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主力舰队踪迹现,全域防御升级忙
深空预警网的监测屏上,一片由三千余个光点组成的“乌云”正以0.3倍光速碾过星海,引力波图谱在屏幕上掀起狂涛般的涟漪——噬星族主力舰队,这个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比预期提前一年破开1光年预警圈,前锋舰艏已触及太阳系的边缘。指挥中心的倒计时牌开始跳动:180天,它们将兵临柯伊伯带。
全息沙盘前,各国代表的身影被数据光流切割得支离破碎。王鹏的手指重重点在“品”字形舰群的三维模型上,金属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三个集群各有一千艘战舰,目标直指地球、月球、火星。天蛾推演了百种拦截方案,最高成功率仅58%——我们的火力网,还缺一把能劈开洪流的剑。”
吴昊的指尖在防御蓝图上划出三道炽痕:“柯伊伯带的量子地雷密度要翻番,再嵌入五百个‘空间褶皱发生器’,让他们的瞄准系统变成近视眼;月球的星核炮集群加装反物质增程模块,把射程从五百万公里拉到一千万,在他们踏入太阳系前就扒层皮;‘盘古’号必须提前试航,十门双联装主炮的协同攻击,得在三个月内形成战斗力。”
734的触须如银蛇般扫过数据洪流,复眼投射出“奇点炸弹”的三维解构图:“泽尔调集了两百艘星梭战舰,携带的奇点炸弹能炸出微型黑洞,持续啃噬他们的能量护盾。但这种武器产能极低,目前只有三百枚,必须像手术刀一样用在动脉上。”
兵员缺口像道裂开的伤口,在沙盘上投下阴影。李将军调出退役军人数据库,两千万条记录在屏幕上滚动:“从空军和海军里挑,三个月速成训练。天蛾的智能辅助系统能帮他们快速上手无人机和辅助武器,战斗力至少能达到正规军七成——哪怕是填进去的血肉,也得让敌人啃着硌牙。”
地球的防御网正从地下到太空层层收紧。各大城市的地下掩体完成最后浇筑,钢筋混凝土的厚度足以硬抗千吨当量冲击波;雷云防空系统与卫星组成天罗地网,算法每秒钟更新百次拦截轨迹;五万吨纳米清除剂在全球布点,一旦“星尘”纳米集群飘落,一小时内就能织成消杀大网。
“大鹰帝国的军工企业还在卡脖子。”张局长调出的供应链图谱上,特种合金的输送管道标着刺眼的红色,“他们的议会在吵‘保留实力’,连月球基地急需的装甲板都拖着不发。”
吴昊的眼神冷得像柯伊伯带的冰陨石:“天蛾扒出了十二家向阿尔法星系倒卖材料的企业,证据已经发给反对党——让他们在议会里先打场内战。另外,通知稀土供应商,给大鹰帝国的配额暂停——想要合金?拿曲率引擎的冷却技术来换,少一个齿轮都不行。”
180天的倒计时,成了太阳系的脉搏。柯伊伯带的工程舰像工蚁般穿梭,量子地雷在陨石间闪烁着幽光;月球工厂的熔炉吞吐着烈焰,星核炮的炮管每天延伸三米;“盘古”号的船坞里,反物质引擎试机的蓝光刺破黑暗,照亮了船身上“人类之光”四个大字。
吴昊站在舷窗前,地球的蓝色弧线在星海中浮沉,像枚脆弱却倔强的蓝宝石。天蛾的电子音带着金属共鸣的凝重:“泽尔战史记载,主力舰队的母舰藏在集群中央,搭载着‘星尘’总控制器——那是蛇的七寸,必须先斩。”
他转身走向指挥席,指尖按下“战时状态”的红色按钮,整个太阳系的防御节点瞬间亮起:“从今天起,时钟只分‘准备’和‘战斗’。记住,180天后,要么让他们埋骨星海,要么我们的文明,变成宇宙尘埃里的一行注脚。”
柯伊伯带的碎石在引擎声中震颤,月球的熔炉映红了环形山,地球的防空警报试鸣声响彻云霄。这不是悲鸣,是一个文明攥紧拳头时,骨节发出的声响——180天后,要么碎,要么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侠客书屋(m.xiakeshuwu.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