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晨光刚漫过灵脉院的墙头,村级启蒙班的木门就被推开了。阿梅提着装着教材的布包走进来,看着满院席地而坐的孩子 —— 最小的才五岁,手里攥着母亲缝的布笔;最大的十二岁,是帮家里种灵稻的半大少年,他们都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阿梅手里的《灵气力学三讲》样书,像盯着稀有的灵晶。
“灵根普查后,乡亲们都想让娃学格物,光灵脉院的学堂根本装不下。” 阿梅将样书放在石桌上,指尖拂过封面的双螺旋纹路 —— 这是程明特意设计的,让孩子从小就眼熟灵根基因的符号。她身后的墙上,用炭笔写着 “1+1=2”“灵稻亩产三石”,这些基础算学题,是程明要求每个启蒙班必须教的第一课。
为了让所有凡人都能上学,程明和自治议会用了半个月,搭建起覆盖青州的 “格物学堂体系”:村级设启蒙班,教算学、识字和基础灵具认知,校舍多是改造的世家废弃马厩或祠堂;镇级设进阶班,加授灵气流动原理、简易灵根感应训练,用的是矿洞改造的宽敞厅堂;州级则设研修班,专门培养师资和灵根激活指导员,就设在灵脉院旁的旧赵家书院。
“阿梅老师,今天还教‘灵水怎么流’吗?” 五岁的小豆子举着布笔,他上次听阿梅讲 “灵气像渠水,顺着地势走”,回家就帮父亲修了灵稻田的水渠,还真多浇了半亩地。
阿梅笑着点头,翻开样书:“今天教‘灵气怎么推磨’—— 你们看,这外骨骼的关节,就是靠灵气推着转的,就像咱们村的石磨,得有驴拉才动。” 她用树枝在地上画外骨骼的齿轮,又画石磨的磨盘,孩子们听得入了迷,连窗外路过的老农都停下脚步,凑在窗边听。
学堂体系能快速落地,靠的是多元的师资。阿梅是格物科初试第一,负责教基础科学;王铁山带着几个筑基农民,教实践课 —— 怎么用算学算灵田收成,怎么靠外骨骼锻炼灵能;甚至连之前的低阶修士李默,也主动来镇级班任教,他厌倦了世家的压榨,想让凡人也能 “明明白白修炼,不被忽悠”。
“以前世家修士教修炼,都藏着掖着,说‘天道机密不可泄’,其实就是怕咱们学会了,抢他们的资源。” 李默在进阶班讲课,手里拿着灵能检测器,“今天我教你们看灵能波动 —— 这指针跳得快,说明灵气足,适合修炼;跳得慢,就去灵草多的地方待着,木系灵气能补…… 这些道理,其实一点都不‘机密’。”
而整个学堂体系的核心,是程明和洛清羽编写的首期教材《灵气力学三讲》。为了让凡人能看懂,他们没写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农耕、锻造这些日常场景当例子:讲灵气压强,就说 “灵稻穗越沉,压得稻秆弯得越厉害,灵气越足的东西,压得灵能指针偏得越多”;讲能量转化,就提 “烧灵柴能煮灵米,烧灵晶能驱动外骨骼,都是灵气变‘力气’”;连最复杂的星核能量,也用 “像冬天的炭火,能烤暖身子,也能点燃柴火,星核能激活灵根,也能驱动女娲针” 来解释。
教材印刷那天,灵脉院的印刷坊外挤满了人。程明原本只印了五千册,没想到消息传开,百姓们从七州赶来,有的背着灵米,有的提着布帛,有的甚至抱着刚编好的竹筐,都想换一本教材。
“程圣师,给我一本!我儿子在启蒙班,我也想跟着学,帮他记笔记!” 张老汉挤在最前面,手里攥着攒了半个月的灵晶,这是他原本想换灵种的,现在却想先换教材。
“我也要!我是锻工,想看看能不能用灵气改改锻造炉!” 老刘扛着一把没打完的灵锄,他之前听阿梅说 “灵气能让铁变软”,一直想试试。
五千册教材一上午就抢空了,没抢到的百姓不肯走,围着印刷坊喊:“再印点!再印点!” 程明看着百姓们渴望的眼神,当即决定加印一万册,还让工匠们加班加点,连夜里都点着萤石灯赶工。
柳苍澜派来的奸细想破坏印刷坊,偷偷在油墨里加了杂质,结果被负责印刷的老农发现 —— 老农之前在赵家的墨坊当过学徒,一摸油墨就知道不对,当场揪出了奸细,还笑着说:“咱们现在学了格物,不是以前那么好骗的了!想毁教材?没门!”
加印的教材刚运到村级启蒙班,就被孩子们抢着传看。小豆子抱着教材,趴在石桌上,用布笔照着上面的图画画外骨骼;大一点的孩子则跟着阿梅念:“灵气像流水,顺着沟走;灵气像风,能吹转磨……” 声音清脆,传遍了整个村庄。
而在青州城外的山路上,几个冀州的代表背着刚换到的教材,脚步轻快地往回赶。他们要把教材带回冀州,也要把青州的学堂体系学回去 ——“咱们也办格物学堂,让冀州的凡人也能读书,也能学格物!”
程明站在灵脉院的高台上,看着百姓们捧着教材的模样,又望向远处学堂里传来的读书声,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最初在清溪村,阿草拿着草剑问 “怎么才能保护家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凡人正在通过知识找到答案。
“义务教育,不是只教‘读书写字’,是教大家‘明事理、辨规律’。” 洛清羽走到程明身边,她右臂的晶体化纹路因最近忙着编写教材,又淡了些,“以前世家靠垄断知识和灵根,让凡人听话,现在咱们把知识给出去,把灵根激活的方法教出去,他们就再也没法随便压迫凡人了。”
程明点点头,看向手里的《灵气力学三讲》,封面上的双螺旋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光。这本薄薄的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打破世家文化垄断的武器,是凡人站起来的 “底气”。
夕阳西下时,青州的每个村庄都能听到读书声。村级启蒙班的孩子在念算学题,镇级进阶班的农民在讨论灵气感应,州级研修班的师资在研究灵根激活方案。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新的战歌,宣告着修真界的文化格局正在改变 —— 知识不再是世家的专属,义务教育的火种,正在青州的土地上燎原,也终将照亮整个修真界。
而在玄天剑宗,柳苍澜看着手下送来的《灵气力学三讲》,气得浑身发抖。他翻着教材里通俗的例子,看着上面 “凡人亦可学格物” 的批注,突然意识到,程明最可怕的不是雷火筒,不是灵根激活技术,而是这看似普通的义务教育 —— 它正在让凡人觉醒,让世家的 “天道特权”,彻底失去立足之地。
但此刻的青州,没人再在意柳苍澜的愤怒。百姓们捧着教材,在学堂里学习,在田埂上实践,在工坊里尝试,他们用格物知识改变生活,也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即将到来的、更广阔的修真界变革,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