爷也点了点头:“我也去,活了大半辈子,还能怕那些毛贼?岛主都这么为我们着想,我们也得为岛上出力!”
很快,十几艘渔船升帆出海,护卫舰跟在旁边护航,渐渐消失在海平面。林彻看着渔船的背影,对渔村负责人说:“每天统计出海的渔船和收获,补贴当天就发到位。要是有渔民受伤或渔船受损,第一时间联系医疗和维修部门。”
处理完渔村的事,他又赶回北港镇。机械加工厂里,新的订单已经到了——毛熊急需的军用摩托车配件,虽然数量不多,但能让工厂维持产能。厂长迎上来汇报:“岛主,毛熊的配件订单我们能接,就是缺几个熟练的机床技工,之前的老技工都调去矿场了。”
“我让工业局从其他工厂抽调,今天下午就到。”林彻走进车间,看着正在忙碌的工人,高声说,“告诉大家,毛熊的订单只是开始,贸易部已经在和中立国瑞士谈,他们愿意帮咱们中转货物到欧洲,只要咱们按时交货,订单很快就会多起来!”
工人里有人喊道:“岛主,我们相信你!一定好好干活,不拖岛上的后腿!”
当天下午,林彻在政务厅召开全岛动员大会,通过广播向所有百姓传达部署:一是扩大工业护卫队规模,从工厂和渔村招募青壮年,既解决就业,又强化防务;二是开通“民生通道”,由政务厅统一调配物资,杜绝物价上涨;三是启动“以工代赈”,让暂时没活干的工人参与军港扩建和道路维修,工资按正常标准发放。
广播播完后,全岛的气氛渐渐好转。北港镇的工人们主动报名加入工业护卫队,南坡镇的渔民每天按时出海,沧溟镇的商铺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物价也慢慢降了下来。
而对外,周明轩也传来了好消息:“岛主,毛熊答应了咱们的条件,原油供应延长三个月,还同意借两艘护卫舰,下周就能到港。瑞士那边也初步谈妥,他们愿意帮咱们中转货物,就是要收一成的手续费。”
“手续费没问题,只要能打开欧洲市场。”林彻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意,“你尽快和瑞士签合同,第一批中转的发电机和摩托车配件,三天后就装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建国了,怪谁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