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泉城外的临时研发基地里,风卷着沙粒拍打在金属屋顶上,发出“噼啪”的脆响。叶岚趴在实验台前,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全息投影里跳动着晶能发动机的运行数据。她身后的凯瑟琳正用扳手拧紧一台温差测试箱的螺丝,金发被汗水黏在额角,却依然专注。
“又失败了。”叶岚揉了揉眉心,投影里的红色警报格外刺眼——第七台原型机在沙尘环境下运行三小时,散热口被沙粒堵塞,核心温度飙升到临界值,最终停机。
凯瑟琳放下扳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灰:“西部这破地方,沙子比子弹还狠。普通发动机的密封结构根本扛不住,得换纳米涂层。”她指了指墙角堆着的灰色粉末,“我让陈默从废城里扒拉来的纳米陶瓷粉,耐高温、抗腐蚀,试试?”
叶岚眼睛一亮,调出材料参数:“这粉末的分子结构是……”她突然顿住,指尖泛起淡金色微光——【万物解析】能力自动解析着粉末成分,“碳化硅掺杂氧化铝,晶格结构紧密,孔隙率低于0.1%。理论上能阻挡99%的沙尘颗粒。”
“那就试试。”凯瑟琳拿起喷枪,将纳米粉末均匀喷涂在发动机散热口,“老毛子在极地用的密封胶,就是这玩意儿改良的。”
两小时后,第八台原型机被推进沙尘模拟舱。舱门关闭的瞬间,外部鼓风机扬起漫天黄沙,细密的颗粒如雾般渗入。叶岚盯着监控屏,心跳随着倒计时加速:“10分钟……20分钟……”
“温度稳定!”助理突然喊道。监控屏上,发动机核心温度始终维持在85c,散热口的沙粒被纳米涂层弹开,仅零星几颗附着在表面。
“成功了!”凯瑟琳拍了拍叶岚的肩膀,“接下来是温差问题。”
西部的昼夜温差能达到50c——白天地表温度60c,夜晚骤降至-10c。电子元件在这种环境下极易因热胀冷缩开裂。叶岚调出另一组数据:“上次测试的芯片,在-10c时出现了焊锡断裂。”
凯瑟琳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块:“这是我从旧时代卫星残骸里拆的‘记忆合金’。”她将金属块放入温差箱,设定温度从60c骤降至-10c。金属块表面泛起波纹,却没有变形。“记忆合金能自动恢复形状,用它做芯片支架,应该能扛住温差。”
叶岚点头,立刻用【万物解析】优化支架结构:“支架内部加蜂窝状缓冲层,减少应力集中。”她敲下最后一行代码,将设计图发送给机械组,“今晚之前,做出十组样品。”
与此同时,基地另一角的通讯测试区,艾米莉亚(夜莺)正对着电脑皱眉。她的耳机里传来刺耳的电流声,屏幕上的信号强度条忽高忽低:“地下矿脉的电磁干扰太强了,普通天线根本收不到信号。”
“试试相位调制。”叶岚走过来,调出一段波形图,“用晶能波动抵消干扰频率。”她指尖轻点,全息投影里,干扰波与晶能波相互缠绕,最终抵消成平稳的直线。
“这需要定制芯片。”艾米莉亚摸着下巴,“现有的通讯模块太小,装不下这么复杂的电路。”
“我来改。”凯瑟琳接过设计图,“把记忆合金支架缩小,嵌入芯片内部,腾出空间。”她拿起刻刀,在金属板上刻画出精细的纹路,“三天后,出样机。”
深夜,研发基地的灯依然亮着。叶岚趴在桌上打盹,凯瑟琳揉着酸痛的腰,看着墙上的进度表——防沙尘发动机、温差芯片、抗干扰通讯,三项关键技术已完成80%。
“凌城主来了。”通讯兵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众人立刻起身,只见凌夜穿着深灰色风衣,站在门口,【时空之心】的微光在他指尖流转。他扫过实验台上的原型机,目光落在凯瑟琳手中的记忆合金芯片上:“这就是西部需要的技术?”
“还差最后一步。”叶岚揉着眼睛,“但已经能用了。”
凌夜点头,走到温差测试箱前,亲手启动了第十台原型机。屏幕上的温度曲线平稳起伏,从60c到-10c,再回升到60c,芯片始终正常运转。
“很好。”他的声音沉稳,“西部不是温室,我们的技术必须能‘野’着长。这一步,你们走对了。”
凯瑟琳咧嘴一笑:“城主放心,等这批设备运到西境哨站,保管让那些沙子和寒风都老实点。”
叶岚补充道:“还有通讯抗干扰,下周就能给‘影卫’小队换上新模块。到时候,就算议会残部用电磁脉冲,我们的指令也能准时传达到。”
凌夜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风卷着沙粒掠过他的发梢。他知道,技术适配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是让这些“实验室里的成果”,在西部的狂风、沙暴和极寒中,真正成为守护黎明城的盾牌。
“明天,把所有设备装箱。”他对凯瑟琳说,“龙队的人会在三天后到深泉城,这些技术,该派上用场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